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失地农民出路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龚丹
陈瑜琦
-
机构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5,共2页
-
文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周边的农地被大量征用的现象不可避免,由征地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如:失地农民集体上访事件频繁发生;在经济上出现了新的贫民阶层,影响社会的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在这些问题中最根本的环节是几千万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本文结合河南省商丘市的具体情况,分析失地农民艰难处境,并结合一些成功的经验,对探寻失地农民出路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出路问题
集体上访事件
城市化进程
社会问题
问题提出
农民出路
商丘市
河南省
经济
加快
征用
农地
城镇
征地
处境
-
分类号
F323.8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一个组织部长眼中的城乡差距和农民出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董一兵
-
机构
中共山西朔州市委
中共山西朔州市委组织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1,共2页
-
文摘
按照省委的安排,2011年11月16日至17日我和办公室两位干部到平鲁区双碾乡泉盛庄村住了2天。上半年,我在运城的平陆县曹川镇庙崖村住了3天。这两个村一个在山西北边,一个在山西南边,都是贫困的山区小村,但相比较差距又很大,北边的比南边的又落后很多,具体到泉盛庄村,其面临的困难甚至到了威胁生存的程度。
-
关键词
农民出路
城乡差距
组织部长
平鲁区
办公室
曹川镇
平陆县
西南
-
分类号
D26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关于汉代农民出路问题的历史考察
- 3
-
-
作者
范传贤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5-23,共9页
-
文摘
揭示一种社会的经济形态是十分复杂的工作。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提示它是属于何种社会经济形态,即是如此。长期以来,中外学者虽然曾从各个方面作过研究,并取得卓著的成果,仍未获得一致意见。正确揭示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不能离开当时处于主导地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构,即生产方式。但是从事这种区别从何入手呢?主要在于我们能不能捉住一种关系。只有捉住了这种关系,才能捉住社会的全部结构,“找出最内部的秘密”。
-
关键词
历史考察
农民出路
直接生产者
奴隶
生产条件
社会经济形态
汉代
中国古代社会
生产资料
自由人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城镇化的成败在于农民出路
- 4
-
-
作者
党国英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1,共1页
-
文摘
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健康发展的态势,需要有一个清晰可靠的大思路,但这个问题过去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好在我们有了一个开放度较高的市场,地方政府又有一定的发展自主权,这就使我国资源配置调整大体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使经济发展长期保持了活力。
-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出路
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
资源配置
地方政府
自主权
-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实施天保工程后漓江上游林区农民生活出路的探讨
- 5
-
-
作者
雷志岚
王戈
-
出处
《广西林业》
2000年第4期24-25,共2页
-
-
关键词
林区
农民生活出路
漓江上游
-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4
- 6
-
-
作者
朱玉春
郑英宁
冯静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办公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8,共4页
-
文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尽管我国地域辽阔,陆海兼备,多种农业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农业资源极为稀缺.我国农业始终承担着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重任务.
-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现代化
评价指标
制约因素
生产条件
生产环境
从业人员素质
农民出路
农业科技
农业机械化
城镇化建设
制度创新
区域特色农业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