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带杨树树干液流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金池 黄夏银 鲁小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21-25,36,共6页
为了揭示农田防护林带对附近农作物产生的胁地机制 ,为农田防护林带的树种配置和制定克服胁地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用热脉冲技术 ,采用ICT 2 0 0 0TE树干液流测定系统 ,研究 8年生NL 80 10 5杨和 11年生I 6 9杨生长盛期树干液流的特点... 为了揭示农田防护林带对附近农作物产生的胁地机制 ,为农田防护林带的树种配置和制定克服胁地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用热脉冲技术 ,采用ICT 2 0 0 0TE树干液流测定系统 ,研究 8年生NL 80 10 5杨和 11年生I 6 9杨生长盛期树干液流的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1)NL 80 10 5杨和I 6 9杨的单位面积液流通量 ,分别为 0 2 4 4L/ (cm2 ·d)和 0 172L/ (cm2 ·d) ,I 6 9杨的蒸腾耗水强度较NL 80 10 5杨的大 ;2 )NL 80 10 5杨和I 6 9杨液流的日进程 ,均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3)NL 80 10 5杨和I 6 9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69杨 树干液流 农田防护林带 胁地 杨树 耗水强度 热脉冲技术 平原 流通量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区农田防护林带对小流域土壤侵蚀和泥沙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方海燕 吴丹瑞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采用137Cs和210Pbex双核素示踪方法,结合GIS技术,在典型黑土区面积为28.5hm2的小流域上,研究了林带对小流域土壤侵蚀和泥沙沉积的影响。结果发现:小流域内的林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流失,林带前、后特别是带前表现为泥沙沉积,而带后... 采用137Cs和210Pbex双核素示踪方法,结合GIS技术,在典型黑土区面积为28.5hm2的小流域上,研究了林带对小流域土壤侵蚀和泥沙沉积的影响。结果发现:小流域内的林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流失,林带前、后特别是带前表现为泥沙沉积,而带后一定距离上,土壤侵蚀会加剧;坡面较缓和等高线与林带夹角较小的林带拦沙效益高;在小流域两条防护林带和沟口地埂的作用下,小流域呈现侵蚀-沉积-侵蚀-沉积的模式。近50年来,平均每年沉积在两条林带前后60m范围内的泥沙占小流域总泥沙沉积量的18.8%;在100年的时间尺度上,平均每年沉积在林带前后的泥沙占流域年泥沙总沉积量的7%左右。在50年和100年的时间尺度上,小流域的泥沙输移比分别为53%和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农田防护林带 核素示踪 土壤侵蚀 泥沙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带盐渍化改良与增产效应的研究
3
作者 房用 孙玉刚 +2 位作者 慕宗昭 孙蕾 鲍玉海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3-387,共5页
农田防护林带对农田具有防护作用,可使平均风速降低51.6%,气温下降0.6℃,相对湿度提高5.9%,水面蒸发减少33.7%。随林地面积扩大和树体的增长,还可以减少夏季干热风发生频率和降低地下水位。林带防护范围内,土壤含水率较高,土壤盐分含量... 农田防护林带对农田具有防护作用,可使平均风速降低51.6%,气温下降0.6℃,相对湿度提高5.9%,水面蒸发减少33.7%。随林地面积扩大和树体的增长,还可以减少夏季干热风发生频率和降低地下水位。林带防护范围内,土壤含水率较高,土壤盐分含量较低。距林带一倍树高范围内,农作物受胁地遮阴影响有所减产,但距林带树高20倍范围内,和对照点(林带25倍处)相比,小麦平均增产31%,千粒重增加6.9%;玉米平均增长22.9%,千粒重增加3.6%,含盐量平均降低0.0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带 盐渍化改良 土壤水盐动态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区典型农田防护林带风速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汪立韬 肖辉杰 +2 位作者 辛智鸣 贾肖肖 杨玉丽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9,共9页
研究不同结构配置林带前后流场分布和防护效应的差异,能够揭示林带的防风机理,为林带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区4种配置林带(0.8 H宽度林带、0.2 H宽度林带、乔灌混交林带和无灌木对比林带,H代表林带高度)。对研究对... 研究不同结构配置林带前后流场分布和防护效应的差异,能够揭示林带的防风机理,为林带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区4种配置林带(0.8 H宽度林带、0.2 H宽度林带、乔灌混交林带和无灌木对比林带,H代表林带高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林带结构配置对林带风速流场特征、不同高度处的水平风速以及防护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流在经过4条林带时均产生不同的速度分区,其中下部气流加速区和带后回流区受林带配置结构影响较大;在近地面0.1 H高度处,0.8 H宽度林带相较于0.2 H宽度林带在带后1 H范围内风速降低90.8%,带后回流强度增加55.2%,林带总体有效防护距离分别为17.8 H和15.5 H;乔灌混交林带相较于无灌木林带,带后1 H范围内风速降低122.4%,回流强度增加15.9%,林带有效防护距离分别为21.5 H和23.7 H,对比无灌木林带减少2.2 H。总之,较宽林带和乔灌混交林带能很好地改善林带后缘风速,抑制近地面气流加速作用,但也增强带后回流,缩短了林带有效防护距离,因此在林带配置中应根据不同位置合理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农田防护林带 疏透度 水平风速 防风效益 沙漠绿洲区 乌兰布和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我国北方农田防护林带对农作物的防护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廷荣 王根平 杨玲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12期45-46,共2页
