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与画室,升曙梦与“升梦曙”——从画室译《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谈起
1
作者 景李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4,共6页
《莽原》半月刊第21期(1926年11月10日出版),载有'画室'的译文《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升曙梦作)。有些论者以为这是鲁迅翻译的,阿英、沈鹏年等很多学者把'升曙梦'误写为'升梦曙'。那么,'画室'是谁... 《莽原》半月刊第21期(1926年11月10日出版),载有'画室'的译文《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升曙梦作)。有些论者以为这是鲁迅翻译的,阿英、沈鹏年等很多学者把'升曙梦'误写为'升梦曙'。那么,'画室'是谁?这篇文章是不是鲁迅的译文呢?升曙梦又是谁?一、《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的译者是鲁迅?有些论者提到鲁迅翻译过日本学者升曙梦的文章《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如陈鸣树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1897-1 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农民诗人 《无产阶级诗人农民诗人 冯雪峰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诗人
2
作者 学文 《农业开发与装备》 1999年第4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农民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诗人张庆和的创作
3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1期62-67,共6页
在全党全民大办文艺的今天,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多少“黄泥腿子红秀才”!浠水农民诗人张庆和同志就是这千千万万“红秀才”中突出的一个。张庆和同志,贫农出身,解放前,祖宗三代佃地主的地,住着破祠堂。七岁时,就给地主放牛,挨打受骂,过着... 在全党全民大办文艺的今天,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多少“黄泥腿子红秀才”!浠水农民诗人张庆和同志就是这千千万万“红秀才”中突出的一个。张庆和同志,贫农出身,解放前,祖宗三代佃地主的地,住着破祠堂。七岁时,就给地主放牛,挨打受骂,过着牛马般的血泪生活,一直到解放后才翻身。刚解放时,他还是一个不滿二十岁的青年。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经过短短的八九年,他由一个放牛娃变成了全国闻名的诗人。今年,他出席了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会议,光荣地会见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九月,又被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聘为教师,他在向全体师生作报告时,当场写了这样的诗:“来到华中大学堂,过去作梦不敢想,今到学堂会同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 劳动人民 培养教育 农民诗人 毛主席 劳动生活 作品 文艺方针 体力劳动 地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社会学视野中的本真性两难困境及其超越——对诗人余秀华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卢文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余秀华之所以红起来,与她农民诗人的身份密切相关。她农民诗人的本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媒体对余秀华的形象塑造;其次是余秀华自身的作品呈现。随着余秀华成名,这种本真性面临着逐渐褪色的风险。这一方面表现在她的媒体形象中,另... 余秀华之所以红起来,与她农民诗人的身份密切相关。她农民诗人的本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媒体对余秀华的形象塑造;其次是余秀华自身的作品呈现。随着余秀华成名,这种本真性面临着逐渐褪色的风险。这一方面表现在她的媒体形象中,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她的诗歌中。余秀华之所以能避免本真性的两难困境,是因为她从农民诗人到当代诗人的身份转化,这与当前诗歌行业结构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秀华 艺术本真性 农民诗人 当代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都江堰:农民诗社办得火乡风文明气象新
5
作者 罗敏 《村委主任》 2021年第5期55-55,共1页
油菜花盛开,游客踏春来。走进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石羊镇的七里诗乡,目之所及皆是篆刻了诗歌的长廊。造型独特的诗歌墙上的诗词,皆出自柳风农民诗社的农民诗人之手。“我们计划今年5月推出‘诗香七里’诗社合集。”柳风农民诗社社... 油菜花盛开,游客踏春来。走进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石羊镇的七里诗乡,目之所及皆是篆刻了诗歌的长廊。造型独特的诗歌墙上的诗词,皆出自柳风农民诗社的农民诗人之手。“我们计划今年5月推出‘诗香七里’诗社合集。”柳风农民诗社社长邱岗说。连日来,社员们在一起“碰撞”灵感,激发创作热情,围绕建党百年和乡村振兴思考,以期创作更多反映乡村新风貌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诗人 四川都江堰 诗社 新风貌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 油菜花 柳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培育出紫色稻
6
作者 李应发 《农业知识》 2002年第5期13-14,共2页
湖南农民陶宏发培育出的一种目前国内生育期最短的紫色稻,煮出的米饭,质好色鲜,口感强。今年50岁的陶宏发原本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农民诗人,1995年底,途经一片晚稻田。
关键词 晚稻田 农民诗人 纯合体 定向选择 矮秆 矮株 异株 试栽 县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王老九的诗歌风格及其流派
7
作者 刘荣庆 《人文杂志》 1983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王老九的诗歌风格及其流派的出现,是社会主义民间文学园地里一朵久开不败的奇葩。这位民间文学领域的能工巧匠,以抒情言志的诗歌,揭示社会风貌和生活真理,以自己的艺术魁力感奋当代,启迪来者。 王老九的诗歌风格有其一贯的独特性。这种... 王老九的诗歌风格及其流派的出现,是社会主义民间文学园地里一朵久开不败的奇葩。这位民间文学领域的能工巧匠,以抒情言志的诗歌,揭示社会风貌和生活真理,以自己的艺术魁力感奋当代,启迪来者。 王老九的诗歌风格有其一贯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有一个发生、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风格 快板 庄稼汉 作品 民间文学 抒情歌 临潼 诗派 农民诗人 叙事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希腊史诗《田功农时》的史料价值
8
作者 水天长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26-29,共4页
世界各国史学体例的演进,最早多是神话和传说掺杂,虽真假难辨,却包含有一些历史的影子。接下去就是史诗,史诗是用诗歌形式记载历史的作品,也是一种历史文学,其中有许多不可信的成份,但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最后才出现了正规的历史著作... 世界各国史学体例的演进,最早多是神话和传说掺杂,虽真假难辨,却包含有一些历史的影子。接下去就是史诗,史诗是用诗歌形式记载历史的作品,也是一种历史文学,其中有许多不可信的成份,但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最后才出现了正规的历史著作。从史学体例的这种发展规律可以看出,史学和文学最早并无明确的界限,文学中最古老的神话、传说、诗歌、散文都可算是萌芽状态的史学作品,它们为以后真正的历史著作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史诗 荷马史诗 诗歌形式 古希腊人 历史文学 奴隶制城邦 荷马时代 农民诗人 作品 道德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