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康注射液预防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新东 沈建平 娄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和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介入检查治疗的6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肾康组,31例)和对照组(水化组,3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和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介入检查治疗的6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肾康组,31例)和对照组(水化组,3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水化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抽取血标本测定血肌酐,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比较2组患者CIN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发生CIN,2组比较,P<0.05;术后2组SCr、eGFR各时间点的组间比较,P>0.05;2组术后12h、24h尿液NGAL较术前升高,升高幅度肾康组低于水化组,2组间比较,P<0.05;2组术后血SCr增加值肾康组在各时间点均小于水化组,2组间比较,P<0.01。结论肾康注射液对防治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和对比剂肾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冠心病介入 对比剂肾病 NG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惠萍 张素巧 +1 位作者 赵志红 王树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6-366,376,共2页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加支架术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具有创伤小、无疼痛、疗效确切等优点。然而为避免穿刺部位出血,传统护理要求术后拔出动脉鞘管后应用砂袋压迫6h...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加支架术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具有创伤小、无疼痛、疗效确切等优点。然而为避免穿刺部位出血,传统护理要求术后拔出动脉鞘管后应用砂袋压迫6h。术侧肢体伸直24h,卧床48—72h。卧床期间术侧肢体保持伸直位,患者常因此而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不能忍受术后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甚至有些患者为此而放弃这项治疗,以至于影响介入工作的开展。分析原因主要为术后严格平卧和术侧肢体长时间处于强迫伸直位,以及紧张、焦虑情绪所致。为此,我们有计划地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康复护理 围术期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穿刺部位出血 卧床期间 动脉鞘管 传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氧化应激、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毛山 李玉 +1 位作者 王治校 罗向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24-427,433,共5页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氧化应激、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0例。两组术前均进行对症常规治疗,在...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氧化应激、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0例。两组术前均进行对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术前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予以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凝血指标、血小板功能及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氧化应激因子、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及相关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MDA)、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于治疗前(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DA、MPAR、APTT、PT、VEGF、MMP-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TT、I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更能较好减轻行PCI术冠心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其凝血功能及冠脉狭窄程度,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氧化应激 凝血功能 血小板功能 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需求的随访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津芳 韩雅玲 +1 位作者 李毅 关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1期15-17,共3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随访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心理需求随访问卷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出院患者进行信访调查,共发放问卷3 500份,回收3 398份,其中有效问卷3 265份。结果患者...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随访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心理需求随访问卷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出院患者进行信访调查,共发放问卷3 500份,回收3 398份,其中有效问卷3 265份。结果患者对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态度积极,尽管介入治疗前患者的主观心理体验有紧张焦虑(57.40%)、恐惧(42.55%)、平静(36.11%)、兴奋(10.70%)等,但介入治疗后96.15%的患者认为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对手术效果满意;对首次造影诊断明确即刻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因缺乏接受治疗的心理准备和同期治疗的知识准备,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过度防御反应,影响手术康复;患者认为出院后最希望医院提供的随访方式依次为:电话咨询(69.46%)、定期随访指导(30.17%)、建立病友会交流康复经验(11.98%)、心理咨询(9.80%)等。结论应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促进患者心理康复和形成健康行为的有效手段,帮助患者树立全面康复观念,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理需求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我国冠心病介入技术过度使用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锋 崔连群 +1 位作者 刘继东 盖玉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第5期49-50,共2页
阐述了目前我国冠心病介入技术过度使用的主要表现,并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医生、患者及社会因素等对冠心病介入技术过度使用的影响,探讨了有效防治对策,以促进此项技术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技术 过度使用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向散射积分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灌注恢复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穆玉明 景江新 +3 位作者 古丽齐满 吐尔逊娜依 韩伟 唐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应用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定量评价 PTCA支架植入术后心肌灌注的恢复特性。方法 选择 40 例PTCA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其中心肌缺血组和心肌梗死组各 20 例。用 IBS技术,于手术前、术后 3 天、1 个月和 3 个月测量支架植入血管所...  目的 应用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定量评价 PTCA支架植入术后心肌灌注的恢复特性。方法 选择 40 例PTCA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其中心肌缺血组和心肌梗死组各 20 例。用 IBS技术,于手术前、术后 3 天、1 个月和 3 个月测量支架植入血管所对应的供血心肌节段 IBS和 IBS的变化幅度(CVIB),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血流E/A值和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结果 心肌缺血组和心肌梗死组心肌 IBS降低和CVIB升高分别出现在术后3天和1月。梗死组心肌EF值与FS值术后3次随访均较术前增加;缺血组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善出现在术后3个月。缺血组和梗死组术后E/A增加,IVRT减小分别出现在术后3个月和 1 个月。缺血组和梗死组左室 EF分别与心肌的CVIB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6和0.537),与校正 IBS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61 和-0.556)。结论 IBS技术可定量评价PTCA支架植入术后心肌的血供恢复和功能变化,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术后心肌灌注的改善各具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向散射积分 心肌灌注 冠心病介入治疗 PTCA支架 左室等容舒张时间 左室短轴缩短率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左室射血分数 心肌收缩功能 植入术后 定量评价 CVIB 二尖瓣血流 IBS 支架植入 IVRT 功能变化 血供恢复 手术前 出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7
