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和秸秆影响农田冻融土壤水热盐运移机理分析
1
作者 付强 陈旭阳 +1 位作者 李天霄 侯仁杰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1-511,共11页
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土壤水分、热量及盐分发生显著迁移,这些动态变化加剧了土壤盐碱化,进而对农业生产稳定性和土壤肥力持续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大田试验,将生物炭和秸秆分别施加于0~15 cm土层(BQ和CQ)、15~30 cm(BS和CS),另设空白对照... 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土壤水分、热量及盐分发生显著迁移,这些动态变化加剧了土壤盐碱化,进而对农业生产稳定性和土壤肥力持续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大田试验,将生物炭和秸秆分别施加于0~15 cm土层(BQ和CQ)、15~30 cm(BS和CS),另设空白对照组(CK),监测冻融期0~15 cm、15~30 cm、30~45 cm 3层土壤的含水率、温度及含盐量,探讨生物炭与秸秆在不同施用深度对土壤水、热、盐动态变化的影响。同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不同土层间水分、温度和盐分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周期内,施加生物炭和秸秆显著改善了土壤水、热、盐特性。其中,BQ、BS、CQ、CS处理在0~45 cm土层平均含水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85、3.13、1.56、2.15个百分点;各处理均有效提升了土壤温度并减小了冻融期温度波动;BQ和BS处理在0~45 cm土层平均含盐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0.34、0.40 g/kg,且施加生物炭通过吸附盐分有效抑制了盐分迁移。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水分迁移会对热量传递和溶质运移造成影响,生物炭和秸秆施用改变了不同土层间水、热、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季节性冻土区土壤生态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秸秆 农田冻融土壤 结构方程 水热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