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1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Lp-PLA2、MCP-1、sICAM-1、炎性因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梁媛媛 彭鑫 +3 位作者 毛黎黎 杨欣怡 刘晶晶 邵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与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与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炎性因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于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炎性因子水平、Lp-PLA2、MCP-1、sICAM-1水平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42/60)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有更为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在胸闷、胸痛、气短喘促、身体困重、痰多纳呆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在各症状积分的改善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炎性因子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p-PLA2、MCP-1、sLCA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提高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患者Lp-PLA2、MCP-1、sICAM-1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痰浊痹阻 LP-PLA2 MCP-1 SICAM-1 炎性因子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3
2
作者 张德龙 殷莉 +2 位作者 姜芳 郭芳 郝伟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1454,共4页
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17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9)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 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17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9)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使用情况;对比两组心功能及心功能分级;对比两组心肌酶谱和血脂代谢水平。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心绞痛积分显著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心绞痛换届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组SV、EF、NYHA和SAQ,以及NT-proBNP、cTnT和CK-MB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保护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单硝酸异山梨酯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活血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秋 张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生脉活血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硫酸氢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 目的观察生脉活血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硫酸氢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生脉活血汤治疗,两组都以治疗28 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6 min步行试验距离、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情况、心肌酶谱水平、血液流变学情况并做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4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P<0.05)。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445.92±21.85)m]明显优于对照组[(407.73±19.47)m](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绞痛积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绞痛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E/A值、LVEF、CO、LVEDD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N-proBNP)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cTnT、CK-MB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活血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生脉活血汤 单硝酸异山梨酯 心功能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与MMP-1、MMP-2、MMP-3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莹威 蒋宁 +1 位作者 高嵩山 魏明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30-1331,共2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MMP-1、MMP-2、MMP-3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分离出30例UA和30例CPS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中的MMP-1、MMP-2、MMP-3表达水平...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MMP-1、MMP-2、MMP-3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分离出30例UA和30例CPS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中的MMP-1、MMP-2、MMP-3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UA和CPS组患者血清中MMP-1、MMP-2、MMP-3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MMP-1、MMP-2、MMP-3表达水平增高,提示其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MMP-1 MMP-2 MMP-3 稳定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与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官颖 官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1例。分为气虚血瘀、痰瘀互阻、阳虚寒凝、心脾两虚及心肾阴虚5种证型。另外选...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1例。分为气虚血瘀、痰瘀互阻、阳虚寒凝、心脾两虚及心肾阴虚5种证型。另外选取非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对照。检测各组hs-CRP水平,并对入选患者进行相应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hs-CR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气虚血瘀组、痰瘀互阻组和阳虚寒凝组hs-CRP含量均高于心脾两虚组和心肾阴虚组(P<0.05),而且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损害程度也高于心脾两虚组和心肾阴虚组,且主要以重度狭窄为主(P<0.05);hs-CRP与狭窄程度总积分相关性比较发现hs-CRP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68752,P=0.01)。结论:气虚血瘀和痰瘀互阻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期主要证型,hs-CRP的含量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HS-CRP 冠状动脉狭窄 中医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阳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侯新蕊 陈典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观察通阳法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患者2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阳舒心汤口服。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统... 目的:观察通阳法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患者2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阳舒心汤口服。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上,两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上3方面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阳法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通阳法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7
作者 邱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应用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静滴丹红注射液和口...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应用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静滴丹红注射液和口服脑心通胶囊。结果:疗程结束后,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T-T段降低程度明显减小,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无特异性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发作时间,临床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药疗法 @丹红注射液 @脑心通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德新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经验撷萃 被引量:16
8
作者 胡婉申 李德新 于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775-1776,共2页
介绍李德新教授基于"调脾胃以安五脏"理论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病的认识、治疗方法,总结李师临床上心脾同治、通补兼施、化瘀有度等心得,以期推广和指导临床。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李德新教授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阴淑莹 张晓云 魏芳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加步长脑心通治疗),对照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主要观察心绞痛缓解率、心电图改变程度、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改...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加步长脑心通治疗),对照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主要观察心绞痛缓解率、心电图改变程度、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C、LDL-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步长脑心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景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040-1041,共2页
目的:探讨养心氏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给予扩张血管、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养心氏片。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心电图ST段总压的变化及药... 目的:探讨养心氏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给予扩张血管、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养心氏片。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心电图ST段总压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氏片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650-1651,共2页
