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植保机械喷雾施药的农药利用率和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
1
作者 邹婷婷 张瑞珂 +8 位作者 杜亚辉 罗嵘 王忠华 胡彦 王勇 杨代斌 袁会珠 杨春震 闫晓静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29,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3类植保机械在马铃薯作物上的喷雾效果,测定其农药利用率以及喷施相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植保机械喷雾雾滴在马铃薯叶片上的密度、覆盖率和沉积量总体表现为上层>下层,地面施药机械>T4... 本研究旨在探究3类植保机械在马铃薯作物上的喷雾效果,测定其农药利用率以及喷施相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植保机械喷雾雾滴在马铃薯叶片上的密度、覆盖率和沉积量总体表现为上层>下层,地面施药机械>T40植保无人飞机,农药利用率表现为担架式机动喷雾器(59.37%)>T40植保无人飞机(25.23%)>背负式电动喷雾器(23.66%),3类植保机械喷施相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均达到80%以上,植保无人飞机喷施药剂的作业效率分别是担架式机动喷雾器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17.24倍和35.71倍。以上结果表明,植保无人飞机和担架式机动喷雾器效果较佳,可根据实际情况优先选择,该研究为不同植保机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机械 植保无人飞机 农药利用率 马铃薯 晚疫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田植保无人机和人工喷雾方式农药利用率比较试验
2
作者 胡德辉 黄佳瑶 +4 位作者 向军 李子浓 胡炳刚 江潮阳 贺平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15-18,共4页
2024年在湖南省平江县浯口镇中方村直播水稻田开展植保无人机和传统人工喷施农药比较试验,采用双旋翼无人飞机、多旋翼无人飞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担架式喷雾机4种植保机械对分蘖期水稻喷洒示踪剂诱惑红,比较其在水稻冠层的雾滴沉积... 2024年在湖南省平江县浯口镇中方村直播水稻田开展植保无人机和传统人工喷施农药比较试验,采用双旋翼无人飞机、多旋翼无人飞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担架式喷雾机4种植保机械对分蘖期水稻喷洒示踪剂诱惑红,比较其在水稻冠层的雾滴沉积率和农药利用率。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植保机械喷施药液时,农药沉积率有明显差异,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多旋翼无人飞机、双旋翼无人飞机、担架式喷雾机,平均农药沉积率分别为37.54%、35.61%、24.58%、15.84%。水稻不同冠层的药液沉积量结果显示,双旋翼无人飞机和多旋翼无人飞机喷施的药液沉积量由下至上递增,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会使药液堆积在水稻植株的上层;双旋翼无人飞机和多旋翼无人飞机比担架式喷雾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药液更加均匀,且雾滴密度更小,雾滴分散度效果更好。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植保机械,使用植保无人飞机喷施农药可以实现更高的农药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保无人机 人工喷雾 农药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机喷洒装置改造对农药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方玲 《河北农机》 2025年第8期31-33,共3页
农药飘移污染和浪费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环境安全与经济效益。传统喷雾机喷洒装置存在农药利用率低、覆盖不均匀及飘移损失大等显著缺陷,迫切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科学、合理的喷雾机改造能够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减... 农药飘移污染和浪费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环境安全与经济效益。传统喷雾机喷洒装置存在农药利用率低、覆盖不均匀及飘移损失大等显著缺陷,迫切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科学、合理的喷雾机改造能够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业投入成本。喷雾机喷洒装置的改造显著提高了农药利用率。通过采用一系列创新改造技术,喷雾机喷洒装置实现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有效沉积,减少了农药流失和环境污染。这些改造不仅大幅节省了农药和用水量,还提高了作业效率,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喷雾机喷洒装置的改造原则、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重点分析了其改造后粒径优化、分布均匀与飘移控制对农药利用率的提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机 喷洒装置改造 农药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参数对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稻田喷雾农药利用率及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德进 徐广春 +4 位作者 徐鹿 王聪博 胡双女 顾中言 邱白晶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4-332,共9页
