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
1
作者 张红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36-240,250,共6页
普惠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方式。根据黄河流域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探讨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普惠金融总指数对黄河流域整体及各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及各来源收入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仅对... 普惠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方式。根据黄河流域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探讨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普惠金融总指数对黄河流域整体及各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及各来源收入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仅对上游地区财产性收入有消极影响,但该消极影响不显著。(2)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指数对黄河流域整体及各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及各来源收入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对下游家庭经营收入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对下游的财产性收入的积极影响不显著。(3)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指数对黄河流域整体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对工资性收入的积极影响不显著,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民收入结构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的总体影响与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109
2
作者 温涛 田纪华 王小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52,共11页
本文基于2004-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对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农民各项收入对各项消费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其分项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虽然财... 本文基于2004-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对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农民各项收入对各项消费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其分项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虽然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占比远远低于其他各项收入,但其边际消费支出倾向却最大,而转移性收入则主要影响农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需求。(2)从各地区看,东、中、西三大区域农民的各项收入与各项消费的相关性和影响力均存在显著差异;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心理账户"现象更加明显。据此,本文认为,在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同时,要尽快增加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而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引导消费结构升级的侧重点也应因时因地而异,切勿全国上下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消费结构 农民收入结构 区域消费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思明 李金成 司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166-171,共6页
根据1978—2012年我国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的数据资料,通过变异系数、结构偏离度、人均收入率、农民收入弹性等指标量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在不断调整;但是农业产... 根据1978—2012年我国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的数据资料,通过变异系数、结构偏离度、人均收入率、农民收入弹性等指标量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在不断调整;但是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协调性较差。我国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还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这既限制了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自身优化调整,又限制了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 内部结构 农民收入结构 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收入结构视阈下的黑龙江垦区农民增收新途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翟绪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98-102,共5页
农民收入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如何解决农民收入增加问题始终困扰着政府和专家学者,由于影响农民收入结构的因素较复杂。因此,文章从黑龙江垦区农民收入结构入手,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结构的主导性因素,并提出垦区农民... 农民收入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如何解决农民收入增加问题始终困扰着政府和专家学者,由于影响农民收入结构的因素较复杂。因此,文章从黑龙江垦区农民收入结构入手,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结构的主导性因素,并提出垦区农民增收的六个方面新途径,为垦区制定农民增收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农民收入结构 农民增收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农民收入结构变动分析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展图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1-33,共3页
一、南宁市农民纯收入结构变动分析2005~2012年,南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680元增长到6777元。分析其内部结构发现,南宁市农民纯收入属于典型的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工资性收入为辅,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补充的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 一、南宁市农民纯收入结构变动分析2005~2012年,南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680元增长到6777元。分析其内部结构发现,南宁市农民纯收入属于典型的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工资性收入为辅,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补充的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加快财政转移支付,为农民增收创造了巨大的政策空间。南宁作为西部民族欠发达地区,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结构 政策启示 变动分析 南宁市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农民人均纯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政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动态耦合差异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义臣 沈伟康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0-68,共9页
基于201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探寻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结构动态耦合变化规律和耦合差异来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民总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其与数字经济的耦合... 基于201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探寻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结构动态耦合变化规律和耦合差异来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民总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其与数字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最低;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优化态势,但整体水平仍较低,东部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结构的耦合协调度远远领先于中、西部;数字经济与农民总收入、非农收入耦合协调差异来源相似。为此,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数字经济与非农收入耦合协调度和加速中、西部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民收入结构 耦合协调模型 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变化的地区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车伟 王德文 《经济研究参考》 2004年第23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农民收入结构 人均纯收入 中国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收入差距 劳动报酬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转移性收入 家庭财产性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中部地区动态面板数据 被引量:1
8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1,共4页
