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robit模型的农民征地满意度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剑辉 徐云飞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36-40,共5页
基于“理性经济人”的经济学理论,构建农民征地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结果表明,农民对农地征收过程中各类风险的预期、经济收益是影响其征地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农民性别、年龄及家庭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其征地满意度的的关键性... 基于“理性经济人”的经济学理论,构建农民征地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结果表明,农民对农地征收过程中各类风险的预期、经济收益是影响其征地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农民性别、年龄及家庭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其征地满意度的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想推动征地顺利开展、规范农地征地中的政府行为,厘清农民征地过程中各类隐性风险,建立严格的风险监管机制,完善农地征地利益分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征地 满意度 影响因素 PROBIT模型 风险监管机制 广东 政策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征地听证会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齐睿 郭明晶 +1 位作者 周涛 常依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0,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中部某市问卷调查,分析被征地农民征地听证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索提升听证满意度的改革对策。研究方法:问卷调查、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征地听证会地点的合理性、过程的规范性、主持人的中立性、外界专家的参与度、... 研究目的:基于中部某市问卷调查,分析被征地农民征地听证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索提升听证满意度的改革对策。研究方法:问卷调查、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征地听证会地点的合理性、过程的规范性、主持人的中立性、外界专家的参与度、结果的公开性和意见受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对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应通过一系列改革完善中国的征地听证制度,推动征地听证从仪式化走向实质化,促进其发挥预期功能,减少征地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征地农民 征地听证会 满意度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失地农民征地意愿实证分析文献小结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媛媛 《南方农业》 2014年第03X期68-70,共3页
对失地农民的征地意愿的研究是一种从官方到民间视角的结合。国内对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的实证分析表明,影响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应综合考虑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对补偿标准的要求,政府政策的长效性和综... 对失地农民的征地意愿的研究是一种从官方到民间视角的结合。国内对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的实证分析表明,影响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应综合考虑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对补偿标准的要求,政府政策的长效性和综合性等。基于农民的视角来研究失地农民征地意愿,将会在农民失地问题的解决上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征地意愿 影响因素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视角下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4
作者 宋颖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5期60-64,共5页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征地规模与被征地农民人数持续增长。河北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将被征地农民统一纳入城乡保障体系,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标准,确定谁征地谁负责、先保后征基本原则等。但依然存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规定...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征地规模与被征地农民人数持续增长。河北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将被征地农民统一纳入城乡保障体系,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标准,确定谁征地谁负责、先保后征基本原则等。但依然存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规定欠缺、保障对象与费用提取标准不一、保障费用筹集监管不足、保障可持续性有待提升、保障司法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为此,应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顶层设计,明晰被征地农民参保资格认定标准,细化被征地农民社保费用管理机制,扩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化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纠纷,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征地农民 社会保障 法律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评价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胡初枝 黄贤金 +3 位作者 陈志刚 钟太洋 谭丹 李珍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3-48,53,共7页
研究目的:从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保障角度提出"两保"的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为征地活动及其征地后扶持和补救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可以通过经济基础、生活水... 研究目的:从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保障角度提出"两保"的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为征地活动及其征地后扶持和补救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可以通过经济基础、生活水平、发展条件以及生存环境体现;(2)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经济基础、生态环境较好,生活水平较高,但发展条件离目标值尚有一些差距。研究结论:(1)失地农民物质性资产和收入水平提高,可以显著改善被征地农民的生计水平,而被征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严重滞后于农村发展;(2)研究构建的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生计 征地农民 指标体系 目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文献评论与今后公共政策选择 被引量:35
6
作者 陈会广 欧名豪 张潇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80,共6页
研究目的:通过文献评论为被征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提供公共政策选择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改革以来,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政府职能有机会从农村社会保障中退出,导致后来的立... 研究目的:通过文献评论为被征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提供公共政策选择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改革以来,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政府职能有机会从农村社会保障中退出,导致后来的立法和政策设计对农民应得的社会保障等社会权利的救济均附着在土地权利之上。研究结论:当前的问题在于没有区分农民的土地权利和社会权利,农民失地的同时也失去了附着于土地上的社会保障权利,造成农民保障生存安全、享受社会成果的权利与能力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农民 社会保障 土地权利 社会权利 公共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变迁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齐睿 李珍贵 +1 位作者 王斯亮 谢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30,共7页
研究目的: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变迁进行分析评价。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从1950年诞生起至今,制度原则经历了从公平优先到效率优先再到公平与效率均衡三个阶段,安置模式也经历了从计划导向... 研究目的: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变迁进行分析评价。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从1950年诞生起至今,制度原则经历了从公平优先到效率优先再到公平与效率均衡三个阶段,安置模式也经历了从计划导向到完全市场导向再到部分市场导向的三个阶段。研究结论:制定土地征收法,明晰补偿与安置的制度差异;明晰权责利关系,重新调整征地安置的实施主体;多元并举,提高征地安置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征收 征地农民 安置 制度变迁 制度原则 安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贫困风险及安置措施研究 被引量:48
