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互动研究——以常州市为例
1
作者 钱约 彭后生 《村委主任》 2024年第4期185-187,共3页
通常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为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常州市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现状深入分析,得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通过优化农村空间布局、改... 通常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为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常州市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现状深入分析,得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通过优化农村空间布局、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文章提出了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启示如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增强经济活力助推产业振兴等,以期为其他地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乡村振兴 常州市 实践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道路平面布置研究
2
作者 于斌斌 《中国市政工程》 2024年第6期19-22,154,155,共6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上海市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进入加速发展和建设阶段,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步深入推进。道路作为居住区的主要交通基础设施,其平面布置特点和设计思路与常规市政道路或公路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基于此,文章...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上海市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进入加速发展和建设阶段,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步深入推进。道路作为居住区的主要交通基础设施,其平面布置特点和设计思路与常规市政道路或公路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基于此,文章依托《上海市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配套工程技术导则》编制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结合居住区交通特点、设计理念及民风习俗,对道路平面设计中的布置形式、线位选择、整体布局等要素进行研究分析,为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配套道路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相对集中居住 道路平面设计 居住区道路 乡村振兴 农村公路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集中居住的动力机制及途径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38
3
作者 郭丽丽 蔡曈 陈利根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7,共5页
农村集中居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的农民集中居住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土地权益以及政府政策导向等多方面的问题,面临着规划布局不准确、土地调整制约因素多、不同群体... 农村集中居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的农民集中居住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土地权益以及政府政策导向等多方面的问题,面临着规划布局不准确、土地调整制约因素多、不同群体对集中居住要求和认识不一等难题,需要进行统筹安排。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比较分析江苏省农民集中居住的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建立农民集中居住的动力系统模型,具体分析了利益动力、产业动力、制度阻力、农民排斥力和资金阻力在农民集中居住中的作用。最后,结合江苏省实际和理论分析结果,提出了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政策措施,旨在为我国农民集中居住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动力机制 结构模型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民集中居住满意度研究——以南京、常州、镇江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鹏 瞿忠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472-5474,5499,共4页
基于对南京、常州、镇江农户的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农户集中居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计算了各因素的影响权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层次分析法 影响因素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彭慧 舒廷飞 杨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339-8340,共2页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三个集中"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前人实践探索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相关实践,并...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三个集中"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前人实践探索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相关实践,并从中得出了有益启示,最后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农民集中居住 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农民对于集中居住的积极性调查与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宇杰 瞿忠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741-10744,共4页
在对江阴农民的调查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农民对于集中居住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积极性 江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引导经验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宏彬 宋福忠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3,共5页
研究在充分分析韩国、日本等国家以及中国的苏州、上海等地区在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相关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概括了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重要前提、基本理念、核心基础、直接动力等成功经验。
关键词 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 成功经验总结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农民集中居住,土地集约利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德忠 姜法竹 《农学学报》 2012年第7期66-71,共6页
为了研究如何在黑龙江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黑龙江垦区的相关农场和地方试验区为样本,对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呈现出增长幅... 为了研究如何在黑龙江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黑龙江垦区的相关农场和地方试验区为样本,对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呈现出增长幅度放缓的态势,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黑龙江省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以农民居住集中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为基础。其必要性表现在: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集中财力物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同时又具有政治、经济与财政、技术、行政可操作性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土地集约利用 城乡一体化 必要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地区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冯志平 丁国军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23-25,56,共4页
南通地区农民集中居住是加快实现土地、产业、人口“三大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土地规划和利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问题。从土地流转、社会保障、工业反哺农业、农村服务业、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加... 南通地区农民集中居住是加快实现土地、产业、人口“三大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土地规划和利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问题。从土地流转、社会保障、工业反哺农业、农村服务业、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民集中居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新农村 土地资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淳县农民集中居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晓中 杨凤灵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5期398-399,共2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民集中居住作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地方财力有限,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有损农民利益的问题。通过对南京市高淳县...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民集中居住作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地方财力有限,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有损农民利益的问题。通过对南京市高淳县一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实地调研,进行了相关的个案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问题 对策 江苏高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地拆迁背景下农民集中居住意愿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县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郎海如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8期399-400,共2页
在对高淳县农户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比较,分析影响集中居住过程中农民意愿的主要因素及其满意度,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农民意愿 影响因素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农民集中居住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洞庭湖区板江乡为例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志耀 李亚婷 《南方农村》 2014年第11期14-18,共5页
