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玉米产量及相关农艺因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桑志勤 陈树宾 +4 位作者 王友德 王婷 郭斌 段震宇 李玉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39-1942,共4页
【目的】探索甜玉米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方法】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甜玉米鲜穗产量与14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甜玉米的鲜穗产量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控制的,农艺性状中... 【目的】探索甜玉米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方法】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甜玉米鲜穗产量与14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甜玉米的鲜穗产量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控制的,农艺性状中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穗粗>穗行数>生育期>鲜百粒重>空秆率>秃尖>株高>黑粉病率>行粒数>穗长>穗位>鲜出籽率>倒伏倒折率>双穗率。【结论】为了更好的提高甜玉米育种效率,应着重对与产量关联度大的生育期、穗粗、穗行数、鲜百粒重、空秆率等性状的选择,进而选育高产甜玉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产量 农艺因素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艺因素对杂交棉浙杂166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若干生理性状的杂种优势(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仲华 邬飞波 +3 位作者 王学德 张国平 金珠群 蒋梅巧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5-182,共8页
在三个地区进行了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农艺因素对杂交棉浙杂166的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杂交种若干生理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最佳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因地区而异,金华点要比杭州和慈溪要求较低的种植密度和较高的氮肥用量;播... 在三个地区进行了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农艺因素对杂交棉浙杂166的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杂交种若干生理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最佳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因地区而异,金华点要比杭州和慈溪要求较低的种植密度和较高的氮肥用量;播种日期以4月15日播种地膜覆盖的处理铃数最多。从纤维产量和衣指上看,最适密度和氮肥用量分别为每公顷4.5万株和180kg,播种日期为杭州和慈溪为4月15日,金华为4月20日,播种后全部地膜覆盖。不同密度、氮肥用量及播种期之间,纤维品质无显著差异,但慈溪点表现为N1(135kg·hm 2)处理的纤维长度显著低于其它氮肥用量较多的处理。叶绿素含量(以SPAD表示)生育期间变异很大,在初花期和吐絮期,杂交种浙杂166高于其双亲和常规品种泗棉3号,而在盛花期和结铃期恰好相反。杂种及其双亲的MDA含量在生育期间也表现出较大的变化,且杂种的变化模式与不育系相似,表现为蕾期较低,而初花期及此后保持较高。与双亲相比,浙杂166具有明显的SOD杂种优势,生育期间的变化模式也与不育系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因素 杂交棉 浙杂166 纤维产量 品质 影响因素 生理性状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艺因素对大麦不同粒位粒重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殷琛 张国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0-645,共6页
研究了栽培措施对大麦品种92-11与秀麦3号各粒位(顶部、中部、底部)千粒重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千粒重均以中部为优势位,顶部为劣势位,品种间差异显著,92-11大于秀麦3号.氮肥运筹处理显著影响各粒位的蛋白质含量,表... 研究了栽培措施对大麦品种92-11与秀麦3号各粒位(顶部、中部、底部)千粒重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千粒重均以中部为优势位,顶部为劣势位,品种间差异显著,92-11大于秀麦3号.氮肥运筹处理显著影响各粒位的蛋白质含量,表现为生育后期施氮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其中底部和中部籽粒增加明显多于顶部籽粒,同时显著增加92-11中部与底部籽粒千粒重.群体大小对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中部和底部粒位千粒重下降,蛋白质含量增加,但不同粒位蛋白质含量对穗数的反应品种间存在着差异,92-11以底部籽粒变化较大,而秀麦3号则是顶部籽粒变化较大.去除穗中部籽粒,会大大提高顶部籽粒的粒重,去旗叶处理则使中部与底部籽粒千粒重下降;减源和减库处理均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粒重 蛋白质含量 农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干农艺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与优化方案的筛选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国平 祝乘云 +1 位作者 陈明达 蔡仁祥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研究了基本苗数(X_1)、基苗氮肥(X_2)、孕穗期氮肥(穗肥X_3)、磷肥(X_4)和钾肥(X_5)用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穗肥与磷肥是影响产量的主导性因素;基本苗与基苗氮肥之间,... 