基于1992-2014年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发现中部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纯收入,主要是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也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分地区看,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 基于1992-2014年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发现中部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纯收入,主要是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也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分地区看,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提高了农民纯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大,县级市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小;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但均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对农民农业收入的负面作用和对农民非农收入的正面作用均最大;省会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其他收入,但作用较小,地级市和县级市地区农村教育的正面作用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农村教育 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收入结构的苏北农民增收路径研究
9
作者 张荣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11期11-13,共3页
通过对苏北农民收入结构现状分析以及和苏南、苏中的对比分析发现,苏北工资性收入比例相对较低、家庭经营性收入比例相对较高,财产性收入比例与苏南的差距较大、转移性支付收入比例稳中有升。为了拓展苏北农民的增收路径,本文基于收入结... 通过对苏北农民收入结构现状分析以及和苏南、苏中的对比分析发现,苏北工资性收入比例相对较低、家庭经营性收入比例相对较高,财产性收入比例与苏南的差距较大、转移性支付收入比例稳中有升。为了拓展苏北农民的增收路径,本文基于收入结构,提出提升农民职业素质、培育乡村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医疗、社保等专项转移支付等农民增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结构 增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农民收入的多维透视
10
作者 罗卫国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A4期38-44,共7页
改革开放17年来,陕西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值得高度注意的是1986年以来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客观地分析17年来农民收入发展变化的历程及特征,对培育农村市场经济,保持农业和农... 改革开放17年来,陕西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值得高度注意的是1986年以来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客观地分析17年来农民收入发展变化的历程及特征,对培育农村市场经济,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结构 多维透视 陕西 实物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货币收入 收入差距 性质结构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结构变迁、支农政策引导与农村消费困境摆脱——一个时空和区域差异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华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共7页
基于1997—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的面板数据,对农民收入结构、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与农民消费进行了时空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看,农民的各项收入对其消费支出均有显著的挤入作用,且挤入程度从大到小依... 基于1997—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的面板数据,对农民收入结构、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与农民消费进行了时空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看,农民的各项收入对其消费支出均有显著的挤入作用,且挤入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但是近年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正向影响在逐渐增强,相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其消费的贡献却在逐渐降低;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也对农民消费起到了显著的挤入作用,但这种挤入作用在近年来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弱化趋势,且明显小于各项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不同来源的收入和支农政策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结构 财政支农政策 金融支农政策 农村消费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机制分析——基于不同收入层次农户收益视角
12
作者 李珂 宋科辰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4期227-230,共4页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农业保险兼具政策性和金融性的双重属性,是支持农业农村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工具。文章以2014—2022年河南省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从农民人均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农业...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农业保险兼具政策性和金融性的双重属性,是支持农业农村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工具。文章以2014—2022年河南省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从农民人均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农业经营收入三个方面对河南省农民收入结构变化与收益变动趋势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河南省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农业收入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民收入结构 金融性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工资性收入 不同收入层次农户 机制分析 农业经营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效应及其传导机制 被引量:43
13
作者 刘心怡 金山 张伟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76,共12页
以2013—2018年中国各省份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金融科技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效应,并从收入来源视角对增收效应进行渠道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从整体上来看,金融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区域异质性检验表... 以2013—2018年中国各省份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金融科技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效应,并从收入来源视角对增收效应进行渠道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从整体上来看,金融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金融科技的增收效应在非粮食主产区作用更为显著;收入来源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财产性收入促进作用不明显。增收传导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通过促进农民非农就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等传导渠道,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拓宽金融科技服务“三农”渠道,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缓解相对贫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燕燕 《山西农经》 2022年第17期36-38,共3页
近年来,我国始终重视做好“三农”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收入依然是“三农”工作的短板和痛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等仍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基于我国农业... 近年来,我国始终重视做好“三农”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收入依然是“三农”工作的短板和痛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等仍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5个方面探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对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战略 农民收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增收难与发展阶段有关
15
作者 丁耀忠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3年第5期7-7,共1页
有关专家称,自1997年起,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两个: 一、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据统计,1996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为9%、1997年增幅减至4.6%,1998年增长4.3%,1999年增长3.8%,2000年增长2.1%。直... 有关专家称,自1997年起,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两个: 一、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据统计,1996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为9%、1997年增幅减至4.6%,1998年增长4.3%,1999年增长3.8%,2000年增长2.1%。直到2001年才出现反弹,增幅为4.2%。人们不应仅仅看到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的问题,还应看到更严峻的问题:1.农民收入结构中来自农业的收入的绝对额在下降。这种现象的出现自1998年开始,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部分的收入比上年减少30多元,1999年继续减少50多元,2000年又减少40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幅度 农民收入结构 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年增长 主要制约因素 农业收入 农业部 非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