目的研究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结论: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脂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降浊汤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MP-1、MMP-2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莹威 杨光 +1 位作者 林林 魏明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30-231,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降浊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降浊汤,疗程14 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ST-T改变、血液中M... 目的:观察益气降浊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降浊汤,疗程14 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ST-T改变、血液中MMP-1、MMP-2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的症状和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MMP-1、MMP-2改善显著(P<0.05)。结论:益气降浊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益气降浊汤 MMP-1 M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痰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洪永敦 黄衍寿 +1 位作者 陈宇鹏 吴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25-627,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炎症的关系,以清热化痰活血法综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丙酯及小陷胸汤合...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炎症的关系,以清热化痰活血法综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丙酯及小陷胸汤合冠心2号方加减汤剂,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西医综合疗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等均较对照组优,两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IL-6、CRP、TNF-α)均明显下降,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炎症机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清热化痰活血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比较肯定的治疗效果及减轻其炎症反应,可适度地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清热化痰活血法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专科诊疗路径应用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路孝琴 杜雪平 +11 位作者 曹红霞 陈琦 刘民 梁万年 王青 韩凌 杨明 李雅媛 武琳 侯武姿 丁静 乌正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35-537,共3页
 目的 评价所建立的适合我国城市人群的冠心病专科诊疗路径的效果、效益、可行性和可推广性。方法 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试验和个人深入访谈法, 对所建立的专科诊疗路径进行评价研究。结果 实施冠心病专科诊疗路径可以减少住院时间、...  目的 评价所建立的适合我国城市人群的冠心病专科诊疗路径的效果、效益、可行性和可推广性。方法 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试验和个人深入访谈法, 对所建立的专科诊疗路径进行评价研究。结果 实施冠心病专科诊疗路径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疗费用, 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 冠心病专科诊疗路径不仅规范了医疗服务, 还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确实是一个具有成本效果的疾病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 路径 诊疗 专科 非随机对照试验 医疗服务质量 深入访谈法 患者满意度 城市人群 住院时间 再住院率 医疗费用 管理模式 成本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俊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2-663,共2页
目的:观察心绞痛贴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进行心绞痛贴膏外敷;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心绞痛贴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进行心绞痛贴膏外敷;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情况。结果: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绞痛贴膏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和心绞痛症状,减少了硝酸甘油的用量,临床应用疗效肯定,安全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贴膏 冠心病稳定心绞痛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昌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221-1223,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患者492例,随机单盲对照分为脑心通组342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情况,心电图、心功能情况,血脂、血液流... 目的:探讨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患者492例,随机单盲对照分为脑心通组342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情况,心电图、心功能情况,血脂、血液流变学情况,总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后效果优于治疗前,脑心通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曹磊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306-309,共4页
目的:益气化瘀中药方对非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60例UA(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同时配合中药益气化瘀,用药... 目的:益气化瘀中药方对非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60例UA(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同时配合中药益气化瘀,用药1月后比较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小板活化指标、心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患者进行24个月的随访工作,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2%,优于对照组6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NO均升高,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NO高于对照组NO水平(P<0.05);2组患者ET-1均降低,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ET-1低于对照组ET-1水平(P<0.05);治疗后,2组Pad T和Pgd T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TXB2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前后比较,2组BNP和LVEF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和LVEF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2组各失访2人,2组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中药可有效治疗气虚血瘀型UA,对UA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活性,从而改善UA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 中药方 非介入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管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痹疏肝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宇宏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485-486,共2页
目的:观察胸痹疏肝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入选80例UAP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中药联合西药)和对照组(西药),每组各40例,连续用药治疗4周后进行比较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 目的:观察胸痹疏肝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入选80例UAP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中药联合西药)和对照组(西药),每组各40例,连续用药治疗4周后进行比较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证候、心电图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0.05);治疗组对心绞痛、中医证候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胸痹疏肝汤治疗UAP有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指标,对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痛疏肝汤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浆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刚 朱建宏 祝家庆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10-111,140,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水平及其与心绞痛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4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 OX-LDL水平及血脂、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水平及其与心绞痛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4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 OX-LDL水平及血脂、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不同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 OX- LDL、MDA水平及 SOD活性变化无显著差异。血清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及血浆中 MD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与 OX- L DL呈正相关。而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 (HDL)水平和 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且与 OX- LDL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修饰 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脉灵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3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桂敏 吴秀清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1期107-108,共2页
应用益气活血、化瘀通脉法 ,自拟软脉灵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33例 ,并与单纯西药组 2 5例对比观察。结果表明 :中药组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用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 ,心电图等临床客观指标有所改善 ,尤其是使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明... 应用益气活血、化瘀通脉法 ,自拟软脉灵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33例 ,并与单纯西药组 2 5例对比观察。结果表明 :中药组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用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 ,心电图等临床客观指标有所改善 ,尤其是使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增加 ,血清内皮素 (ET)水平降低。提示 :软脉灵能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 ,有良好地抗心肌缺血作用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整ET和NO的平衡而改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脉灵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一氧化氮 内皮功能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