比较在不同喷雾压力和施药液量条件下,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扬花期进行喷雾处理的农药利用率、沉积分布均匀性及水稻茎基部雾滴密度的差异,为建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稻田的高效施药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生物染料... 比较在不同喷雾压力和施药液量条件下,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扬花期进行喷雾处理的农药利用率、沉积分布均匀性及水稻茎基部雾滴密度的差异,为建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稻田的高效施药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生物染料丽春红-G作为农药示踪剂,估测不同喷雾参数的农药利用率,并用变异系数、绝对份额比例值比较农药分布的均匀性。同时通过水敏纸收集水稻基部雾滴密度,分析不同喷雾参数下农药雾滴穿透水稻冠层的能力。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喷雾压力为1.2 MPa、施药液量为375 L/hm^2条件下喷雾,每个采样点的丽春红-G的平均沉积量仅为0.11 mg,与喷雾压力为0.4 MPa、施药液量为300 L/hm^2条件下喷雾的沉积量相比减少了56.00%。在水稻孕穗期,当喷雾压力为1.2 MPa、施药液量为375 L/hm^2时进行喷雾处理,每个采样点的丽春红-G的平均沉积量达0.26 mg,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在水稻扬花期,不同喷雾参数间的沉积量差距减小。在合适的喷雾压力和施药液量时,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进行喷雾处理,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40.57%、54.97%和55.50%。综合变异系数和绝对份额比例两个指标,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喷雾压力为0.8 MPa、施药液量为300 L/hm^2条件下喷雾,农药分布更均匀。喷雾压力对水稻基部雾滴密度有显著影响,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当喷雾压力低于0.8 MPa、施药液量为225~375 L/hm^2时,水稻茎秆基部雾滴密度均小于30个/cm^2。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压力和施药液量对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稻田喷雾的农药利用率、分布均匀性及水稻茎秆基部雾滴密度有显著影响。在水稻生长前期,不宜采用高压力大水量喷雾作业;在水稻生长中后期,为增加对水稻基部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需提高喷雾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参数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稻田喷雾 农药利用率 雾滴密度 沉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和手动喷雾器水稻田喷雾农药利用率及雾滴分布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蒲小明 陈锐明 +5 位作者 周松丁 黄爱玲 路征 张景欣 沈会芳 林壁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目的】比较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在水稻上喷施3种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及药液雾滴分布效果。【方法】在惠州市惠阳区两个镇和博罗县两个镇开展晚稻农药利用率小区试验,供试药剂为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春雷霉素水剂,... 【目的】比较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在水稻上喷施3种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及药液雾滴分布效果。【方法】在惠州市惠阳区两个镇和博罗县两个镇开展晚稻农药利用率小区试验,供试药剂为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春雷霉素水剂,农药药液加入诱惑红示踪剂,采用五点取样法、雾滴卡和分光光度计(501 nm)等方法和仪器。【结果】电动喷雾器喷施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和春雷霉素3种药液的农药利用率分别为39.43%、38.03%和38.98%,而手动喷雾器处理的农药利用率分别为29.02%、28.08%和28.50%,电动喷雾器处理比手动喷雾处理分别提高10.41、9.95、10.93个百分点,且电动喷雾器处理的农药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手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沉积分布试验结果表明: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沉积量在水稻均是自上而下逐渐递减,且水稻不同层间雾滴沉积量差异显著。雾滴粒径分析结果表明:手动喷雾器处理在水稻中层和下层的雾滴粒径均显著大于电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数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动喷雾器处理在水稻中层和下层雾滴数量均高于手动喷雾器处理,且下层雾滴数量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论】电动喷雾器在广东省晚造水稻抽穗期喷施3种药剂的农药利用率均大于38%,比手动喷雾器处理提高9.95~10.41个百分点,且电动喷雾器比手动喷雾器的雾化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喷雾器 手动喷雾器 诱惑红 吡蚜酮 氯虫苯甲酰胺 春雷霉素 农药利用率 雾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飞机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我国农药利用率的作用 被引量:38
6
作者 袁会珠 郭永旺 +5 位作者 薛新宇 闫晓静 陈昶 孔肖 王明 周洋 《农业工程技术》 2018年第9期46-50,共5页