阐述了我国北方主要的自然灾害给农作物带来的危害,从而得出了营造农田防护林带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侵害程度。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带 农作物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洞试验的樟子松农田防护林防风效果研究
6
作者 石振邦 张计标 +2 位作者 袁立敏 蒙仲举 胡志健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防护林具有较强的防风固沙能力。本研究以樟子松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5种行带式配置防护林防风效益风洞试验研究,测定了不同配置防护林防护区不...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防护林具有较强的防风固沙能力。本研究以樟子松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5种行带式配置防护林防风效益风洞试验研究,测定了不同配置防护林防护区不同距离范围内风速及其流场特征,研究了樟子松防护林不同行带配置与防护效益关系,为常绿针叶树种农田防护林营造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防风效能随着林带行数的增加而增强,且林带后1 H~3 H内风速显著降低,形成风影区,风影区面积随着林带行数的增加而变大。(2)樟子松防护林带后风速流场发生显著变化,在12 m·s^(-1)风速条件下,1~5行1带的5种林带防风效能分别为15.1%、26.2%、37.5%、51.7%和51.9%,4行1带、5行1带结构配置防风效能均在50.0%以上。(3)樟子松防护林具有较强的防风效果,建议在干旱区农田防护林建设与更新中可采用樟子松造林,最适结构配置为4行1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农田防护林带 风洞试验 林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安县农田防护林更新造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7
作者 郭振和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0-32,共3页
通过对农安县1996年春季农田防护林更新造林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出农田防护林更新造林工作是可行的。不同的更新方式(原带、滚带)对造林成活率没有什么显著影响,不同的造林时间对更新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4月20日前完成... 通过对农安县1996年春季农田防护林更新造林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出农田防护林更新造林工作是可行的。不同的更新方式(原带、滚带)对造林成活率没有什么显著影响,不同的造林时间对更新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4月20日前完成更新造林,其成活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带 更新造林 成活率 原带 滚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综合防护林体系调查
8
作者 吕孝生 刘松兰 +4 位作者 李俊华 任继礼 贾琳 葛青 肖焕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01年第S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综合防护林体系 林带高度 农林间作 农田防护林带 疏透结构 干热风 气象灾害 防护效益 林带间距 带距 枣粮间作 毛白杨 林网 测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风障-产量”系统中林带结构的马氏决策 被引量:1
9
作者 姜晓艳 费良玉 +1 位作者 郭正强 陈罡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246,共5页
“天气-风障-产量”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若想通过该系统取得最佳效益,必须对林带结构做出优化决策。该文论述了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在该决策中的应用问题。利用在沈阳市康平县对农田防护林带考察中所取得的资料,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 “天气-风障-产量”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若想通过该系统取得最佳效益,必须对林带结构做出优化决策。该文论述了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在该决策中的应用问题。利用在沈阳市康平县对农田防护林带考察中所取得的资料,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计算出不同结构林带对玉米气象产量影响这一生态控制系统中有关状态的转移概率;用MDP折扣模型计算出折扣率β=0.9条件下的最优策略并加以改进。结果表明:在当地天气、作物状况下所形成的复杂系统中,采用透风系数为0.35的疏透结构农田防护林带具有最优决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控制原理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折扣模型 农田防护林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带对黑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凯亮 苏远航 刘滨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3-98,108,共7页
