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全面发展——基于CFPS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林 李泽昌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30,共21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相结合,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建农民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考察了数...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相结合,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建农民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全面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但仍处于中等偏下发展阶段。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引导资本下乡、促进消费升级、提升风险抵抗能力和推动劳动力流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全面发展的影响存在结构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在当前农村的现实情境下,覆盖广度扩大带来的效果更加明显,且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过程中未发现“精英俘获”现象。本文为深刻认识和积极推动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完善农村数字金融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民全面发展 共同富裕 资本下乡 普惠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7
2
作者 白描 苑鹏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6-126,共11页
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主体是人,让占我国人口1/3以上的农民融入现代化进程以实现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有之义。从逻辑上讲,农民全面发展应具备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素质与生活方式维度充分且均衡发展的特... 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主体是人,让占我国人口1/3以上的农民融入现代化进程以实现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有之义。从逻辑上讲,农民全面发展应具备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素质与生活方式维度充分且均衡发展的特征。现阶段,我国农民文化、健康及信息素养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济维度现代化进展明显,政治参与情况趋于改善,社会参与呈现个体差异,人居环境改善明显,现代生活方式意识不断提升。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我国农民全面发展既有来自体制机制的阻碍,又有来自乡村建设和农民自身层面的阻碍。建议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为着眼点,以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着重从破除体制机制瓶颈、推进村庄建设与强化农民主观意识三个方面推进我国农民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农民全面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音朝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着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3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20期1-2,共2页
7月8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来到松原市长岭县,就农业农村和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决... 7月8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来到松原市长岭县,就农业农村和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着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 疫情防控 责任担当 农民全面发展 松原市 长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民环境权益保障与农民全面发展
4
作者 林云飞 《南方农业》 2017年第34期48-51,共4页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是农民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农民环境权益保障有利于提升农民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农民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有利于提高农民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因此,为促进农民全面发展,需要完善农民全面发展的环境权益保障政策,完...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是农民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农民环境权益保障有利于提升农民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农民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有利于提高农民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因此,为促进农民全面发展,需要完善农民全面发展的环境权益保障政策,完善农民全面发展的环境权益保障法律,提高农民全面发展的环境权益保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 农民全面发展 内在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 为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被引量:2
5
作者 汪泽 《农业装备技术》 2020年第2期1-1,共1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这对于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促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这对于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加快农民全面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发展规划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服务主体 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振兴 农民教育培训 谁来种地 农民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城乡统筹发展策略研究
6
作者 刘丽荣 宋飞 梁影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133,共2页
本文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和"人的素质"三个方面的分析,从提高农民社会参与度、系统提升农民的需要层次、结合城市化进程提升农民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农民... 本文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和"人的素质"三个方面的分析,从提高农民社会参与度、系统提升农民的需要层次、结合城市化进程提升农民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进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农民全面发展 城乡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丽娜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5期117-118,共2页
高素质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且具有较高专业技能。与普通农民相比,高素质农民在文化、技能、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全面发展、农村持续进... 高素质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且具有较高专业技能。与普通农民相比,高素质农民在文化、技能、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全面发展、农村持续进步,努力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培育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养,尽可能多的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进入实施关键期,亟需培育出更多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人才振兴提供重要支撑。1栾城区高素质农民培育概况1.1培育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转型升级 农业农村现代化 现代农业 农民培训 农民全面发展 农民培育 培育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智慧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鸿鹏 《村委主任》 2024年第8期192-194,共3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然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长期持续渐进的过程,且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然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长期持续渐进的过程,且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目标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性意见 农民全面发展 发展过程中 全面升级 优先发展 总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路径研究——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
9
