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乡村赋能与农民收入增长:作用机理与实证检验——基于农民创业活跃度的调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176
1
作者 齐文浩 李明杰 李景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16-125,148,共11页
基于2011—2018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考察数字乡村的农民增收效应,同时探究农民创业活跃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普惠金融等方式得... 基于2011—2018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考察数字乡村的农民增收效应,同时探究农民创业活跃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普惠金融等方式得以实现,而且农民创业活跃度对数字乡村增收效应的调节作用存在异质性,这源于农民创业活跃度易受区域资源禀赋、地理条件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若要充分发挥农民创业活跃度在数字乡村促进农民增收中的调节作用,需要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从而实现农民增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数字技术 农民创业活跃度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云桥 廖颖颖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长期效应;...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长期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金融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扩大非农就业规模与提高农民创业活跃度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门槛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农民增收 非农就业规模 农民创业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的视角 被引量:41
3
作者 张岳 张博 周应恒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0-358,共9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均衡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收入水平视角,数字乡村建设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均衡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收入水平视角,数字乡村建设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0.5%。(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农业服务业发展、农民创业进而实现农民增收。(3)基于收入结构视角,数字乡村建设并未充分发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的作用,其对农民的增收效应仅由提升经营性收入实现,分样本回归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工资性收入的促进作用仅在农民创业活跃度高的地区显著。(4)数字乡村建设的增收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数字乡村建设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增收效应更强,对城镇居民收入影响不明显。据此,建议加强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应制定差异化的行动方案,并从鼓励创业及财产流动的角度制定政策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收入水平 收入结构 农业服务业发展 农民创业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