为探明农田防护林带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选取该区坡度、坡长和前茬作物基本一致的有农田防护林带和无林带的坡面(简称有林地、无林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萨维诺夫法测定有林地、无林地不同坡位(坡上、坡中上、... 为探明农田防护林带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选取该区坡度、坡长和前茬作物基本一致的有农田防护林带和无林带的坡面(简称有林地、无林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萨维诺夫法测定有林地、无林地不同坡位(坡上、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下)表层(0~20 cm)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有林地与无林地中各粒级风干和水稳性团聚体比例、团聚体稳定性总体差异不显著。但林带影响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坡面变化,表现在有林地与无林地相比,坡中上、坡中下的中粒级(粒径0.5 mm<d≤2.0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显著增加(P<0.05),小粒级(粒径小于0.50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显著减小(P<0.05),水稳性团聚体组成较好,而坡中的中粒级(粒径0.5 mm<d≤2.0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显著减小(P<0.05),小粒级(粒径小于0.50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显著增加(P<0.05),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变差;有林地坡中上、坡中下的粒径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显著增加(P<0.05),粒径大于0.25 mm团聚体破坏率显著减小(P<0.05),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坡中的粒径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显著减小(P<0.05),粒径大于0.25 mm团聚体破坏率显著增加(P<0.05),团聚体稳定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坡耕地 农田防护林带 土壤侵蚀 土壤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 改善延庆县生态环境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宝华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3-24,共2页
延庆县的荒漠化治理工作对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川区片林与农田防护林带建设、冲积河床与石荒滩绿化美化、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
关键词 荒漠化 治理力度 延庆县 生态环境 川区片林建设 农田防护林带建设 小流域综合治理 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柳绕流域风蚀区现存问题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9
12
作者 段威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4年第2期44-45,共2页
柳绕流域位于内蒙古科尔沁沙漠东南边缘,辽宁省中部。在新民市区域面积为2 011 km2,风蚀已成为该地区主要自然灾害。多年来虽坚持综合治理,但农田防护林带林分单一,因部分缺苗断条而遗留“风口”;林相单调,林下透风系数大;农村能源紧张... 柳绕流域位于内蒙古科尔沁沙漠东南边缘,辽宁省中部。在新民市区域面积为2 011 km2,风蚀已成为该地区主要自然灾害。多年来虽坚持综合治理,但农田防护林带林分单一,因部分缺苗断条而遗留“风口”;林相单调,林下透风系数大;农村能源紧张,作物秸秆全部归仓作燃料,致使农田大面积裸露,构成沙源;荒滩植物群落只有几种单一旱生草种,不能有效保护沙地。针对该流域的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发展薪炭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调整防护林结构营造复层异龄混交林分,增设新林种,改部分乔木林带为灌化管理,引进新草种,增加植被覆盖;发展农田水利,实施生态用水固沙;喷施聚丙烯酰胺,实施化学固沙等有效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 农田防护林带 林分 植物群落 复层异龄混交林分 固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日秃顶场是个穷窝窝 今日绿村庄带来好处多
13
作者 麦麦提.沙比提 《新疆林业》 2000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冬小麦 农田林网 玉米幼苗 窝窝 秃顶 村庄 西瓜幼苗 60年代 农田防护林带 受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人民再创环境新特色──和田地区“三北”二期工程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14
作者 狄心志 陈建学 《新疆林业》 1995年第6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和田地区 “三北”防护林体系 二期工程建设 和田人 荒漠林 新特色 混农林业 造林绿化 人工林 农田防护林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以石狮市蚶江镇海埭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缪剑飞 《福建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43-44,共2页
土地整理是一项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其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防护林建设等.
关键词 土地整理项目 规划设计方法 土地平整工程 排灌沟渠工程 道路工程 农田生态防护林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