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建伟 魏伟 +1 位作者 陈沛然 袁志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57-2160,共4页
以归一化处理后的1986-2010年河南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回归两种方法建立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 以归一化处理后的1986-2010年河南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回归两种方法建立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预测误差仅为BP神经网络预测误差的11.8%,更适合进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预测。最后采用两种模型分别对河南省"十二五"期间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进行了预测,指出了其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BP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迪 杨路华 +1 位作者 姚宛艳 徐海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7,共4页
大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条件.对1978-2011年大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采用融合Markov链的GM(1,1)模型对大型灌区2013-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大型灌区农... 大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条件.对1978-2011年大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采用融合Markov链的GM(1,1)模型对大型灌区2013-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大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1 879.5~1 892.2万hm2,融合Markov链的GM(1,1)模型对大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预测具有较好的精度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灌区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预测 GM(1 1) 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达到52% 被引量:1
3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23-23,共1页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在第五届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上表示,近1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达到52%。 第五届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2016年5月30~3...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在第五届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上表示,近1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达到52%。 第五届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2016年5月30~31日在西安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第五届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公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有效灌溉 会议公报 农业科技事业 李家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 副部长 研究与发展 资源利用 农业生产 协同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将达10亿亩
4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42-42,共1页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到2020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666.67hm^2(10亿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666.67hm^2左右。"十二五"期间,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加强。新增农田有效...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到2020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666.67hm^2(10亿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666.67hm^2左右。"十二五"期间,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加强。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00万hm^2、改善灌溉面积1866.67hm^2。实施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有效灌溉 灌溉面积 节水灌溉工程 农村水利 基础设施 节水减排 灌区续建配套 利用系数 高效节水灌溉 粮食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泽县板桥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5
作者 李海伟 蒋立超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发展节水灌溉的目的是不断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主要指标之一,是科学制定节水计划和分析节水潜力的基础依据。近年来,板桥灌区重视节水灌溉工作,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指标... 发展节水灌溉的目的是不断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主要指标之一,是科学制定节水计划和分析节水潜力的基础依据。近年来,板桥灌区重视节水灌溉工作,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指标作为全年工作考核的重点,进一步强化农业用水管理,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提供可靠依据。结合灌区实际,组织灌溉技术人员对板桥灌区历年有关技术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测算,形成2022年板桥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成果。结果显示:2022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为0.619 3,为临泽县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 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板桥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自动化监测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蔡长举 孙成文 付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综合反映灌区节水改造、管理水平及气候土壤条件的一项重要指标。测算分析方法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水利部推荐的首尾测算法。但由于贵州省灌区基础设施配套薄弱,灌区基本无量水设施,基础数据收集困难。为此,贵州...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综合反映灌区节水改造、管理水平及气候土壤条件的一项重要指标。测算分析方法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水利部推荐的首尾测算法。但由于贵州省灌区基础设施配套薄弱,灌区基本无量水设施,基础数据收集困难。为此,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结合贵州省多年以来的测算分析经验,自主研发了贵州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监测系统,该系统由灌区渠首取水量监测模块、田间用水量监测模块及数据接收平台3部分组成。通过在贵州省内选取马场、小箐、大坝3个灌区进行推广试验,采用首尾测算法计算得出上述3灌区201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445、0.461、0.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首尾测算法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蔡晓东 陈新明 李普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5,89,共5页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水的利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获得咸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利用首尾测算法来对咸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测算分析,即通过作物典型田块的每公顷平均净灌溉定额和典型田块的田块面积加...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水的利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获得咸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利用首尾测算法来对咸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测算分析,即通过作物典型田块的每公顷平均净灌溉定额和典型田块的田块面积加权平均,确定片区的作物净灌溉定额,再利用整个灌区作物种植面积和净灌溉定额,确定灌区的年净灌溉用水量。