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刻把握农民教育培训的“变”与“不变”
1
作者 马珂 《河南农业》 2025年第3期10-12,共3页
建设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育才,必须高质量推进农民教育培育,着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筑牢农业强国人才根基。近年,河南省... 建设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育才,必须高质量推进农民教育培育,着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筑牢农业强国人才根基。近年,河南省深入开展农业农村领域“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了有力支撑。全省农广校体系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积极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管理任务,探索了行之有效的新做法新经验,但也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亟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廓清认识、明确方向、破解难题,推动农民教育培训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教育培训 农业强省 全面振兴 农业强国 主阵地作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持续健康发展 农广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 为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泽 《农业装备技术》 2020年第2期1-1,共1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这对于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促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这对于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加快农民全面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发展规划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服务主体 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振兴 农民教育培训 谁来种地 农民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构建县域职业教育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
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1-101,共1页
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以国际示范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特色项目建设为平台,以教育主管部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研究乃契机,
关键词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县域职业教育 培训网络 新型农民 中等专业学校 创新行动计划 教育主管部门 项目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太湖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思路
4
作者 刘汉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1S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科技竞争力 农民素质 教育培训工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太湖县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 科学文化素质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被引量:2
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9期41-42,共2页
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总人口5974万,其中农村人口70%左右,农业GDP占全省GDP的份额为14.9%。为此,我们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在加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培训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关键词 湖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培训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阵地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智奇 朱闻军 王泰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0,共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难点在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加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农村劳动者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阵地 科技文化素质 人力资源优势 致富能力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9期43-44,共2页
江西是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省份(占全省总人口的68%),如何加强农民工转移培训,已成为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不可逾越的环节。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江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职业技术教育 农民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小康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被引量:4
8
作者 章新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17,共3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而农村全面小康的重点之一就是怎样有效地转移富余劳动力,对此,党的十六大指出:"...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而农村全面小康的重点之一就是怎样有效地转移富余劳动力,对此,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全面小康社会 产业转移 中国 农民收入 非农产业 农业结构 劳动力素质 技能培训 农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放平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7S期5-9,共5页
农村成人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农村成人教育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致富为根本目的,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途径、多样化的培训策略,发挥社会各层面的积极作用,构建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稳定、健康... 农村成人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农村成人教育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致富为根本目的,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途径、多样化的培训策略,发挥社会各层面的积极作用,构建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康社会 农村成人教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农”问题 可持续发展 基础工程 农民素质 农民致富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培训策略 积极作用 支撑体系 多样化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