施用农药是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喷洒农药后沉积在靶标作物上的农药量占施用总量的比例,称为农药利用率,是衡量农药使用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研究分析表明,影响我国... 施用农药是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喷洒农药后沉积在靶标作物上的农药量占施用总量的比例,称为农药利用率,是衡量农药使用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研究分析表明,影响我国农药利用率主要因素主要有四方面:(1)农药使用方法,如大容量喷雾、低容量喷雾等;(2)农药制剂水平和喷雾助剂性能;(3)农药使用者知识技术水平;(4)农药使用的规范化组织水平。基于对影响农药利用率影响四方面因素分析,项目组研究建立了农药利用率计算数学模型。多年多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地面常规背负式大容量喷雾方式相比,植保无人飞机低空低容量喷雾技术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了49.1%、57.1%、52.7%,显著高于地面背负式常规喷雾技术。植保无人飞机的推广应用,对于我国农药利用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农药利用率在提高到了38.8%,为实现农药使用零增长目标做出了贡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飞机 低容量喷雾 农药利用率 农药雾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子及其应对措施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晓华 《南方农业》 2017年第7期5-7,共3页
分析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子,主要有施药机械种类、不同施药机械比例、统防统治标准化作业面积的比例、叶面积指数等。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措施,包括:促进植保机械更新换代,逐步淘汰老式落后的手动喷雾器;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分析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子,主要有施药机械种类、不同施药机械比例、统防统治标准化作业面积的比例、叶面积指数等。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措施,包括:促进植保机械更新换代,逐步淘汰老式落后的手动喷雾器;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普及科学的施药方法;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抓好农药替代产品应用;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提高测报准确率;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用药水平等措施,以指导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利用率 影响因子 计算模型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飞行方向对篱架式作物施药总量及农药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于金友 孔辉 +3 位作者 兰玉彬 孔凡霞 韩鑫 白京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57,共5页
为探索植保无人机对篱架式经济作物进行航空喷施作业的适宜作业模式,以单臂篱架式葡萄种植园为例,通过设计平行于篱架和垂直于篱架两种作业方向,对植保无人机分别设定1.5m、3.5m、4.0m三种有效喷幅,分别对比分析两种作业模式下的施药总... 为探索植保无人机对篱架式经济作物进行航空喷施作业的适宜作业模式,以单臂篱架式葡萄种植园为例,通过设计平行于篱架和垂直于篱架两种作业方向,对植保无人机分别设定1.5m、3.5m、4.0m三种有效喷幅,分别对比分析两种作业模式下的施药总量和农药利用率,得出以下结论:从减少施药总量、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应当优先选择飞行方向平行于作物篱架的作业模式,且对应上述三种有效喷幅下的施药总量最大可减少1/4、农药利用率最高可达100%;在飞行方向平行于作物篱架的作业模式中,兼顾作业效率和农药利用率,应当优先采用有效喷幅为3.5m的作业模式,试验工况下施药总量可减少1/7、农药利用率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单臂篱架 飞行方向 施药总量 农药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和手动喷雾器在甜玉米田间喷雾的农药利用率及雾滴分布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白豫博 陈锐明 +4 位作者 黄爱玲 路征 张永梅 林壁润 郑奕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115-122,共8页
【目的】比较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在甜玉米田间喷施农药的利用率及药液雾滴分布差异。【方法】在广东省博罗县(福田镇和龙华镇)及惠州市惠阳区(平塘镇和良井镇)的甜玉米田间开展小区农药利用率试验,供试药剂分别为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0... 【目的】比较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在甜玉米田间喷施农药的利用率及药液雾滴分布差异。【方法】在广东省博罗县(福田镇和龙华镇)及惠州市惠阳区(平塘镇和良井镇)的甜玉米田间开展小区农药利用率试验,供试药剂分别为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甲维盐微乳剂。农药喷施采用诱惑红示踪法,田间取样采用五点取样法,雾滴沉积和分布采用滤纸和卡纸反映测定,诱惑浓度采用分光光度计(501 nm)法测定。【结果】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甲维盐3种药液使用电动喷雾器喷施的利用率分别为40.22%、41.57%和39.99%,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施的利用率分别为31.63%、31.26%和30.20%,电动喷雾器处理显著高于手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沉积分布结果表明: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处理均是自上而下逐渐递减,且电动喷雾器在玉米植株上的沉积效果好于手动喷雾器处理。雾滴覆盖面积结果表明:两种喷雾器处理后中层单个雾滴面积均显著高于下层处理,同时手动喷雾器处理的中层单个雾滴面积显著高于电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数量结果表明:电动喷雾器处理的中层和下层雾滴数量均显著高于手动喷雾器对应处理。【结论】电动喷雾器在广东省甜玉米喇叭口期喷施3种不同农药的利用率均高于39.99%,比手动喷雾器处理提高8.59%~10.31%,且电动喷雾器的雾化效果优于手动喷雾器,能更好地防治甜玉米病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器 农药利用率 氯虫苯甲酰胺 乙基多杀菌素 甲维盐 农药沉积 雾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田不同药械的雾滴分布与农药利用率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浩祺 王萌 +3 位作者 罗兰 李旭霖 袁忠林 荆世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1期46-48,共3页