研究了基本苗数(X_1)、基苗氮肥(X_2)、孕穗期氮肥(穗肥X_3)、磷肥(X_4)和钾肥(X_5)用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穗肥与磷肥是影响产量的主导性因素;基本苗与基苗氮肥之间,基苗氮肥与穗肥之间以及与钾肥之间,对产量有显著的互作,利用电子计算机模拟选优,筛选出单产>5250kg/hm ̄2的优化农艺方案:基本苗200.25—210.30万/hm ̄2,基苗氮肥、穗肥、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为141.45—151.65,30.84—33.42,359.85—387.15,147.30—162.60kg/hm ̄2.本文还分析了上述因素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并提出了高产小麦的生育要求和群体质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因素 数学模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艺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与优化方案的筛选
5
作者 李春阳 赵卫敏 赵致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2期16-19,共4页
研究了播种期(x1),基本苗数(x2),农家肥用量(x3)和氮肥用量(x4)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播种期是影响产量的第一重要因素,基本苗数以及农家肥用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第二主导性因素... 研究了播种期(x1),基本苗数(x2),农家肥用量(x3)和氮肥用量(x4)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播种期是影响产量的第一重要因素,基本苗数以及农家肥用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第二主导性因素;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播种期与氮肥之间,基本苗与农家肥用量以及与氮肥用量之间对产量有显著的互作。利用电子计算机模拟选优,筛选出单产>320kg/666.7m2的优化农艺方案:播种期10月24~10月26日,基本苗15.914~18.569万/666.7m2,农家肥1589.4~1870.4kg/666.7m2,氮肥用量7.3928~9.1593kg/666.7m2。分析了各农艺因素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提出了高产小麦的生育要求和群体结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因素 优化方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艺与气候因素对青藏高原栽培大麦淀粉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6
作者 钟志明 王建林 +4 位作者 冯西博 付刚 侯维海 王改花 大次卓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197-7205,共9页
为了揭示不同环境因子对青藏高原栽培大麦籽粒淀粉含量(GSC)积累的影响程度,完善大麦GSC空间分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明确青藏高原不同地区大麦品种GSC的环境效应,利用83个样点的地理、气候、土壤、农艺因子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栽培大麦GS... 为了揭示不同环境因子对青藏高原栽培大麦籽粒淀粉含量(GSC)积累的影响程度,完善大麦GSC空间分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明确青藏高原不同地区大麦品种GSC的环境效应,利用83个样点的地理、气候、土壤、农艺因子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栽培大麦GSC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地理水平方向上,青藏高原栽培大麦GSC的水平分布总体呈现出斑块状交错分布和南高北低的格局,并形成了以西藏拉孜、隆子、堆龙德庆、曲水、尼木、定日、萨迦、达孜、扎囊、日喀则、墨竹工卡、贡嘎、琼杰为中心的青藏高原中南部和以青海共和、贵德、海晏、同德为中心的青藏高原东北部等2个栽培大麦GSC高值区;(2)在地理垂直方向上,栽培大麦GSC的变化呈现出"S"型分布格局,即在海拔3300.0—3600.0 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栽培大麦GSC逐渐增加,在海拔4200.0 m与4500.0 m之间达到最高值,此后随着海拔的升高略有下降;(3)影响栽培大麦GSC的因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穗密度﹥6月平均气温日较差>芒长﹥9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0℃积温>5月平均气温﹥8月平均气温日较差>8月平均气温>6月平均气温>≥10℃积温>6月平均月降水量>5月平均月降水量>7月平均相对湿度>8月平均相对湿度>7月平均气温。这一研究结果显示,对栽培大麦GSC影响最大的是基因型,其次是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对GSC的影响不明显。影响栽培大麦GSC的农艺因子主要是穗密度和芒长,气候因子主要是拔节抽穗期的气温日较差和籽粒灌浆成熟期的平均气温,日照和降水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因素 气候因素 大麦 淀粉含量 空间分布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技术
7
《麦类文摘》 1995年第3期71-71,共1页
W951679 萝卜和洋葱间作大麦和黑麦[刊,英]/Zandstra,B.H.…//Hort Technology.-1993,3(2).-214~218[WBTA,1994,11(3),3043]W951680 冬黑麦播种期和种子处理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刊,英]/Mills,A.R.…//Aspects ofApplied Biology.-1... W951679 萝卜和洋葱间作大麦和黑麦[刊,英]/Zandstra,B.H.…//Hort Technology.-1993,3(2).-214~218[WBTA,1994,11(3),3043]W951680 冬黑麦播种期和种子处理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刊,英]/Mills,A.R.…//Aspects ofApplied Biology.-1993,(36).-267~274[WBTA,1994,11(3),3061]W951681 生态和生物动力学栽培[汇,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燕麦品种 印度燕麦 农艺因素 蛋白质品质 反应 氯化钾 测定方法 部分酸化 细菌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