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压缩感知的农田温度信息处理
被引量:
2
1
作者
焦俊
王强
+3 位作者
范国华
王超
古冉
辜丽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357-359,共3页
由于农田温度信息在离散余弦基(DCT)下的近似稀疏性,采用压缩感知(CS)技术对每块农田温度信息进行压缩和重构,即将温度信息投影到随机高斯观测矩阵,在接收端通过OMP算法重构出每块农田的温度信息。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为稳定的网络环...
由于农田温度信息在离散余弦基(DCT)下的近似稀疏性,采用压缩感知(CS)技术对每块农田温度信息进行压缩和重构,即将温度信息投影到随机高斯观测矩阵,在接收端通过OMP算法重构出每块农田的温度信息。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为稳定的网络环境中,CS算法能够以较少的观测值实现对原始信号的精确重建,降低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离散余弦变换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农田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小麦不同行距配置对麦田温度、根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尹宝重
马燕会
+3 位作者
郭丽果
冯悦
韩雅宁
甄文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6,共5页
于2013—2014年度小麦生长季,以良星99小麦品种为材料,在3.15×106苗/hm2基本苗密度下,以传统15 cm等行距播种为对照(T15),设置12 cm等行距(T12)和"三密一稀"(12.5 cm+12.5 cm+20 cm,T3+1)2种行距配置处理2种行距配置方式...
于2013—2014年度小麦生长季,以良星99小麦品种为材料,在3.15×106苗/hm2基本苗密度下,以传统15 cm等行距播种为对照(T15),设置12 cm等行距(T12)和"三密一稀"(12.5 cm+12.5 cm+20 cm,T3+1)2种行距配置处理2种行距配置方式,研究其对麦田不同层次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根系分布和活力、产量结构及水分利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T3+1处理的宽窄行处理,可有效提高小麦冠层顶部以及2/3株高处的气温,12 cm等行距处理可提高10 cm处的土壤温度,并且使温度变幅增大;T3+1处理的宽窄行处理可提高根系活力,扬花期和灌浆期T3+1处理的小麦根系活力均超过85 g/(g·h),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T12处理小麦产量为8 041.6 kg/hm2,比T15处理高14.4%。T12处理可降低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15 cm等行距处理的96.9%和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行距配置
农田温度
根系分布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压缩感知的农田温度信息处理
被引量:
2
1
作者
焦俊
王强
范国华
王超
古冉
辜丽川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357-359,共3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资助项目(KJ2014A074)
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2014tszy090
+1 种基金
2014jyxm091)
安徽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由于农田温度信息在离散余弦基(DCT)下的近似稀疏性,采用压缩感知(CS)技术对每块农田温度信息进行压缩和重构,即将温度信息投影到随机高斯观测矩阵,在接收端通过OMP算法重构出每块农田的温度信息。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为稳定的网络环境中,CS算法能够以较少的观测值实现对原始信号的精确重建,降低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离散余弦变换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农田温度
Keywords
Compressed sensing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
Orthogonal Matching Pumuit(OMP)
Farmland temperature
分类号
S12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小麦不同行距配置对麦田温度、根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尹宝重
马燕会
郭丽果
冯悦
韩雅宁
甄文超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农业气象教研室
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
河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河北信息工程学校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6,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1BAD16B08
2012BAD04B06
+1 种基金
2013BAD07B05)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文摘
于2013—2014年度小麦生长季,以良星99小麦品种为材料,在3.15×106苗/hm2基本苗密度下,以传统15 cm等行距播种为对照(T15),设置12 cm等行距(T12)和"三密一稀"(12.5 cm+12.5 cm+20 cm,T3+1)2种行距配置处理2种行距配置方式,研究其对麦田不同层次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根系分布和活力、产量结构及水分利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T3+1处理的宽窄行处理,可有效提高小麦冠层顶部以及2/3株高处的气温,12 cm等行距处理可提高10 cm处的土壤温度,并且使温度变幅增大;T3+1处理的宽窄行处理可提高根系活力,扬花期和灌浆期T3+1处理的小麦根系活力均超过85 g/(g·h),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T12处理小麦产量为8 041.6 kg/hm2,比T15处理高14.4%。T12处理可降低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15 cm等行距处理的96.9%和120%。
关键词
冬小麦
行距配置
农田温度
根系分布
产量
分类号
S512.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压缩感知的农田温度信息处理
焦俊
王强
范国华
王超
古冉
辜丽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冬小麦不同行距配置对麦田温度、根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尹宝重
马燕会
郭丽果
冯悦
韩雅宁
甄文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