作者 程洁敏 罗小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92-2092,共1页
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G)等^[1],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肯定等优点。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 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G)等^[1],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肯定等优点。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对7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护理工作 冠状动脉造影术 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内支架植入术 个性化护理 介入诊断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代成就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轶 秦晴 葛均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9-15,共7页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估计高达2亿3000万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每年约300万人死于该病,约占所有死亡的41%。全球范围内,因人种、社会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及肥胖导致的心血管疾病负荷在未...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估计高达2亿3000万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每年约300万人死于该病,约占所有死亡的41%。全球范围内,因人种、社会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及肥胖导致的心血管疾病负荷在未来10年内将进一步加剧。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及西方生活方式的普及,冠心病发病率增长呈类似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危险因素 支架术 冠心病发病率 导引钢丝 血运重建 可降解支架 洗脱支架 再狭窄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9
作者 周玉杰 杨士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82-98,共17页
1 桡动脉穿刺技术 桡动脉穿刺是TRI的要点之一,成功的桡动脉穿刺是后续操作的保证。顺利、成功的穿刺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手术对患者焦虑和紧张、保证术者良好心态、减少手术时间。对于初学者首要障碍就是桡动脉穿刺。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 亲水涂层 经桡动脉 支架内血栓 桡动脉入路 动脉鞘管 指引导管 冠状动脉夹层 导丝 分叉病变 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脉病变 球囊扩张 冠状动脉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5
10
作者 霍勇 刘兆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2期84-85,共2页
自1977年德国医生Gruentzig成功地完成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32年历史。中国的第1例PTCA完成于1984年,与世界第1例相比整整晚了7年,但是在此以后,经过国内介入医师的共同努力,在与国外... 自1977年德国医生Gruentzig成功地完成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32年历史。中国的第1例PTCA完成于1984年,与世界第1例相比整整晚了7年,但是在此以后,经过国内介入医师的共同努力,在与国外医师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从第1例PTCA到第1例支架置入,再到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时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而目前介入新技术新器械的推广应用,国内已与国外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中国 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药物洗脱支架 PTCA 第1例 支架置入 新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冠心病介入术后复发预测组合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锋 陈守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28-231,共4页
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复发预测时存在网络结构复杂且易出现误判断的不足,提出一种小生境技术、基因表达式编程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冠心病介入术后复发预测的组合模型构造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小生境技术和基因表达式编... 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复发预测时存在网络结构复杂且易出现误判断的不足,提出一种小生境技术、基因表达式编程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冠心病介入术后复发预测的组合模型构造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小生境技术和基因表达式编程的方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阈值和网络结构进行优化,解决由于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然后用梯度下降法对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进行精确调整。将此方法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术后2年复发预测中,结果表明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比未优化的BP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且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基因表达式编程 小生境 冠心病介入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狭窄发生的相关研究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长期课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1-403,共3页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再狭窄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世界卫生组织 冠心病治疗 西方国家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卧位与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海 史晓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PCI)后需绝对卧床一段时间,绝大部分患者在此期间会出现腰酸背痛、腹胀、失眠、排尿困难等诸多不适,对此,需及时调整卧床姿势,尽早开始活动,并采取预防出血的措施等。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 卧位 卧床时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于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2期28-30,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1977年9月,Gruentzig进行了世界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在心血管领域,无疑是血运重建领域应永远被铭记的一场革命。30多年间冠心病介入治疗取得了飞速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1977年9月,Gruentzig进行了世界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在心血管领域,无疑是血运重建领域应永远被铭记的一场革命。30多年间冠心病介入治疗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无论从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还是到病例数的迅速增加,其已成为国内外心血管医学研究领域的广泛热点。近年来,新的介入诊疗手段和方法不断涌现,同时也对现有的各种介入治疗的进行评估和探讨。本文就2011年出现的若干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新的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血运重建 桡动脉途径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血栓 心血管领域 冠状动脉病 金属裸支架 稳定型心绞痛 复合终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制剂与冠心病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2,共1页