分析了2016年咸阳市40个样点灌区的基本数据,计算出各类型灌区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表明:咸阳市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小型灌区、井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577 7、0.565 0、0.599 0、0.761 3,咸阳市的综合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77 0。结果表明:咸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有很大的提升潜力。提出了测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计算成果为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首尾测算法 典型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灰色系统理论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预测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启军 张仁贡 段永刚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结合温州市农业灌区的实际情况,采用灰色关联度定性分析筛选出影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主要因素,建立灰色GM(1,1)预测模型,并利用残差预测对结果进行修正,最终构建改进型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模型。以温州市灌区为例,对该市2018-2022年农... 结合温州市农业灌区的实际情况,采用灰色关联度定性分析筛选出影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主要因素,建立灰色GM(1,1)预测模型,并利用残差预测对结果进行修正,最终构建改进型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模型。以温州市灌区为例,对该市2018-2022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预测,预测成果为0.601~0.651,整体呈现逐渐递增趋势,基本符合温州市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改进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江堰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鉴 李志琴 +1 位作者 王君勤 康小平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0年第5期40-42,共3页
通过在都江堰灌区选择典型田块,观测获得典型田块的亩均净灌溉用水量,采用“首尾测算法”测算出2019年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再结合都江堰灌区近5年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成果,归纳梳理出都江堰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通过在都江堰灌区选择典型田块,观测获得典型田块的亩均净灌溉用水量,采用“首尾测算法”测算出2019年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再结合都江堰灌区近5年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成果,归纳梳理出都江堰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的具体方法与做法,为灌区农业高效用水发展、节水潜力评价和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首尾法 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法人管理和公共财政规模对农田灌溉设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柴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80-86,共7页
在公共财政投入薄弱的条件下,公法人管理和非公法人管理都比较低效,但是前者低效的原因在于政府投入不足,与自身管理无关;后者则存在严重的管理缺陷,且长期的管理绩效远远低于公法人管理。在公共财政投入充足时,公法人和非公法人管理的... 在公共财政投入薄弱的条件下,公法人管理和非公法人管理都比较低效,但是前者低效的原因在于政府投入不足,与自身管理无关;后者则存在严重的管理缺陷,且长期的管理绩效远远低于公法人管理。在公共财政投入充足时,公法人和非公法人管理的绩效都会有所增加,但是公法人更为有效。据此,我国新时期为实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目标应该进行管理制度的公法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法人管理 政府补助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平县2014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报告
11
作者 马兵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0期48-48,共1页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采用直接测量法,要做好典型地块的取样工作,根据灌溉实际情况,每次灌溉前后均实地取样,做好实验和数据记录分析工作,进而,本文接受了邹平县2014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的工作组织过程及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测算分析 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年第12期11-12,共2页
山东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也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旱涝灾害频繁的省份。为有效缓解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近年来,山东省坚持"节水优先"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努力为农业绿色发展... 山东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也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旱涝灾害频繁的省份。为有效缓解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近年来,山东省坚持"节水优先"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努力为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截至2019年,全省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近40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3,连续多年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2019年国家下达山东省(不含青岛市,下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7万亩,据验收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节水灌溉 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产粮大省 农业增产增效 高标准农田建设 资源环境约束 旱涝灾害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肃州区某项目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实践
13
作者 仲玮 《南方农业》 2022年第20期212-214,共3页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与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存在密切联系,提高该系数有利于促进节水灌溉。甘肃省肃州区在辖区范围内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其中涉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问题。根据测算步骤及计算公式,选择一特定田块计算得农...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与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存在密切联系,提高该系数有利于促进节水灌溉。甘肃省肃州区在辖区范围内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其中涉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问题。根据测算步骤及计算公式,选择一特定田块计算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96,并总结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包括:在具体的测算过程中需合理选取样点灌区、实测点及典型观测田块,兼顾特定农作物类型对灌溉用水量计算的影响,科学测算出净灌溉用水量和毛灌溉用水量;在净灌溉用水量的测算中需要优先采用直接测量法,条件不具备时再使用观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测算方法 甘肃省肃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ttese&Coelli(1995)模型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模型构建及其投入产出影响分析
14
作者 蔡长举 李云 +2 位作者 郑江丽 吴海宽 方小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186-192,199,共8页