采用水敏纸法分析雾滴分布,利用诱惑红示踪结合分光光度计测定沉积量,并计算农药利用率。结果表明,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药滴沉积量和覆盖率分别为3.18μL/cm~2和4.99%,为最高;植保无人机雾滴体积中径为137.12μm,是3种药械中最小。背负式... 采用水敏纸法分析雾滴分布,利用诱惑红示踪结合分光光度计测定沉积量,并计算农药利用率。结果表明,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药滴沉积量和覆盖率分别为3.18μL/cm~2和4.99%,为最高;植保无人机雾滴体积中径为137.12μm,是3种药械中最小。背负式静电喷雾器在白菜苗期、莲座期和结球期的农药利用率分别为26.05%、34.81%和53.60%;自走喷杆喷雾机在白菜莲座期的农药利用率为46.37%;植保无人机在结球期的农药利用率为60.41%。研究表明,在白菜莲座期,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比背负式静电喷雾器农药利率提高11.56个百分点;在结球期,植保无人机比背负式静电喷雾器农药利用率提高6.8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背负式静电喷雾器 自走喷杆喷雾器 植保无人机 农药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对策 被引量:11
11
作者 汪建军 《植物医生》 2008年第3期48-49,共2页
我国农业病虫草鼠害年发生面积4亿hm次,年使用农药25万~28万t(折百)。80%的防治面积主要由手动喷雾器来完成。由于农药施药机械、施药技术和施药观念落后,乱用、滥用农药现象严重,农药利用率仅30%,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严重影响农... 我国农业病虫草鼠害年发生面积4亿hm次,年使用农药25万~28万t(折百)。80%的防治面积主要由手动喷雾器来完成。由于农药施药机械、施药技术和施药观念落后,乱用、滥用农药现象严重,农药利用率仅30%,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文章分析了影响农药利用率的因素及农药利用率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利用率 施药机械 施药技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晓峰 《植物医生》 2018年第4期49-51,共3页
论述我国农药使用率的现状,通过作物、环境条件、喷雾机械、施药技术等方面分析影响农药使用率的因素,通过新型的施药机械、科学的施药方法、对施药技术人员的培训等举措,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关键词 农药利用率 施药机械 施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颍州区小麦田不同药械的农药利用率研究
13
作者 曹翔翔 黄超 曹辉辉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6期150-151,共2页
2015年农业部提出实施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高农药利用率是农药减量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探究不同药械喷雾方法在小麦田的雾滴沉积密度、沉积量分布、植株药剂沉积率及添加助剂对雾滴沉积分布和防治效果的影响,分析不同... 2015年农业部提出实施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高农药利用率是农药减量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探究不同药械喷雾方法在小麦田的雾滴沉积密度、沉积量分布、植株药剂沉积率及添加助剂对雾滴沉积分布和防治效果的影响,分析不同药械的农药利用率。结果表明: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喷雾时,不加助剂和加助剂的农药利用率分别为36.4%和54.8%;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农药利用率为58.6%;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和机动喷雾器的农药利用率分别为51.2%和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药利用率 药械 颍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高压注射施药可提高农药利用率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世明 《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第9期50-50,共1页
据《中国果树》2019年第4期《树干高压注射4种内吸性农药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研究》(作者张鹏九等)报道,以传统喷雾施药为对照,选用4种常用的内吸性农药进行树干高压注射防效研究,为苹果黄蚜防治提供一种高效持久的方法。
关键词 高压注射 注射施药 农药利用率 树干 内吸性农药 防治效果 苹果黄蚜 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部首次公布化肥、农药利用率数据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向辉 《江西农业》 2015年第12期48-48,共1页
日前,农业部首次公布化肥、农药利用率数据: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5.2%,比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6.6%,比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这是“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以来... 日前,农业部首次公布化肥、农药利用率数据: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5.2%,比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6.6%,比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这是“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以来,农业部首度发布上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利用率 农药利用率 部首 农业 农药使用量 粮食作物 零增长 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稳步提高 被引量:1
