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重构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怀勇 郑若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3,共4页
农村金融监管始终是我国金融监管的薄弱环节,其理念的僵化与落后严重束缚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应确立以系统性金融安全为核心的新的农村金融安全理念,实现金融安全与金融普惠的共融与平衡。以新的监管理念为指导,我国应... 农村金融监管始终是我国金融监管的薄弱环节,其理念的僵化与落后严重束缚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应确立以系统性金融安全为核心的新的农村金融安全理念,实现金融安全与金融普惠的共融与平衡。以新的监管理念为指导,我国应重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尤其要加强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准入监管;完善农村金融市场运行监管法律制度,进一步厘定农村金融监管的边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退出监管法律制度,尤其要填补农村金融机构重组和破产方面的法律制度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监管 监管理念 监管边界 法律制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及其实践探索——以农村微型金融的勃兴为契机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怀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6,共6页
农村微型金融的勃兴为农村金融监管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普惠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是30多年来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小额信贷理论与实践的产物。小额信贷是农村微型金融的中间力量,因此农村金融... 农村微型金融的勃兴为农村金融监管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普惠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是30多年来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小额信贷理论与实践的产物。小额信贷是农村微型金融的中间力量,因此农村金融监管理念的创新,不可避免地要在金融普惠、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之间进行共融和平衡。从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准入着手,重塑监管主体,拓展监管内容和方式,完善危机应对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探寻从理念到实践一脉相承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监管 微型金融 金融普惠 小额贷款公司 批发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监管理念下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谷慎 岑磊 《征信》 2015年第12期69-73,共5页
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使我国农村出现了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并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因此,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对于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包容性金融监管理念下对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进行重构,针对... 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使我国农村出现了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并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因此,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对于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包容性金融监管理念下对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进行重构,针对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监管 农村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4-115,共2页
农村金融监管是我国农村金融健康发展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尽管新时期以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农村金融监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其发展依然不甚乐观,在价值定位、体系完整性、监管方式、法制建设等方面还问题重重。为了让监管成为农... 农村金融监管是我国农村金融健康发展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尽管新时期以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农村金融监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其发展依然不甚乐观,在价值定位、体系完整性、监管方式、法制建设等方面还问题重重。为了让监管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效驱动力,国家相关机构不仅要重塑监管理念,明确农村金融监管的价值取向,确保体系建设的多层性发展,而且还要强化法制建设,完善监管方式,确保农村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监管 农村经济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监管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前程 《技术经济》 2009年第9期100-104,共5页
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违规现象及蕴含的风险隐患,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剖析了农村金融监管中的策略性行为。监管部门和农村金融机构构成博弈的参与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通过相互博弈形成稳定的纳什均衡解。运用比较静态方法进... 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违规现象及蕴含的风险隐患,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剖析了农村金融监管中的策略性行为。监管部门和农村金融机构构成博弈的参与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通过相互博弈形成稳定的纳什均衡解。运用比较静态方法进一步得出影响博弈均衡的诸多因素及作用方向。最后,基于博弈分析结果提出实施有效监管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监管 博弈模型 纳什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监管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聂勇 李清波 《农村金融研究》 2020年第9期19-25,共7页
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监管是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准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论文首先借助简单博弈论模型,分析出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监管的关系是静态上的相互促进、相互制... 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监管是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准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论文首先借助简单博弈论模型,分析出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监管的关系是静态上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以及动态上的相互演进发展.其次,运用数理分析方法研究了阻碍两者演进发展的风险问题生成机理和传递路径,论证了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风险主要滋生于农村金融市场泡沫的增加和创新产品利率波动的加大;创新风险的传递路径主要由创新产品及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市场和农村经济等风险传递主体构成和延伸.最后,对我国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和农村金融监管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创新 农村金融监管 可持续发展 博弈论 创新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外部性激励视野下的农村金融监管改革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江薇薇 《西部论坛》 2013年第6期19-26,共8页