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最重要的策略,对于接受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尤其如此。由于介入治疗不可避免的破坏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使斑块内的促凝物质(组织因子)和内膜下组织暴露于血液,诱发内源性凝血,从理论上讲,... 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最重要的策略,对于接受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尤其如此。由于介入治疗不可避免的破坏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使斑块内的促凝物质(组织因子)和内膜下组织暴露于血液,诱发内源性凝血,从理论上讲,如果在没有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的情况下,介入治疗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因此,充分地抗血小板治疗是冠脉介入治疗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制剂 抗血小板治疗 冠脉介入治疗 斑块组织 冠心病治疗 内源性凝血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巴塞罗那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关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热点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季福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5期414-415,共2页
每年一度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09年8月2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预防”作为会议主题,口号是“携手共同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来自世界各国的心血管专家约三万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公布了到目前最新的... 每年一度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09年8月2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预防”作为会议主题,口号是“携手共同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来自世界各国的心血管专家约三万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公布了到目前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及临床治疗指南,实用性很强。同时还就目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者均得到不同的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学会年会 巴塞罗那 冠心病介入治疗 欧洲 疾病预防 临床试验 心血管专家 心脑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预后分析——评《冠心病介入治疗解码》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艺丹 张越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I0002-I0002,共1页
《冠心病介入治疗解码》由黄浙勇、葛均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326568。全书编撰于介入治疗技术快速发展且临床普及的背景下,在国内冠心病介入手术发展迅猛,从最初少数三甲医院探索的高端手术逐渐普及为县级以上医院广... 《冠心病介入治疗解码》由黄浙勇、葛均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326568。全书编撰于介入治疗技术快速发展且临床普及的背景下,在国内冠心病介入手术发展迅猛,从最初少数三甲医院探索的高端手术逐渐普及为县级以上医院广泛开展的常规手术。临床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堵塞问题,更可以辅助医生找出患者的病因,为药物治疗、护理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县级以上医院 冠状动脉血流 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甲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介入患者满意度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志云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229-230,共2页
目的:评价以循证护理基础的CNP对冠心病介入患者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的126例冠心病介入患者资料,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3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以循证护理基础的CNP... 目的:评价以循证护理基础的CNP对冠心病介入患者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的126例冠心病介入患者资料,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3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以循证护理基础的CNP,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观察组4.76%比较,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20.63%更高(P<0.05);与观察组(32.69±3.11)分、(35.87±3.49)分比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更高(P<0.05);两组满意度对比(73.02%vs 95.24%)(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基础的CNP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患者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冠心病介入 临床护理路径 心理状态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人性化综合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评《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教材(2018版)》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单鸿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I0023-I0023,共1页
近儿年来,较多医院在对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还会注重其护理产生的效果,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改进和提升。冠心病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进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成为重要的... 近儿年来,较多医院在对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还会注重其护理产生的效果,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改进和提升。冠心病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进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成为重要的治疗方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经过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和闭塞冠状动脉管腔,由此来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导管技术 心肌血流灌注 综合护理 预后的影响 培训教材 患者治疗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以及护理效果分析——评《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手册》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美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I0022-I0022,共1页
冠心病是当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管腔内血流不畅、血管堵塞导致的机体心肌处于长期缺血、缺氧心脏病变状态。当前,冠心病发生机制在临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经临床有研究发现,年龄、高血脂... 冠心病是当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管腔内血流不畅、血管堵塞导致的机体心肌处于长期缺血、缺氧心脏病变状态。当前,冠心病发生机制在临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经临床有研究发现,年龄、高血脂、高血压都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 血管堵塞 粥样硬化病变 心血管疾病 经桡动脉 心脏病变 护理效果分析 冠心病介入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