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就业身份与收入差异——基于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中建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34,共5页
由于受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约束,加上个体年龄、经验、技能、教育程度等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会以多种方式在城市谋求发展,管理者、自我雇佣者、雇主都会成为其就业的出路。笔者利用对北京市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多元回归的结果... 由于受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约束,加上个体年龄、经验、技能、教育程度等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会以多种方式在城市谋求发展,管理者、自我雇佣者、雇主都会成为其就业的出路。笔者利用对北京市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多元回归的结果显示除性别、是否培训等因素外,就业身份是造成农村劳动力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雇主、自我雇佣者、管理者的收入都显著地高于务工者。要稳定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应将外来劳动力纳入到城市的公共培训体系中,降低创业门槛,规范和减免税费负担,推进管理和服务的均等化和透明化,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以多种身份谋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迁移劳动力 就业身份 收入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亚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44,共3页
本文利用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数据,使用ologit模型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迁移劳动力的劳动保护、工资拖欠、迁移劳动力在迁出地的土地拥有情况、在城市的定居意愿以及身份认同等因素显著影响迁移... 本文利用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数据,使用ologit模型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迁移劳动力的劳动保护、工资拖欠、迁移劳动力在迁出地的土地拥有情况、在城市的定居意愿以及身份认同等因素显著影响迁移劳动力就业满意度,而且分性别的结果分析显示劳动保护和工资拖欠等因素也通过检验。一方面,迁移劳动力在城市劳动权益保障仍然是影响其就业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城市的融入问题以及在迁出地的原有经济水平也直接影响迁移劳动力对自身工作和社会地位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迁移劳动力 就业满意度 劳动保护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霞 张玉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0,共6页
文章使用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实证检验人口密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数字经济能够促进... 文章使用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实证检验人口密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农村劳动力迁移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密度在数字经济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面板门槛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发展环境越好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劳动力迁移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人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及其对城镇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柳清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2,共5页
在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中,农村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认为是造成“三农问题”的罪魁祸首,而且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将这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现代部门。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就会对城镇就业产生冲... 在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中,农村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认为是造成“三农问题”的罪魁祸首,而且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将这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现代部门。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就会对城镇就业产生冲击,因此,这种转移并不是无条件的。在农村劳动力迁移率的简单模型中可见它对城镇就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农村劳动力迁移 城镇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恂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人力资本理论是透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视角。我国农村面临低素质劳动力难以迁出或迁出后就业质量低、高素质劳动力不愿迁回的双重困境。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出困境,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 人力资本理论是透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视角。我国农村面临低素质劳动力难以迁出或迁出后就业质量低、高素质劳动力不愿迁回的双重困境。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出困境,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回困境。因而必须在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的迁移能力;在生活保障、工资待遇等方面增加人力资本回报,提升高素质劳动力的回流意愿,不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和农村劳动力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村劳动力迁移 双重困境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回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集聚效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21-25,共5页
农村劳动力迁移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伴随着区域产业的调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将会随之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面临新的趋势和调整。为了更好的探索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和... 农村劳动力迁移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伴随着区域产业的调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将会随之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面临新的趋势和调整。为了更好的探索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地理集中程度为0.35,其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形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集聚程度,需要做到加强劳动力输出组织的建设,促使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以及改善其劳资关系,努力拓宽劳动力跨区域迁移领域和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 人力资本集聚效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分散的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芳妹 龙志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3-54,共2页
有关风险与迁移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比如,已有研究并未区别风险厌恶与风险分散的思想.风险分散思想基本来自于投资组合理论,但风险厌恶是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通常有风险偏好型、风险中立性与风险厌恶型三种类型,而且对风险的态度也并... 有关风险与迁移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比如,已有研究并未区别风险厌恶与风险分散的思想.风险分散思想基本来自于投资组合理论,但风险厌恶是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通常有风险偏好型、风险中立性与风险厌恶型三种类型,而且对风险的态度也并非一成不变.同时,有关风险的来源也没有明确界定: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而言,从事农业会有风险,但迁移到另一个劳动力市场,从事非农活动,也同样面临风险,决策者如何平衡这各种风险?风险如何影响决策者的行为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 风险分散 决策者 投资组合理论 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市场 风险偏好 中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迁移、老人照顾需求与社会支持介入方式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宁满秀 荆彩龙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4期42-45,共4页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及家庭结构核心化,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导致家庭照料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更加凸显。基于社会支持理论,文章审视了农村老人的照顾需求及其差异性,同时也探讨了农村老人照顾需求与...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及家庭结构核心化,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导致家庭照料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更加凸显。基于社会支持理论,文章审视了农村老人的照顾需求及其差异性,同时也探讨了农村老人照顾需求与社会支持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当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政策建议,以弥补老人照顾需求与家庭照顾的不足,最终实现维持社会与家庭照顾责任之间平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 照顾需求 社会支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中个人就业成本的构成 被引量:7