16
《农村百事通》 2016年第5期12-12,共1页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前不久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近年来我国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化肥农药利用率稳步提高。经科学测算,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5.2%,比2013年提高2.2%;农药利...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前不久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近年来我国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化肥农药利用率稳步提高。经科学测算,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5.2%,比2013年提高2.2%;农药利用率为36.6%,比2013年提高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利用率 农药利用率 新闻发布会 农药使用量 粮食作物 种植业 农业部 零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宏观层面探讨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国芳 《河北农业》 2019年第8期25-27,共3页
一、植保面临的现状1、新病虫不断涌现。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新的病虫害层出不穷。如:小麦潜叶蝇于2002年在我省首次发现,且大面积发生;小麦霜霉病于2005年在隆尧县首次发现,几十亩小麦... 一、植保面临的现状1、新病虫不断涌现。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新的病虫害层出不穷。如:小麦潜叶蝇于2002年在我省首次发现,且大面积发生;小麦霜霉病于2005年在隆尧县首次发现,几十亩小麦田间发病率在80%以上;玉米褐斑病2004年在我省玉米田普遍发生;看麦娘、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于2005年在石家庄市麦田首次发现;二点委夜蛾于2005年在藁城首次发现,2011年在我省玉米田大面积发生,2014年又再次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利用率 专业化统防统治 专业化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 宏观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农药新剂型将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
18
《农家致富》 2016年第24期19-19,共1页
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纳米科技与农业可持续技术发展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农业专家已成功研制出纳米农药新剂型。与传统农药相比,这种新农药可显著提高农药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旦实现大面积推广使用,可降低我国现有农药使用量的3... 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纳米科技与农业可持续技术发展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农业专家已成功研制出纳米农药新剂型。与传统农药相比,这种新农药可显著提高农药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旦实现大面积推广使用,可降低我国现有农药使用量的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利用率 农药新剂型 纳米科技 农药使用量 农业专家 国际会议 推广使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农药利用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9
《农家致富》 2017年第14期54-54,共1页
农业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管理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布局,健全监管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推进科学用药,加强市场监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药... 农业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管理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布局,健全监管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推进科学用药,加强市场监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利用率 发达国家 农药产业 绿色发展 改革创新 科技进步 产业布局 监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施药新技术宣传指导 努力提高农药利用率
20
作者 杨彩婵 乔超峰 罗秋峰 《河南农业》 2010年第6期19-19,共1页
一、农药利用率的现状 目前,长葛市年均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化学农药折纯用量在100t左右,使用这些农药的药械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和背负式机动弥雾机为主。其中,手动喷雾器所承担的防治面积占80%以上。影响农药利用率的因素有很多... 一、农药利用率的现状 目前,长葛市年均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化学农药折纯用量在100t左右,使用这些农药的药械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和背负式机动弥雾机为主。其中,手动喷雾器所承担的防治面积占80%以上。影响农药利用率的因素有很多:一是作物方面。主要有生育期、叶片的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利用率 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新技术 农作物病虫 施药 防治面积 机动弥雾机 化学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