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分析——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思雨 谌婕妤 +4 位作者 焦雪敏 王文荟 尹述政 许峰 黄运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59-65,68,共8页
为明确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了解高风险种植模式,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采用流失系数法和遥感数据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7个乡镇农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总流失量分别为539023、19850 kg,其中岑河镇最高,分... 为明确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了解高风险种植模式,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采用流失系数法和遥感数据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7个乡镇农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总流失量分别为539023、19850 kg,其中岑河镇最高,分别占沙市区氮、磷流失总量的45%、43%;沙市农场氮流失强度最高,立新乡磷流失强度最高。全区当季施肥造成的氮、磷流失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28%、23%。15种种植模式中,氮、磷流失最大的模式分别为平地-旱地-大田、平地-水田,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44%、46%。3种坡度中,平地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最大,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91%、89%,陡坡地最小。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旱地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49%、36%,水田分别占农田氮、磷流失总量的44%、53%。沙市农场和立新乡分别是氮、磷流失高风险区,平地-旱地-大田、平地-水田分别是氮、磷流失高风险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地表径流 种植模式 空间分布 遥感数据 氮磷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尾闾区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负荷与迁移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向速林 王全金 +1 位作者 徐刘凯 聂发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4,共3页
为定量研究农田径流中氮磷负荷,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赣江尾闾区休耕期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水平及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农田沟渠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值分别为1.177mg/L、0.044mg/L,与同时期下游... 为定量研究农田径流中氮磷负荷,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赣江尾闾区休耕期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水平及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农田沟渠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值分别为1.177mg/L、0.044mg/L,与同时期下游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TN为0.936mg/L,TP为0.032mg/L)相比,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较高,对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水平具有重要贡献;在沿程变化上,其含量虽然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趋势为沿程下降。农田沟渠系统对氮磷均有一定的截留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尾闾区 农田地表径流 氮磷负荷 迁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河流域种植方式与沟渠类型对农田径流氮、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晓妮 付登高 +2 位作者 段昌群 闫曦 蒋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2,共5页
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内农田种植方式及沟渠类型对雨季径流中固体悬浮物及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在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方式(蔬菜地、玉米地、大棚种植区)的区域内选择典型自然沟渠及土质沟渠进行自然降雨过程中径流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 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内农田种植方式及沟渠类型对雨季径流中固体悬浮物及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在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方式(蔬菜地、玉米地、大棚种植区)的区域内选择典型自然沟渠及土质沟渠进行自然降雨过程中径流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农田径流水体总氮(TN)、总磷(TP)平均值为27.16,17.18mg/L,相对地表V类水质限值而言超标严重,溶解态氮(DN)与颗粒态磷是氮、磷的主要存在形态,符合面源污染特征;(2)降雨是影响径流污染物含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种植方式对总氮、溶解态氮及溶解态磷(DP)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沟渠类型对污染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3)在同一降雨量(18.05 mm)条件下,蔬菜地及大棚区的农田径流氮含量(TN:32.26 mg/L和29.02mg/L,DN:21.33mg/L和17.46mg/L)显著高于玉米地(TN:18.33mg/L,DN:6.23mg/L),大棚区径流的磷素含量(TP:17.46mg/L,DP:2.16mg/L)则显著高于蔬菜地(TP:6.89mg/L,DP:1.38mg/L)及玉米地(TP:7.92mg/L,DP:0.64mg/L);自然沟渠相对于土质沟渠可以显著降低径流中的总磷、DN及DP含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降雨量条件下,土地种植方式仍是影响柴河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沟渠虽然可以有效降低面源污染含量,但其影响却小于土地种植方式。因此建议在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及水土保持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流域原有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现有沟渠生态化水平的改造与提升,以增加对面源污染物的控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种植方式 农田沟渠类型 氮磷流失 农田地表径流 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玉米与白菜、豌豆间作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种植方法
4
《农村实用技术》 2013年第3期28-30,共3页
1、背景技术随着我国对点源污染控制能力的增强,农田地表径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入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湖泊等水域的主要污染源。农区地表径流污染是指农区地表沉积物与大气沉降物等在降雨的淋溶和冲刷作用下... 1、背景技术随着我国对点源污染控制能力的增强,农田地表径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入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湖泊等水域的主要污染源。农区地表径流污染是指农区地表沉积物与大气沉降物等在降雨的淋溶和冲刷作用下,扩散性进入水体,造成地表水环境质量下降的过程。作物种植模式对农田土壤侵蚀和地表径流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品种 玉米品种 种植方法 面源污染 农田地表径流 白菜品种 土壤侵蚀 栽培密度 冲刷作用 水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庆县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措施
5
作者 王金娥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4期14-15,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菜篮子日益丰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鹤庆县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生产排放的COD、氮、磷等主要污染物量,已远超过工业与生活源,成为污染源之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菜篮子日益丰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鹤庆县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生产排放的COD、氮、磷等主要污染物量,已远超过工业与生活源,成为污染源之首,畜禽粪便的任意排放,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地下渗透进入就近水体,引起水质污染,成为影响水环境,尤其是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污染 鹤庆县 污染物量 农田地表径流 普查资料 水环境 养殖业主 粪污处理 生活源 畜禽粪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需多方给力
6
作者 刘晖 张鸿燕 《江西农业》 2015年第12期44-45,共2页
农业面源污染一般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农药及来自农田外部的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等方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排放的不可避免性,潜伏性和不可确定性,... 农业面源污染一般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农药及来自农田外部的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等方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排放的不可避免性,潜伏性和不可确定性,其污染物多为可逆性的营养物质等特点。因此,与工业、城市点源污染相比,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不可确定性 地下渗漏 不可避免性 农田地表径流 灌溉过程 农业环境 给力 畜禽养殖 养殖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