[目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严格管控背景下,揭示贵州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驱动机制,量化灌溉用水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Battese&Coelli(1995)模型,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融合2001... [目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严格管控背景下,揭示贵州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驱动机制,量化灌溉用水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Battese&Coelli(1995)模型,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融合2001—2018年贵州省面板数据,纳入机械动力、化肥、播种面积、灌溉用水等投入指标,通过LR检验筛选模型形式,分情景(考虑/不考虑灌溉用水)测算技术效率,解析效率损失影响因素。[结果]贵州省粮食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502~0.8516,灌溉用水可提升效率1.4%,但过量灌溉导致系数负向(-0.0405)。效率损失主因技术非效率,其中劳均机械动力、非粮作物比例与效率负相关,地均化肥、农业产值比重呈正相关。区域差异显著:贵阳机械化水平最高,毕节最低;黔东南灌溉比例达47.2%,毕节仅16.08%。极端气象(如西南大旱)致2011年后效率下降8.3%。[结论]贵州省需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增效,优化化肥施用效率,控制灌溉用水冗余。建议转向劳动力与播种面积集约投入,强化机械化与种植结构调整,以破解资源约束,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灌溉用水总量14年零增长
15
作者 晓琳 《农业工程》 2015年第3期40-40,共1页
据统计,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0.64亿hm2(9.52亿亩),其中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0.27亿hm2(4.07亿亩)。农田灌溉效率不断提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在保持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现14年零增长。这些成果的取... 据统计,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0.64亿hm2(9.52亿亩),其中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0.27亿hm2(4.07亿亩)。农田灌溉效率不断提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在保持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现14年零增长。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依靠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形成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深化农田水利改革等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用水 农田水利工程 节水灌溉工程 利用系数 农田灌溉 高效节水灌溉 农田有效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在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晓辰 曹春燕 +3 位作者 王思思 范海燕 梅树立 石庆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3-119,共7页
土壤水分的精准获取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检测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传感器的准确性,进行野外田间对比观测实验,采用烘干法与传感器测量数据对照,以检验设备的野外测量精度是否满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的... 土壤水分的精准获取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检测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传感器的准确性,进行野外田间对比观测实验,采用烘干法与传感器测量数据对照,以检验设备的野外测量精度是否满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的要求。结果表明: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传感器相对误差均小于±10%,满足土壤自动监测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的要求。调研北京市怀柔地区水资源及农业灌溉情况,选取了全区灌区内47个站点为测算样点,采用首尾测算法对被测区域内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分别为0.76和0.68。野外田间观测实验和实际的田间监测应用表明:选取的传感器设备对实际的野外田间应用适应性好、精度优于国标,且安装维护都十分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土壤墒情自动监测 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首尾测算法 怀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周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传统农业改造取得了显著进展,隐蔽失业这个传统农业最为显著的特征已经基本消失,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耕作强度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做法已经式微。农业基础设施完整程度和物质技术...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传统农业改造取得了显著进展,隐蔽失业这个传统农业最为显著的特征已经基本消失,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耕作强度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做法已经式微。农业基础设施完整程度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2%和6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谷物产量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传统农业改造 农业增长 综合生产能力 农田有效灌溉 农产品产量 农业基础设施 职业农民 物质技术 农产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黄昌硕 耿雷华 陈晓燕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5,共4页
高效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组成分析,影响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灌区的自然条件(气候、水资源条件、土壤质地)、灌区条件(包括类型和规模)、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工程措施、灌水技术... 高效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组成分析,影响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灌区的自然条件(气候、水资源条件、土壤质地)、灌区条件(包括类型和规模)、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工程措施、灌水技术、灌区基础设施和节水配套状况、灌区管理水平、经济政策和供水水价等几个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机理是不同的,有些因素是可调控的,有些因素则短期内难以改变。重点分析了各因素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机理,同时从设施、制度、结构、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 用水效率 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影响因素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理念指引“三农”发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被引量:5
19
作者 齐巍巍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共2页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全篇文件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以6条主线为纲、33个具体措施为领,对如...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全篇文件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以6条主线为纲、33个具体措施为领,对如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提出了全面部署。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突出发展现代农业2014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农田有效灌溉 产品安全 资源节约 理念指引 农业现代化 农业经营主体 绿色农业 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仍需奋起直追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云才 《江西农业》 2016年第10期3-3,共1页
尽管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如果说工业已经具备向4.0进军的实力,那么农业现代化还处于2.0到3.0阶段,仍然需要奋起直追。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 尽管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如果说工业已经具备向4.0进军的实力,那么农业现代化还处于2.0到3.0阶段,仍然需要奋起直追。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特征作出了明确的基本判断,即我国农业现代化已具有坚实基础,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时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又一次飞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导向。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一个真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综合效益 粮食安全战略 土地承包制 主体改革 结构性改革 户籍人口 产品安全 宅基地制度 农田有效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