我国传统农村金融监管是以负外部性的克服为目标,近年来已经逐渐意识到激励性措施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和探索激励农村金融正外部性的具体实践,农村金融监管思路开始从负外部性的克服向正外部性的激励转变。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在正外... 我国传统农村金融监管是以负外部性的克服为目标,近年来已经逐渐意识到激励性措施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和探索激励农村金融正外部性的具体实践,农村金融监管思路开始从负外部性的克服向正外部性的激励转变。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在正外部性激励的具体实践中,整体上激励不足,但个别措施存在外部性"过度激励"问题,且对诸监管目标的宏观协调不够。应以"降低门槛、放松准入"为导向完善市场准入激励,以调适创新产品监管为核心强化市场运行激励,以设置有序的法律退出通道为目标形成市场退出激励,以严格限定政府援助条件为切入点约束政府救助激励,进而实现我国农村金融监管从克服负外部性向激励正外部性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监管 农村金融服务 激励正外部性 克服负外部性 市场准入激励 市场运行激励 场退出激励 政府救助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农村金融生态质量及监管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罗晓霞 熊图展 +1 位作者 胡扬名 王浩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66,共8页
"十九大"提出农村振兴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作为乡村振兴的输血管不容有失,对农村金融生态的现实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尤为重要。运用截面主成分和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农村经济状况、农村金融发展力、制度环境、... "十九大"提出农村振兴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作为乡村振兴的输血管不容有失,对农村金融生态的现实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尤为重要。运用截面主成分和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农村经济状况、农村金融发展力、制度环境、普惠金融发展力四个方面对湖南农村金融环境进行科学系统评价,并对湖南十四个市州农村金融进行空间横向和时间纵向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南农村金融的区域状况,提出建设多元的富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系统,坚持传统金融与金融科技相结合的建议,以提升农村普惠金融科技转化能力,加强农村金融的监管,控制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推进城镇化消除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主成分分析 农村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信社股改与农村金融地方监管体制重构
9
作者 田野 陈秋生 《农村金融研究》 2018年第5期72-77,共6页
"地方金融监管权"设置是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监管改革的破局之路。当前农村金融监管面临多龙治水、权责不明,产权不清、行政色彩浓厚等突出问题,难以适应农信社全面股改后的农村金融格局。应当以"提高监管效... "地方金融监管权"设置是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监管改革的破局之路。当前农村金融监管面临多龙治水、权责不明,产权不清、行政色彩浓厚等突出问题,难以适应农信社全面股改后的农村金融格局。应当以"提高监管效率、预防区域性金融风险"为目标,将农村金融监管的大部分职权并入地方金融监管系统,构建独立的省级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从而为加强地方金融监管权建设、构建中国双层金融监管体制作出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监管 地方金融监管 农村信用社 股份制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辽宁省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文妍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0-112,共3页
在当前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从辽宁省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金融存在的金融机构功能配置不合理、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农村金融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并从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多层级农村金... 在当前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从辽宁省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金融存在的金融机构功能配置不合理、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农村金融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并从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多层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全方位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贷需求、借贷行为与农户社会网络的关联度 被引量:34
11
作者 严太华 刘志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159,共9页
选用CHFS2011年的调查数据,从家庭社会网络维系的视角,研究我国农村家庭的信贷约束状况和农户借贷行为。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家庭存在旺盛的信贷需求,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户普遍面临信贷约束。受信贷约束的农户往往会选择通过民间借贷渠道... 选用CHFS2011年的调查数据,从家庭社会网络维系的视角,研究我国农村家庭的信贷约束状况和农户借贷行为。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家庭存在旺盛的信贷需求,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户普遍面临信贷约束。受信贷约束的农户往往会选择通过民间借贷渠道弥补信贷需求。家庭社会网络维系和"关系"有助于改善家庭信贷约束的困境,提高农户的借贷能力,特别是正规金融信贷。家庭社会网络维系对农户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门槛"效应,作为一种偿债担保能力更多影响借贷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约束 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的“缺位”与“补位”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军 马晓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小规模农户是我国农户结构的主体,促进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当前我国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的发展依然存在各方责任的缺位问题。我国应基于国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小规模农户是我国农户结构的主体,促进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当前我国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的发展依然存在各方责任的缺位问题。我国应基于国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保险公司+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的全方位的农业保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规模农户 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村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合作社融资的多重维度与现实关联 被引量:5
13
作者 庞金波 邓凌霏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5-94,共10页
农民合作社融资能力增长演化过程遵循生物行为演化的"变异-选择-保留"三个演化阶段。在驱动机制的作用下,会产生合作社内部强化、金融支持强化、政府支持强化等能力增长动因,从而促进农民合作社出现绝对融资能力增长和相对融... 农民合作社融资能力增长演化过程遵循生物行为演化的"变异-选择-保留"三个演化阶段。在驱动机制的作用下,会产生合作社内部强化、金融支持强化、政府支持强化等能力增长动因,从而促进农民合作社出现绝对融资能力增长和相对融资能力增长的增长反馈,最终实现农民合作社融资能力整体水平的提升,促进农民合作社稳健发展。为促进合作社融资能力增长演化,应从增强动力驱动、形成差别化竞争优势、促进协同进化、优化路径依赖等方面促进驱动机制作用的发挥,进而提升合作社融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融资能力 农村金融监管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借贷对收入增长的影响:1771个农户样本 被引量:22
14
作者 闫啸 牛荣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5-113,共9页
采用陕西、宁夏1771户农户金融情况的调研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以考察农户借贷对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农户个体特征、创收能力和社会地位等变量后,农户借贷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平均使农户人均收入提高21.24%。从动态... 采用陕西、宁夏1771户农户金融情况的调研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以考察农户借贷对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农户个体特征、创收能力和社会地位等变量后,农户借贷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平均使农户人均收入提高21.24%。从动态角度看,农户借贷对收入也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呈递增趋势。农户借贷对农业收入的影响,与借贷对农户总收入的影响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户借贷 农村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