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农村金融系统波动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乃鹏 花菁菁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8-43,共6页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准确地把握中国农村金融系统的波动性,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前提。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的过滤,得到了农村金融系统加权有向图,并利用冲量过程原理对该系统进行了波动分析,结果证明了该系...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准确地把握中国农村金融系统的波动性,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前提。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的过滤,得到了农村金融系统加权有向图,并利用冲量过程原理对该系统进行了波动分析,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目前是不稳定系统。同时,以农业贷款为调整对象,分析此调整对整个系统造成的波动影响,包括冲击力度、冲击方向和彼此之间的联动关系。计算结果表明系统中农业产值受到最大的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制度与政策受到最大的负向影响,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又深入地分析了各影响值大小及方向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系统 波动性 冲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多元耦合机制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长健 朱维维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59-68,共10页
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系统、农村金融生态功能系统等子系统的良性耦合,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为实现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成本最低化,效益、功能最大化等目标,基于"点—线—面—体"... 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系统、农村金融生态功能系统等子系统的良性耦合,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为实现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成本最低化,效益、功能最大化等目标,基于"点—线—面—体"多维度,挖掘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多元耦合的桎梏,尝试从耦合方式、耦合载体和耦合评估3个角度探索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多元耦合机制的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多元耦合机制的发展路径依赖包括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优化,环境优化,功能优化等优化策略。为确保多元耦合机制运行顺畅,必须注意对"基本点""脉络线""支撑面""保障体"的把握,以便更好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多元耦合机制 金融生态主体系统 金融生态环境系统 金融生态功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生态功能恢复原理与政策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爱喜 章玲超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60,共6页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来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运用恢复生态学有关理论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功能正在逐步退化。农村金融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是: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农村金融改革不彻底;政府行政干预和配套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因此...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来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运用恢复生态学有关理论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功能正在逐步退化。农村金融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是: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农村金融改革不彻底;政府行政干预和配套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因此,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就是要恢复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依靠农村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难以恢复,必须运用非自然恢复模式,即依靠政策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退化 恢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4
作者 张立光 胡金焱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4,共3页
近年来新兴的企业生态位理论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针对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结合生态位理论,本文提出了构建现代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策略:骨干型银行实行生态位压缩和移动策略,小生位银行推行生态位扩展和错... 近年来新兴的企业生态位理论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针对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结合生态位理论,本文提出了构建现代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策略:骨干型银行实行生态位压缩和移动策略,小生位银行推行生态位扩展和错位竞争策略,中间位银行采取协同进化策略,推动农村金融生态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