8
作者 张晓玲 卢海元 米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共5页
研究目的:为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和防范风险的产生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阐述了被征地农民面临的贫困风险及风险程度,分析现行安置措施防范贫困风险的效用。研究结果:被征地农民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收入下降、就业困难和长... 研究目的:为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和防范风险的产生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阐述了被征地农民面临的贫困风险及风险程度,分析现行安置措施防范贫困风险的效用。研究结果:被征地农民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收入下降、就业困难和长远生计缺乏保障。不同失地状况的被征地农民面临的风险程度是有差别的;不同的安置方式对防范风险的效用是不同的。研究结论:完善被征地农民安置政策措施,应明确以促进就业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的基本政策取向,积极开拓多种安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征地农民 贫困风险 安置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被征地的意愿与影响因素:陕西462个样本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文春 李世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利用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实地调查所得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不仅包括家庭政治面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等,还包括对土地征收后生... 利用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实地调查所得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不仅包括家庭政治面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等,还包括对土地征收后生活水平的预期、就业机会的预期以及社会治安条件的预期,这些都会对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农民 意愿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的局限与出路 被引量:23
10
作者 黄健元 潘付拿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41-45,91,共5页
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将社会保障作为被征地农民安置方式的实践。通过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的局限性分析发现,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不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保障安置存在着背离权利主体的平等性、转换责任主... 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将社会保障作为被征地农民安置方式的实践。通过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的局限性分析发现,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不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保障安置存在着背离权利主体的平等性、转换责任主体、混淆分配层次、保障水平较低等局限性。社会保障作为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方式在理论上存在着误区,在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困境,是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的伤害。作为再分配手段的社会保障既不能代替安置的功能,也不能被安置的初次分配功能所替代。为更全面地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应在合理安置的基础上完善社会保障这一"安全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农民 社会保障 移民安置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主要模式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正光 骆正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100,共6页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保障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的重要举措。各级地方政府在构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过程中,探索出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独立开放的养老保障和政府+商业保险三种主要养老保障模式。在...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保障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的重要举措。各级地方政府在构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过程中,探索出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独立开放的养老保障和政府+商业保险三种主要养老保障模式。在保障效果以及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方面,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模式最好;在政府责任方面,政府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采取政府+商业保险模式中承担责任最大。综合考虑,目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宜采取第二种模式,即采用完全基金制模式建立适应被征地农民特点的独立开放的养老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农民 养老保障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对市民化的社会心理适应过程 被引量:8
12
作者 柴小华 陈传锋 卢美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被征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适应过程。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 ,对某“撤村建居”社区进行个案访谈研究。结果建国以来我国被征地农民心理演变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现阶段我国被征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适... 目的探讨被征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适应过程。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 ,对某“撤村建居”社区进行个案访谈研究。结果建国以来我国被征地农民心理演变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现阶段我国被征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适应过程包括身份、角色和自我意识的转变过程 ,就业心理的调整过程 ,以及对城市文化的适应过程。结论积极引导被征地农民适应城市化 ,促进被征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农民 城市化 市民化 社会心理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振伟 李江风 +1 位作者 张志 汪晓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4-38,共5页
研究目的:探究海南省海口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完善的措施建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海南省海口市在征地时存在土地补偿费不足以支付基本养老费用、集体经济组织出于利益... 研究目的:探究海南省海口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完善的措施建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海南省海口市在征地时存在土地补偿费不足以支付基本养老费用、集体经济组织出于利益保护不愿为失地农民参保、失地农民迫于生活压力无力参保及不愿参保等诸多问题。研究结论:需要通过提高土地补偿标准、改革交费方式和期限等多种形式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基本养老保险 征地农民 海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发生的中国情境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放 崔香芬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02-110,共9页
