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根源与法制化破解方案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煜宇 邓怡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53,共9页
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是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突出问题。农村金融政策异化表现为农村金融政策的虚假式执行、观望式执行、象征式执行、选择式执行和替换式执行,农村金融政策异化根源于农村金融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农村金融政策执行... 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是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突出问题。农村金融政策异化表现为农村金融政策的虚假式执行、观望式执行、象征式执行、选择式执行和替换式执行,农村金融政策异化根源于农村金融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农村金融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失效。农村金融政策异化扭曲农村金融政策目标,减损农村金融政策功能,加剧农村金融抑制。农村金融法制化能够弥补农村金融政策自身的漏洞,有效对冲引致农村金融政策异化的委托代理关系失效,是破解我国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的科学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政策 政策异化 委托代理 法制化 金融改革 “三农” 中央1号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融抑制到高质量均衡——改革开放40年农村金融政策优化的中国逻辑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晶 杨颖 崔小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通过渐进式改革,从金融抑制逐渐迈向高质量均衡发展。以20个中央一号文件为研究样本,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进行文本综合分析和政策工具量化分析,剖析农村金融政策优化的发展历程、重点领域及内在逻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通过渐进式改革,从金融抑制逐渐迈向高质量均衡发展。以20个中央一号文件为研究样本,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进行文本综合分析和政策工具量化分析,剖析农村金融政策优化的发展历程、重点领域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从顶层设计来看,通过2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渐次出台,中国农村建立起了功能相对完备的金融体系,农村的金融服务与金融网点覆盖基本满足需求;从政策工具来看,农村金融政策以强制性政策和混合性政策为主,信贷业务惠农措施丰富,农业保险对象具体化,新型农村金融工具逐渐增加,但普及度有待提高;从金融主体看,金融机构通过深化改革,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日益明确,真正的市场主体得以确立。从金融支持方向来看,助力绿色农业发展的绿色金融、增加真脱贫及脱真贫的精准金融手段是农村金融高质量均衡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央一号文件 农村金融政策 政策文本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区域性农村金融政策对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3
作者 杨先明 《西南金融》 1986年第S1期95-101,共7页
一自从我国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村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总产值(包括工副业)大幅度上升,农业国民收入增长极快。从全国看,六年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36%,年平均递增15.4%,六年来全社会国民收入增长有51.2%来自农业。但尽... 一自从我国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村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总产值(包括工副业)大幅度上升,农业国民收入增长极快。从全国看,六年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36%,年平均递增15.4%,六年来全社会国民收入增长有51.2%来自农业。但尽管如此,农村经济在各地区发展仍是极不平衡的。“二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政策 不发达地区 国民收入增长 地区经济 工副业 农村经济 货币供给 社会经济 银行存贷款 规模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文婷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96-97,共2页
农村金融政策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其出发点是解决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金融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实现转变。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政策 农村金融体系 政策创新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政策应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标准
5
作者 王祥 《农村金融研究》 1988年第6期7-9,共3页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它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最终来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也应当是重要的体现。党的十三大指出:“是否有利于发...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它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最终来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也应当是重要的体现。党的十三大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农村金融政策应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标准。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高低 根本标准 生产方式 农村金融政策 信贷资金 贷款资金 农村金融工作 生产力水平 商品经济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政策
6
作者 白平 《西南金融》 1991年第6期55-56,共2页
一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以及我们工作中的某些失误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与全国、全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还... 一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以及我们工作中的某些失误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与全国、全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六·五”期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递增9.8%,而全省民族地区仅增6.7%,1989年全省人均工农业总产值914.7元,而全省民族地区仅51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金融政策 民族政策 农村经济 信贷政策 农村信贷 十一届三中全会 优惠利率 信贷资金来源 经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察布市支农金融政策现状及建议
7
作者 康青帝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3期347-349,共3页
在国外已有实践基础上,根据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下属的集宁区、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后旗等地的实地调查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支农再贷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综合农户的需求和农业实际情况,提出了规范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支农金融措... 在国外已有实践基础上,根据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下属的集宁区、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后旗等地的实地调查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支农再贷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综合农户的需求和农业实际情况,提出了规范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支农金融措施的几点建议,以期完善该市支农金融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政策 支农再贷款 现状 建议 内蒙古乌兰察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员异质性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非“民主治理”——以苏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25
8
作者 陈东平 任芃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3,共9页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作为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其内部治理机制已背离合作金融所倡导的"民主治理"模式,结合已有的农村金融改革经验不禁反思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民主治理"模式为何屡屡难以...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作为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其内部治理机制已背离合作金融所倡导的"民主治理"模式,结合已有的农村金融改革经验不禁反思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民主治理"模式为何屡屡难以实现。受相关理论和研究启发,本文首先从成员异质性视角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非"民主治理"的原因予以探讨,并以江苏省盐城市36家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组织成员异质性增大导致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逐渐偏离"民主治理"模式。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组织异质性的成员结构可能来源于农村圈层结构改变的社会变迁过程,据此,相关农村金融政策应该明确方向,并辅以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 成员异质性 民主治理 农村社会变迁 农村金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社亟需健全信贷员制度
9
作者 梁广友 唐家映 《西南金融》 1990年第6期39-39,共1页
针对目前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不足、制度不健全等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充实队伍的基础上,健全信贷员制度。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信贷员等级制,把信贷员按不同层次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信贷员标准为:①熟悉党的各项农村金融政策;②... 针对目前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不足、制度不健全等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充实队伍的基础上,健全信贷员制度。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信贷员等级制,把信贷员按不同层次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信贷员标准为:①熟悉党的各项农村金融政策;②通晓信贷专业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政策 人员不足 专业知识 离职审计 汇报材料 情节严重 工作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贷资金需求调查与管理改革
10
作者 何仕晉 沈金龙 《西南金融》 1985年第3期20-22,共3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985)一号文件“放活农村金融政策,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的政策,我们组织力量在蓬安县河舒、扬家两乡选择了不同类型的承包户、专业户、个体经济户和新经济联合体共62户,对1985年农贷资拿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985)一号文件“放活农村金融政策,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的政策,我们组织力量在蓬安县河舒、扬家两乡选择了不同类型的承包户、专业户、个体经济户和新经济联合体共62户,对1985年农贷资拿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一方面,农村蕴藏着巨大的黉金潜力、投资能力;另一方面,生产支出的资金需求量增加很快。我们必须放活农村金融政策,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以促进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周转 农村金融政策 投资能力 农村经济 基层机构 存贷业务 个体工商户 发展规划 借款人 还款期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