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重战略"同步推进的新时期,农民集中居住问题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实践表明农民集中居住意愿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洞庭湖区板江乡100多名居民的问卷调查显示,农民集中居住意愿总体不高,主要影... 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重战略"同步推进的新时期,农民集中居住问题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实践表明农民集中居住意愿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洞庭湖区板江乡100多名居民的问卷调查显示,农民集中居住意愿总体不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结构、受教育年限、常住人口规模等方面。在新形势下,可以从重点关注老年人和规模大的家庭的特殊诉求、发挥教育水平高的家庭的带头示范作用等方面入手,提高农民集中居住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意愿 影响因素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水乡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水乡”特色的塑造
13
作者 洪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949-12951,共3页
分析了江南水乡的区位特征及其城乡一体化建设现状,指出江南水乡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忽略了地域性的自然元素与人造元素的和谐结合,存在"水乡"特色缺失的问题,住区规划"城市小区"化、建筑风格"欧"化... 分析了江南水乡的区位特征及其城乡一体化建设现状,指出江南水乡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忽略了地域性的自然元素与人造元素的和谐结合,存在"水乡"特色缺失的问题,住区规划"城市小区"化、建筑风格"欧"化,针对这些问题,从规划、建筑与景观设计3个方面,就如何塑造"水乡"特色,提出了相关的规划设计思路与方法,着重探讨了建设基地类型、环境与住区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当今住宅可从传统建筑中获取的灵感和设计方法;景观设计在总体规划和具体设计中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水乡 农民集中居住 “水乡”特色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集中居住引发的问题及思考——成都市龙泉驿区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先浪 康洁 陈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511-15514,15517,共5页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研究农民集中居住的安居工程,调查表明这一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农民居住环境,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政府的安置措施及机制不当、补偿安置房存在质量问题、房屋的"购...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研究农民集中居住的安居工程,调查表明这一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农民居住环境,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政府的安置措施及机制不当、补偿安置房存在质量问题、房屋的"购补机制"不合理等。针对这些提出了相应措施及建议,即增加集中居住区农民的收入、完善房屋设计与服务体系、落实产权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农村问题 龙泉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民集中居住福祉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睿 赵瑞 张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3期231-233,共3页
根据江苏省海安县开屏村的50份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农民集中居住前后的福祉变化。结果表明:集中居住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但打破了农民以前自产自足的生活模式,农民普遍对食品安全存在担忧;由于政府部门前期没有... 根据江苏省海安县开屏村的50份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农民集中居住前后的福祉变化。结果表明:集中居住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但打破了农民以前自产自足的生活模式,农民普遍对食品安全存在担忧;由于政府部门前期没有对居住区进行合理规划,在后期的基础设施加强建设中给农民带来很大困扰,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据此,政府部门需要从农民角度出发,在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加强基础实施的扩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农民福祉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洪霖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30,共2页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宅基地管理工作环节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索。本文针对居住点的规划和规模,居住点宅基地的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等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建...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宅基地管理工作环节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索。本文针对居住点的规划和规模,居住点宅基地的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等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布点分散,缺乏规划。一些地方一村一点,居住点规模偏小,实际上是从原来的零星户变成了小村庄,村民居住集中度不高。同时,因为设置的居住点太多,一些居住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集镇规划,居住点自身建设规划大多未经专业机构设计,对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户型、房屋建材、房屋质量、施工管理和居住点后续的综治管理等缺少统一的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同时,由于个别村居住点选址意见不一,调整农户承包田十分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集镇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 房屋质量 管理工作 机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上海市农民集中居住模式分析——以松江区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蒋丹群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1期96-100,共5页
上海市农民集中居住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作出巨大贡献。以松江区黄桥村试点为例,对比分析进镇集中居住和村内平移归并两种典型模式的利弊,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集中居住应重视农村的长远发展和长效利益,进而提出... 上海市农民集中居住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作出巨大贡献。以松江区黄桥村试点为例,对比分析进镇集中居住和村内平移归并两种典型模式的利弊,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集中居住应重视农村的长远发展和长效利益,进而提出优化建议:综合考虑农民意愿和资金平衡,通过政策梯度设计,分类引导农村的宅基地减量和归并,并按等价原则探索多元安置模式;适当引入社会资本,整合各级政府力量和涉农资金,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平移归并 乡村振兴 减量化 资金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农民集中居住项目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改景 胡梦坤 王利珍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8期51-58,113,共9页
农民集中居住项目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农民集中居住项目绿色低碳建设是“双碳”政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要发展方向。总结了我国绿色低碳乡村建设的发展理念,综述了国内外绿色乡村建设标准体系。选取上海市5个典... 农民集中居住项目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农民集中居住项目绿色低碳建设是“双碳”政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要发展方向。总结了我国绿色低碳乡村建设的发展理念,综述了国内外绿色乡村建设标准体系。选取上海市5个典型农民集中居住项目进行现场调研访谈,分析得出住户用能现状和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情况。对国内典型绿色乡村建设评价标准进行绿色低碳技术频次分析,结合上海市农民集中居住项目绿色低碳调研现状及相关政策归纳重要指标,整合构建了关注单体层面的农房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和关注社区层面的农村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农民集中居住项目绿色低碳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绿色低碳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县金井镇农民集中居住意愿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莎 胡贤辉 吴然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254-256,共3页
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来的。该政策的实施既能促进城镇化进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又能节约土地,合理配置资源。然而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部分农民不太愿意集中居住。该研究选取了长沙... 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来的。该政策的实施既能促进城镇化进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又能节约土地,合理配置资源。然而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部分农民不太愿意集中居住。该研究选取了长沙县金井镇76户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了影响农民集中居住意愿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从事的职业等个体特征,家庭结构、收入状况等家庭特征,对新环境的期望值以及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为合理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规划集居区、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意愿 长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的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传景 《国土资源》 2019年第10期55-57,共3页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和农业机械化普及,越来越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房屋长期无人居住,院内杂草丛生,甚至倒塌荒废,一些地方农村甚至面临凋敝危险。在保护耕地红线及保护生态红线背景下,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和农业机械化普及,越来越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房屋长期无人居住,院内杂草丛生,甚至倒塌荒废,一些地方农村甚至面临凋敝危险。在保护耕地红线及保护生态红线背景下,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面对“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政策硬规定,虽然采取上天入地办法,但是仍然面临一地难求困境,建设用地指标一时成为最为紧俏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乡村振兴 耕地红线 农民集中居住 新型城镇化建设 农业机械化 生态红线 进城务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