文章在对土地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障与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的共时关联性分析以及城市化、征地补偿安置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历时关联性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发生的中国情境做出回应。在土地承担保... 文章在对土地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障与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的共时关联性分析以及城市化、征地补偿安置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历时关联性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发生的中国情境做出回应。在土地承担保障功能且土地保障与养老结合最为紧密的宏观背景下,补偿权与社会保障权的混淆是我国征地补偿安置长期存在的显著特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政府通过土地重新分配或非农就业安置间接承担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基本责任,补偿权与社会保障权的混淆并没有实质性地损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利益;但在市场化转型时期特定的政策内外环境系统中,由政府主导进行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责任分担结构内部,政府对被征地农民养老责任的"后撤"同时意味着非正式的和制度性的被征地农民个人养老责任的"强化"。被征地农民在没有得到公平补偿的现实情况下,只能主要通过自我积累与市场竞争来实现养老需求,并最终导致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发生,且因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而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农民 养老保障 政策问题 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职业流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子峰 郑庆昌 陈立立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83,共8页
在对晋江市216名被征地农民职业流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职业流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被征地农民年龄越大,越不容易向上流动,同时越可能向下流动;受教育年限越长、失地后非农工作时间越长、人际关系网变大... 在对晋江市216名被征地农民职业流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职业流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被征地农民年龄越大,越不容易向上流动,同时越可能向下流动;受教育年限越长、失地后非农工作时间越长、人际关系网变大和城市户籍等均会促进其向上流动,并抑制其向下流动;有非农技能、经济开发区建设、多元化征地补偿等均有助其向上流动,但对其向下流动影响不显著;政府或社区的就业帮助、二三产比值越大等同时与向上和向下流动呈负相关关系;房地产开发同时与向上和向下流动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农民 职业流动 影响因素 晋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方法的探索——以宁波市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婧 杨翠迎 米红 《社会保障研究》 2009年第3期3-9,共7页
近年来,部分地方探索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提供了保障,但制度设计中关于养老金待遇标准的调整方式,各地均没有提出较为公认的合理方法,多以主观判断为主,缺乏客观标准和依据。本文应学界提出的建立... 近年来,部分地方探索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提供了保障,但制度设计中关于养老金待遇标准的调整方式,各地均没有提出较为公认的合理方法,多以主观判断为主,缺乏客观标准和依据。本文应学界提出的建立起一整套与物价水平、工资或收入水平等指标联动的更加透明的、更加科学有机、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的呼吁,试图探索确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系数的合理依据和方法,以期使之机制化。在可以预见的又一轮大规模征地到来之前,提前进行防范性的、预见性的分析研究,促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推广,以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大规模被征地农民群体养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待遇调整 政策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的心理健康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传锋 黄希庭 陈利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2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被征地农民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便促进其心理健康。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我国东、西部 3 2 2户被征地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 ,分析人口统计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被征地农民心理症状的影响。结果我国被征地农民总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其... 目的探讨被征地农民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便促进其心理健康。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我国东、西部 3 2 2户被征地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 ,分析人口统计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被征地农民心理症状的影响。结果我国被征地农民总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其心理问题的症状较轻微 ;但西部地区被征地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东部地区的被征地农民 ,其心理症状得分都显著地高于东部地区 ;人口统计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如征地前的职业、征地后的经济来源等 )对被征地农民不同的心理症状具有不同的影响。结论征地部门应重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置或职业培训 ,以改善被征地农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尤其是西部地区被征地农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症状 征地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的局限与进路 被引量:9
18
作者 潘付拿 黄健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6,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被征地农民的规模不断增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通过对研究的逻辑起点、争议焦点以及实践困惑的症结等的回顾和评述,为后续研究明确方向。研究表明,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不...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被征地农民的规模不断增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通过对研究的逻辑起点、争议焦点以及实践困惑的症结等的回顾和评述,为后续研究明确方向。研究表明,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不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保障作为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方式在理论上行不通,是对其合法权利的伤害。社会保障既不能代替土地补偿与安置补助的功能,也不能被初次分配的方式所替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构建的路径应该在合理安置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到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农民 社会保障 土地换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姚亚伟 吴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93-1295,共3页
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浙江、青岛、天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实践,提出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地区化、社会保障基金化,完善法律制度和公开征地程序,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并对... 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浙江、青岛、天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实践,提出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地区化、社会保障基金化,完善法律制度和公开征地程序,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并对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社会保障 征地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信息下的被征地农民利益流失及其防范路径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济益 黄涛珍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3-96,共4页
被征地农民在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补偿收益、话语权、托底保障权益和土地发展权的流失。究其原因,信息不对称贯穿于被征地农民获取信息能力的薄弱性、征地谈判程序的线性、地方政府谋取征地利益的隐蔽性及被征地农民的保... 被征地农民在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补偿收益、话语权、托底保障权益和土地发展权的流失。究其原因,信息不对称贯穿于被征地农民获取信息能力的薄弱性、征地谈判程序的线性、地方政府谋取征地利益的隐蔽性及被征地农民的保障诉求与现实的反差性。重塑信息对称与防范利益流失需要构建征地信息资源平台,推行PRA监测制度,尝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小组化,建立分批征地浮动机制,普查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寻找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最佳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征地农民 利益流失 防范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