作者 王秀丽 张丽华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8-25,共8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实现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物质性、政治性、社会性、精神性以及生态性等5个维度。根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实现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物质性、政治性、社会性、精神性以及生态性等5个维度。根据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深入分析和总结农民在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农村“三治”宣传力度、提升农村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等方面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实现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发展 美好生活需要 农民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刚 《黑龙江粮食》 2021年第6期19-21,共3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并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这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并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这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农业生产托管是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兴起的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力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托管 现代农业 远景目标 战略部署 农民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11
作者 张恩亮 《黑龙江粮食》 2021年第1期6-7,共2页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鹤岗市委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新时代"三农"工作全过程,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鹤岗市委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新时代"三农"工作全过程,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坚持创新发展,催生内生动力始终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各种资源要素向乡村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内生动力 发展理念 上新台阶 三农 资源要素 农民全面发展 根本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 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12
作者 汤大伟 《农业知识》 2019年第21期4-8,共5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振兴 农民专业合作社 全面振兴 补短板 党的十九大 农民全面发展 文化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乡村治理注意力分布和轨迹变化
13
作者 王亚丽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9期150-152,共3页
本文基于2001-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分析政府乡村治理的注意力分配及轨迹变化。通过文本梳理和归类,政府乡村治理的注意力分配在农业、扶贫、农村环境和农村改革四个领域,在不同领域里,政府注意力不... 本文基于2001-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分析政府乡村治理的注意力分配及轨迹变化。通过文本梳理和归类,政府乡村治理的注意力分配在农业、扶贫、农村环境和农村改革四个领域,在不同领域里,政府注意力不断丰富和多元,且农业牢牢占据核心注意力地位。总体来看,政府注意力从单一分散向统一整体转变,符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政府工作报告 注意力分配 农民全面发展 文本分析 指导思想 轨迹变化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村帮扶强党建“五大振兴”一齐抓
14
作者 孙伟 《村委主任》 2024年第9期140-142,共3页
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贯彻落实天津市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动员部署会精神。2021年7月,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工作能力强,善于沟通协调;熟悉基层工作,勇于吃苦奉献”的标准,严... 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贯彻落实天津市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动员部署会精神。2021年7月,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工作能力强,善于沟通协调;熟悉基层工作,勇于吃苦奉献”的标准,严格挑选精兵强将组建乡村振兴工作队,围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扎根农村当好农民,积极融入取得实效”的要求,全力做好扶持天津市宝坻区黄土坎村、李伯庄村等2个经济薄弱村工作,努力实现经济薄弱村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经济薄弱村 基层工作 艰苦奋斗精神 政治素质 农民全面发展 驻村帮扶 天津市宝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文才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第5期27-29,共3页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鼓足干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 脱贫攻坚 有效衔接 庄严宣告 农民全面发展 脱贫摘帽 全面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被引量:6
16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1年第5期4-11,共8页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第二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第二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民全面发展 促进法 生态振兴 文化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基层农技推广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刚 《云南农业》 2023年第6期39-41,共3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总抓手,新时代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根本途径在于加速农业科技进步,而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的重中之重在于基层农技...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总抓手,新时代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根本途径在于加速农业科技进步,而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的重中之重在于基层农技推广。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中还存在基础薄弱、队伍参差不齐、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基赋能、增量提质、建机立制,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 农业科技进步 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工作 全面振兴 农业大国 农民全面发展 工作新局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锐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0年第1期9-9,共1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关键。当前,在实施振兴乡村战略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亟...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关键。当前,在实施振兴乡村战略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存在问题1.1乡村产业结构问题如果想要使乡村获得稳定的发展动力,产业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在对多处乡村区域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后发现,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结构 农业大国 党的十九大 农民全面发展 振兴乡村 决策部署 全面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潼南农业产业兴旺的经验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昭军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第2期54-56,共3页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近年来,重庆市潼南区全面落实“五个振兴”要求,推动现代...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近年来,重庆市潼南区全面落实“五个振兴”要求,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形成了“点上有特色、带上有示范、面上有影响”的产业兴旺的发展格局,被冠以西部绿色菜都、中国柠檬之都和中国油菜之乡的美誉,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成为重庆市现代农业排头兵,给周边丘陵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经验启示 脱贫攻坚 有效衔接 重庆市潼南区 现代农业 农民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被引量:1
20
《新疆畜牧业》 2021年第3期4-11,共8页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第二条...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第二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地域综合体 产业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城市建成区 农民全面发展 促进法 文化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