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栎类次生林冠幅-胸径模型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晋梅 朱光玉 +3 位作者 易烜 杨琬珑 牟村 王琢玙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46-51,共6页
以湖南省51块样地的151株栎类优势木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含固定效应的冠幅-胸径模型,以期为湖南省栎类次生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首先,从5个合适的冠幅-胸径候选模型中,选取一个拟合效果最好的作为基础模型。然后,采用数量化方法I... 以湖南省51块样地的151株栎类优势木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含固定效应的冠幅-胸径模型,以期为湖南省栎类次生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首先,从5个合适的冠幅-胸径候选模型中,选取一个拟合效果最好的作为基础模型。然后,采用数量化方法I,在林分类型、树种、优势木高、林分密度等4个林分因子中,筛选出对冠幅影响显著的因子,将其作为固定效应分别加在基础模型的参数上,进行基础模型优化。最后,利用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结合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个候选模型中,Quatriatic模型决定系数R^(2)最大(0.4832),误差MAE最小(0.7455)、RMSE是0.9308,模拟效果最优。4个林分因子中,仅有林分类型对冠幅影响显著(“Pr>F”<0.05)。以Quatriatic模型为基础模型,将林分类型作为固定效应加入其3个参数及其参数组合上,进行模型优化,最终确定以改进模型CW=0.1969+0.1658×D-0.0017×LFLX×D^(2)作为湖南省栎类次生林冠幅-胸径模型。此外,与基础模型相比,最终含林分类型固定效应的冠幅-胸径模型拟合精度R^(2)(0.7743)得到大幅提升。含固定效应模型可有效解决天然混交林优势树种分布差异对冠幅预测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精度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次生林 冠幅-胸径模型 固定效应 林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效应的飞播马尾松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阳 彭浩贤 +4 位作者 潘萍 欧阳勋志 臧颢 纪仁展 余枭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0-1001,共12页
【目的】构建飞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可为提高其单木冠幅预测精度和科学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飞播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将标准地分为Ⅰ(900~1500株/hm^2)、Ⅱ(1500~2100株/hm^2)、Ⅲ(2100~2700株/hm^2)、Ⅳ(2... 【目的】构建飞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可为提高其单木冠幅预测精度和科学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飞播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将标准地分为Ⅰ(900~1500株/hm^2)、Ⅱ(1500~2100株/hm^2)、Ⅲ(2100~2700株/hm^2)、Ⅳ(2700~3300株/hm^2)4个密度组,从10个常用冠幅预测模型中选出最优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基于该模型添加密度组等林分因子和林木因子构建广义模型,同时考虑标准地水平的随机效应构建非线性混合冠幅模型,选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消除模型中的异方差。【结果】幂函数形式的基础模型拟合和预估效果较好,添加枝下高、密度组的广义模型较基础模型精度提升最大。考虑随机效应后,模型拟合精度得到有效提高,由大到小依次为:广义混合模型(R2=0.6508,RMSE=0.6246,MAE=0.4928)、基础混合模型(R2=0.6338,RMSE=0.6396,MAE=0.5028)、广义模型(R2=0.6010,RMSE=0.6676,MAE=0.5318)和基础模型(R2=0.5693,RMSE=0.6981,MAE=0.5482),混合模型中的异方差通过指数函数消除效果最好。【结论】增加解释变量和随机效应都能有效提高冠幅模型的精度,基于混合效应的广义混合模型能较好的预测不同密度组飞播马尾松冠幅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广义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冠幅-胸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