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H-NMR的冠心病血瘀证、痰浊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易敏 戴幸平 +3 位作者 李秋霞 赵玉航 聂闪闪 王东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1-600,共10页
目的:冠心病以其极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冠心病药物治疗及作用靶点的研究仍非常迫切。本研究旨在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代谢组学技术建立冠心病血瘀证及痰浊证的指... 目的:冠心病以其极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冠心病药物治疗及作用靶点的研究仍非常迫切。本研究旨在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代谢组学技术建立冠心病血瘀证及痰浊证的指纹代谢图谱,寻找这2种证型的血浆标志性代谢物,并揭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机制。方法: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60例冠心病痰浊证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受试者的清晨空腹血浆,基于^(1)H-NMR构建冠心病血瘀证及痰浊证的^(1)H-NMR指纹代谢图谱。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化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寻找冠心病血瘀证及冠心病痰浊证的标志性代谢物。随机抽取冠心病血瘀证患者30例,予血府逐瘀汤治疗30 d,对治疗前后的清晨空腹血浆进行^(1)H-NMR检测,分析冠心病血瘀证患者服药前后标志性代谢物的变化。结果: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有以下15种:3-羟基丁酸、乳酸、丙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丙酮酸、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酰胆碱、甘氨酸、葡萄糖、苯丙氨酸、柠檬酸、酪氨酸、甲酸盐、极低密度脂蛋白,除葡萄糖、3-羟基丁酸、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外,其他12种代谢物水平均下降。冠心病痰浊证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有以下16种:缬氨酸、乳酸、丙氨酸、N-乙酰-β-葡萄糖苷酶、谷氨酸、谷氨酰胺、丙酮酸、肌酸、胆碱、甘氨酸、葡萄糖、苯丙氨酸、柠檬酸、组氨酸、酪氨酸、甲酸盐,除葡萄糖和胆碱2种水平升高外,其他14种代谢物水平均下降。冠心病血瘀证患者服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后胆碱、磷脂/甘油磷脂类、肌酸、脂质、柠檬酸水平升高,乳酸水平下降。结论:^(1)H-NMR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能够建立诊断冠心病血瘀证和痰浊证证型的有效模型,找到证型相关标志性代谢物;血府逐瘀汤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能量代谢治疗冠心病血瘀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血瘀 冠心病痰浊证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 血府逐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痰散结方药干预冠心病痰浊壅塞证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航 李建锋 赵启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9-1131,共3页
痰浊壅塞证是目前冠心病的主要证型及危险证型,和其他证型相比,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程度、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异常程度、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均最为严重。祛痰散结经典方药,包括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以及方中单味药,不仅对多种原... 痰浊壅塞证是目前冠心病的主要证型及危险证型,和其他证型相比,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程度、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异常程度、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均最为严重。祛痰散结经典方药,包括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以及方中单味药,不仅对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再灌注干预效果显著;尤其对冠心病(CHD)痰浊壅塞证表现出了独特的,更为显著的疗效。针对该病证的特点,本文阐述了上述方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如降血脂、逆转异常的氧化应激状态、修复内皮功能等,期望能启发对祛痰散结经典方药深入研发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壅塞 脂类代谢 内皮功能 氧化应激 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