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中农民的成本收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雄 张安录 +1 位作者 宋敏 闫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8-43,共6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农用地征收以满足各部门各方面的用地需求,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农用地使用权征用。长期以来,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偏低及补偿不到位,使农用地使用权主体农民的权益受损而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本文在区域问卷随机...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农用地征收以满足各部门各方面的用地需求,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农用地使用权征用。长期以来,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偏低及补偿不到位,使农用地使用权主体农民的权益受损而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本文在区域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分解求和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研究方法来分析湖北省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中农民的成本收益并进行相应的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农民由于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两年每公顷耕地的成本收益差额分别为:武汉市江夏区是16 652.20元/hm2,新洲区是29 753.82元/hm2,麻城市是35 602.06元/hm2,平均值是26 255.77元/hm2。测算结果说明在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中农民负担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存在显著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 成本收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分析——基于供需型信贷配给视角
2
作者 刘俊杰 顾庆康 《农村金融研究》 2022年第9期43-52,共10页
农垦国有农用地是我国国有农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利用形式。开展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试点,对做大做强农垦经济、增强农垦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试点推进过程中,各试点垦区因地制宜探索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方法... 农垦国有农用地是我国国有农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利用形式。开展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试点,对做大做强农垦经济、增强农垦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试点推进过程中,各试点垦区因地制宜探索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方法路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表现出明显的“三低”实践困境,与政策预期相距较远。基于现实困境的成因,论文指出,政策层面应该创新多元激励政策,优化抵押办理流程,以增强农垦主体抵押意愿;加快确权颁证工作,完善抵押物处置、风险分担等机制设计,以消除金融机构顾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农用地使用权 抵押贷款 信贷配给 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安 江莉萍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5-16,共2页
始于二十年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使我国农用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出现了分离,但按人口均分土地的制度,多年来未能兼顾好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如何在长期稳定农地承包关系的条件下,建立并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各种生产... 始于二十年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使我国农用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出现了分离,但按人口均分土地的制度,多年来未能兼顾好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如何在长期稳定农地承包关系的条件下,建立并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使农村经济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权流转 土地使用权 农用土地 流转市场 农用地使用权 家庭联产承包制 社会保障职能 集体经济组织 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产权利的登记能力——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第4条 被引量:25
4
作者 高圣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17,共10页
不动产权利的登记能力应由法律、行政法规加以规定。《物权法》及其他法律中明定的不动产物权具有登记能力,虽然国家土地所有权可以不登记,但也具有登记能力。现行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农用地使用权这种权利类型,不宜承认其登记能力... 不动产权利的登记能力应由法律、行政法规加以规定。《物权法》及其他法律中明定的不动产物权具有登记能力,虽然国家土地所有权可以不登记,但也具有登记能力。现行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农用地使用权这种权利类型,不宜承认其登记能力。具有公示必要性的不动产租赁权应具有登记能力,《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作为行政法规,可以在其中对此加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产权利 登记能力 农用地使用权 不动产租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民法典时代土地权利体系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6,32,共8页
研究目的:以权利体系化应当具有的逻辑统一性、价值同一性和实践必要性为标准,分析现行土地权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土地权利体系化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研究方法:规范分析、逻辑分析、历史分析。研究结果:现行土地权利制度... 研究目的:以权利体系化应当具有的逻辑统一性、价值同一性和实践必要性为标准,分析现行土地权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土地权利体系化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研究方法:规范分析、逻辑分析、历史分析。研究结果:现行土地权利制度存在土地概念使用、权利类型划分违反基本逻辑规律规则,国家和集体所有权差别对待及土地经营权内容设计背离价值同一性等问题;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宪法及自然资源单行法对自然资源和土地分别界定权利并以资源权利切割甚至吸附土地权利,民事法律未及时系统整合既有权利制度并补足土地权利空缺。研究结论:土地权利体系化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土地所有权的范围,科学界分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填补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和法定地役权“漏洞”,调整充实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及加快宅基地“三权分置”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权利体系 国有农用地使用权 法定地役权 土地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经营权制度入典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铁雄 《法治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30-44,共15页
《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将"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政策内容上升为法律规定,确立土地经营权制度,这对于解决承包地流转闭锁抵押难行等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但因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本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将"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政策内容上升为法律规定,确立土地经营权制度,这对于解决承包地流转闭锁抵押难行等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但因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封闭流转以法律固化,新设土地经营权性质不清、类型混合、流转不济,无益土地经营权债权性与物权性并可市场化开放性流转之"三权分置"改革目标的实现。而受其修正影响,《民法典(草案)》对此亦存同样问题,亟待土地经营权制度进一步入典完善。本研究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于《民法典(草案)》完善中,基于英美地产权客体权益分离理论与大陆法系二次权能分离理论具兼创债权性与物权性经营权功能的地权二次分离理论,在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规定不变基础上从其客体权益中分离出二元化土地经营权,并分别于合同编增设农地租赁经营合同规定具体规范债权性经营权、于物权编构造"农用地使用权"科学规范物权性经营权。以期能以债权性经营权顺农地灵活经营实践、物权性经营权应农地抵押及长期经营所需的二元化路径,促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封闭式流转向派生出的土地经营权市场化开放性流转发展,以实现土地经营权制度入典达至完善"放活土地经营权"之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民法典编纂 土地经营权二元化 农地租赁经营合同 农用地使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将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7
作者 王雷鸣 汪金福 《农业装备技术》 1998年第4期34-34,共1页
我国将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据国土资源部有关人士介绍,由于多年来我国所实行的5级政府管理土地、分级限额审批用地,严重削弱了国家管理土地的职能,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地大幅度减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1986年至1995年10... 我国将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据国土资源部有关人士介绍,由于多年来我国所实行的5级政府管理土地、分级限额审批用地,严重削弱了国家管理土地的职能,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地大幅度减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1986年至1995年10年间,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毁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用途管制 土地利用 农用地使用权 总体规划 土地管理法 建设用地使用权 管制制度 农业结构调整 审批制度 国土资源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