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树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乔玉山 房经贵 +1 位作者 沈志军 章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总结了果树农艺性状基因标记策略和已获得的分子标记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集团混合分离分析法(BSA)、平行芽变分析法(PSA)和已知信息捕捉法(KIH)是果树农艺性状基因标记筛选的主要方法。目前已获得了大量果树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这... 总结了果树农艺性状基因标记策略和已获得的分子标记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集团混合分离分析法(BSA)、平行芽变分析法(PSA)和已知信息捕捉法(KIH)是果树农艺性状基因标记筛选的主要方法。目前已获得了大量果树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这些标记是果树基因作图、图位克隆、分子辅助选择和种质资源鉴定等遗传研究与育种实践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农艺性状基因 分子标记 分子辅助选择 种质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2
作者 王付娟 刘书含 +2 位作者 刘陆萍 任永哲 李淑梅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111,共3页
为了研究调控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染色体分布,进一步解析控制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一套“中国春-人工合成小麦”染色体代换系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不同株系小麦的株高、穗长和穗数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通... 为了研究调控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染色体分布,进一步解析控制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一套“中国春-人工合成小麦”染色体代换系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不同株系小麦的株高、穗长和穗数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通过同一性状不同株系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对调控株高、穗长和穗数的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研究结果表明:1 B、2 B、 3 A、4 A、6 A、6 D和7 D染色体上可能携带有调控小麦株高的位点;1 B、1 D、2 B、2 D、5 A、6 A、6 D和7 D染色体上可能携带有调控小麦穗长的基因位点;3 A和6 D染色体上可能携带有调控小麦成穗数的位点。本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调控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并对小麦分子育种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基因 染色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3
作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28,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黄三文等以黄瓜为研究对象,通过破译黄瓜基因密码为突破口,开创了从“基因组到新品种”的新道路,成功地培育了无苦味的美味黄瓜新品种。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奖 农艺性状基因 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黄瓜 基因密码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等重要农作物基因组研究进展顺利
4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50-250,共1页
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水稻等重要农作物基因组研究进展顺利,继独立完成籼稻全基因组测序和粳稻第4号染色体测序,结果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后,抗病(白叶枯病、稻瘟病)、耐盐、抗旱、氮磷高效利用、分蘖、脆杆、茎杆伸... 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水稻等重要农作物基因组研究进展顺利,继独立完成籼稻全基因组测序和粳稻第4号染色体测序,结果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后,抗病(白叶枯病、稻瘟病)、耐盐、抗旱、氮磷高效利用、分蘖、脆杆、茎杆伸长、不定根生长等一批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取得了突破,获得107个功能明确的基因,18个在优质、高产和抗逆品种改良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采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分离克隆分蘖控制基因MOCl是我国近20年来首次的克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农作物重要农艺形状的功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稻研究所 基因组测序 农作物 《SCIENCE》 农艺性状基因 国家863计划 NATURE 自主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因资源信息专栏——开栏语
5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78-378,共1页
近年来各单位育成了不少新基因资源,包括导入系、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异源易住系,代模系等,这些材料大都携带有优良农艺性状基因,深受育种家与基因组研究者欢迎。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基因资源,持在本刊开设新基因资源信息专栏。
关键词 资源信息 基因 农艺性状基因 基因资源 近等基因 重组自交系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专家提出“水稻基因设计育种”
6
《垦殖与稻作》 2004年第1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水稻 基因设计育种 生物技术 农艺性状基因 基因组测序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者主导完成50个水稻基因组重测序及遗传变异数据库构建
7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5期72-72,共1页
据生物通网2011年12月13日报道,《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于2010年12日公布了由中国学者主导的50个水稻基因组重测序及遗传变异数据库构建结果。据报道,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等中国研究机构以及美... 据生物通网2011年12月13日报道,《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于2010年12日公布了由中国学者主导的50个水稻基因组重测序及遗传变异数据库构建结果。据报道,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等中国研究机构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首次对栽培稻和野生稻基因组进行了大规模的遗传变异分析,为科学家深入挖掘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及促进水稻分子育种改良等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变异分析 水稻基因 中国学者 数据库 测序 美国加州大学 农艺性状基因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科院发现控制黄瓜苦味基因 已推广100万亩
8
作者 中国新闻网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1期14-14,共1页
1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完成的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研究发现了控制黄瓜苦味物质合成的基因,成功解决了华南黄瓜品种变苦而丧失商品价值的生产难题,累计推广约100万亩,... 1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完成的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研究发现了控制黄瓜苦味物质合成的基因,成功解决了华南黄瓜品种变苦而丧失商品价值的生产难题,累计推广约100万亩,创造约8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性状基因 中国农科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黄瓜 苦味 控制 国家自然科学奖 物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在大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宗云 《大麦科学》 2005年第3期3-8,共6页
概述了分子标记在大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研究与种质资源鉴定、重要性状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图位克隆及起源与进化关系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大麦 分子标记 遗传育种 应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农艺性状基因 遗传图谱构建 种质资源鉴定 多样性研究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