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常规优质水稻新品种(系)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 |
陈日红
甘冰
玉新爱
梁琳
韦政依
周传猛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5 |
0 |
|
2
|
内蒙古自治区甜糯玉米登记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综合分析 |
付艳秋
冯彬
贾冰
刘影
张杰
王晓东
王莉萌
李炳海
王淑华
梁玉志
邓晓玲
徐海生
王振普
季宁宁
马建楠
回飞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区域试验中不同种植密度大豆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昝凯
柴语潼
牛静
王铭
陈亚光
牛永锋
|
《大豆科技》
|
2025 |
0 |
|
4
|
鲁西北地区夏谷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
王春雨
朱冠雄
高祺
曹鹏鹏
李娜娜
朱金英
田艺心
李春燕
高凤菊
华方静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5
|
甘蔗—甘薯间作模式对甘蔗农艺性状及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
江清梅
唐利球
李慧峰
郭强
韦海球
廖韦卫
黎正英
何洪良
|
《广西糖业》
|
2025 |
0 |
|
6
|
不同播期、密度、施N量对山地菜苔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效益的影响 |
杨进成
胡新州
陶春红
李艳兰
普加富
安建南
柏跃才
毛冬梅
刘坚坚
杨红运
李祥
郭世明
安正云
史兰芬
|
《农学学报》
|
2025 |
1
|
|
7
|
芒市甜玉米品种鲜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王菊芬
|
《云南农业科技》
|
2025 |
1
|
|
8
|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比较分析 |
郝曦煜
张仲鹃
郑成栋
张斯文
张瑾
郑春秀
吴世凯
王雪
|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18个玉米新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
陈国斌
刘婷婷
谢志坚
孟静娇
李琰聪
杨建国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10
|
河西走廊中药红花农艺性状与花丝产量关联分析 |
龚永福
张兆萍
毋玲玲
陈芳
常瑜
魏玉杰
苏毓杰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0 |
|
11
|
不同种植密度下芝麻宜机收品种的产量表现和农艺性状分析 |
崔向华
隗正阳
周霞丽
阚跃峰
石明权
万富强
苗任重
|
《农业科技通讯》
|
2025 |
0 |
|
12
|
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在临夏州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及适应性分析 |
马回真
郭青范
马文
马玉儒
韩东平
|
《农业科技通讯》
|
2025 |
0 |
|
13
|
甘肃高寒区11个小黑麦品种(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
黄杰
金茜
杨发荣
魏玉明
刘文瑜
|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2022年辽宁省水稻中熟组区试铁岭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李殿平
|
《北方水稻》
CAS
|
2024 |
0 |
|
15
|
3种不结球白菜套种荠菜栽培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 |
张慧琴
杨阳
陈博达
张浩宇
王欣雅
肖栋
李英
|
《长江蔬菜》
|
2024 |
0 |
|
16
|
巴青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龙建廷
许赵佳
苏志刚
王明涛
苗彦军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7
|
不同施肥水平对玉树芫根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吴延寻
尕桑
赵孟良
王鑫淼
任延靖
|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8
|
南疆陆地棉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性状的遗传贡献及决策系数分析 |
李长喜
董占鹏
关永虎
刘金伟
李航
梅拥军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9
|
不同种植密度对骄阳1号辣椒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
张小容
邹天英
刘琴
王小艳
|
《中国种业》
|
2025 |
0 |
|
20
|
不同施肥量对四季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
王斌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