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耕地造林和撂荒2种植被恢复方式碳储量差异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彭阳
白彦锋
姜春前
徐睿
刘秀红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5-242,共8页
-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CAFYBB2014MB001
CAFYBB2014QA001)
-
文摘
为了解耕地在造林和撂荒这2种恢复方式下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差异和分配特征,并为估算森林碳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在2016年7-8月,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并结合室内测定对湖南会同恢复14 a的退耕还林地(即耕地造林)和农田撂荒地(即耕地撂荒)进行植被、凋落物以及土壤碳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地的生物量碳储量显著(P<0.05)高于农田撂荒地。其中,退耕还林地的乔木层碳储量高于农田撂荒地,并且前者是后者的2.76倍,但灌木层和草本层正好相反。(2)耕地在2种恢复方式下土壤碳质量分数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依次减小。农田撂荒地土壤碳储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也依次减小,但退耕还林地土壤碳储量的大小为20~40 cm>0~10 cm>40~60 cm>10~20 cm>60~80 cm。退耕还林地0~80 cm深土壤碳储量略高于农田撂荒地,但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3)退耕还林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要高于农田撂荒地。2种恢复方式下各组分碳储量大小均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研究显示,在试验时段内,耕地采用造林的方式其固碳能力要优于撂荒的方式。
-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耕地
退耕还林地
农田撂荒地
恢复
碳储量
-
Keywords
forest ecology
farmland
returning farm to forest
abandoned farmland
rehabilitation
carbon storage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