9
作者 钱雪飞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4-60,共7页
目前我国城乡迁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上趋于个体化运作,农村劳动力的城乡迁移不是政府的计划运作,而是城乡迁移的劳动力的个体自主选择。他们的个人就业成本主要由求职成本、证件成本、投资成本和培训成本四部分组成。我国城乡迁移... 目前我国城乡迁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上趋于个体化运作,农村劳动力的城乡迁移不是政府的计划运作,而是城乡迁移的劳动力的个体自主选择。他们的个人就业成本主要由求职成本、证件成本、投资成本和培训成本四部分组成。我国城乡迁移的农村劳动力个人就业成本较为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 个人就业成本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推力与拉力因素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佑林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69,共6页
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二元经济理论,说明只有将农民转移进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主要从影响我国农民工进城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两个方面,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二元经济理论,说明只有将农民转移进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主要从影响我国农民工进城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两个方面,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真正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 二元经济结构 中国 农民工 农民收入 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中非数量因素量化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苗苗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8,共3页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进行定量研究首先要将影响迁移决策的各种因素量化。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心理成本、迁移网络和政策制度等心理学和社会学非数量因素对迁移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有定性分析,但缺乏相应的定量说明。在现有的研究...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进行定量研究首先要将影响迁移决策的各种因素量化。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心理成本、迁移网络和政策制度等心理学和社会学非数量因素对迁移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有定性分析,但缺乏相应的定量说明。在现有的研究方法和定义模式下非数量因素不能精确量化。旨在探讨将非数量因素量化的基本方法,给出一种基于序数效用论的替代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 非数量因素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的个人成本意识——基于一项对375位城乡迁移的农村劳动力的探索性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钱雪飞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基于笔者主持的一项探索性调查,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文章从城乡迁移主体农村劳动力的视域出发,运用归纳分析法,认为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过程中付出的个人成本类型包括体力、智慧技能、健康、与家人长期分离、劳酬不符、生活水平低下、青... 基于笔者主持的一项探索性调查,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文章从城乡迁移主体农村劳动力的视域出发,运用归纳分析法,认为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过程中付出的个人成本类型包括体力、智慧技能、健康、与家人长期分离、劳酬不符、生活水平低下、青春、金钱、情感、孩子、不安全、社会交往等十一项成本,农村劳动力在城乡迁移过程中所付出的个人成本至少具有多样性、沉重性、非法性与参照体系的多重性等四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 个人成本类型 探索性调查 个人成本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就业平等性与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一个同时考虑非货币效用的分析框架
13
作者 徐志刚 赵小松 刘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74,共18页
中国东北地区先行出现人口负增长,劳动力跨省迁出规模较大,而另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跨省迁移却很少,这无法简单地用劳动力迁移规律解释。本文同时考虑迁移的货币效用和非货币效用目标,拓展了托达罗模型,构建了一个农村劳动力跨省... 中国东北地区先行出现人口负增长,劳动力跨省迁出规模较大,而另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跨省迁移却很少,这无法简单地用劳动力迁移规律解释。本文同时考虑迁移的货币效用和非货币效用目标,拓展了托达罗模型,构建了一个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的决策分析框架,从区域间文化差异与就业平等性差异视角解释上述现象,并基于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数据,利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两配对构建农村劳动力省际迁移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同时追求非货币效用的假设能有效解释经济欠发达地区跨省迁移少的现象;(2)就业平等性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的重要影响能有效解释东北等地区劳动力大量外迁现象,它不仅影响劳动力工资水平、就业概率、岗位选择与晋升,也影响其迁移的非货币效用;(3)在控制经济水平和就业市场容量等因素后,以平等就业环境测度的区域就业平等性差异显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从就业平等性低的省份迁往就业平等性高的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 文化差异 就业平等性 非货币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人健康因素对子女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基于中国农村的证据
14
作者 袁霓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126-127,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及城镇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大量年轻的剩余劳动力开始由农村流向城镇。根据我国人口统计资料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数为2000万.1995年为4500万,2000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及城镇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大量年轻的剩余劳动力开始由农村流向城镇。根据我国人口统计资料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数为2000万.1995年为4500万,2000年上升至7900万(Liang and Ma,2004),2004年超过一个亿(WoddBank,2007)。尽管这些调查数据的口径和范围不尽相同.调查方法和结果也略有差异,但却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迁移数量巨大并逐年增加的事实。在农村家庭中.夫妻二人共同外出打工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在所有迁移家庭中(定义为夫妻二人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夫妻二人共同外出打工的比例2004年是23.1%.2006年为25%.因此我国的人口流动逐渐由分散的个人型流动转变为家庭型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 中国农村 健康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证据 子女 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收入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迁移和再迁移意愿的影响——来自河南陕西两省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宗燚 张海鹏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9期27-45,共19页
基于2016—2018年在河南省和陕西省收集的返乡农村劳动力整村全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相对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和再迁移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和再迁移意愿的影响方向不同。在控制个人特征变量... 基于2016—2018年在河南省和陕西省收集的返乡农村劳动力整村全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相对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和再迁移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和再迁移意愿的影响方向不同。在控制个人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等因素的条件下,相对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迁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再迁移意愿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必要的政策改进在于:持之以恒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面向农村农民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力度;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关注农村特殊困难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 LOGIT模型 相对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问题的再思考——基于托达罗模型的迁移反应函数的反思
16
作者 马君伟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9-221,共3页
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在很多城市里,农村移民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城市工作岗位的产生速度,超过了城市工业和社会服务的吸收能力。在经历多年的大规模农村移民潮之后,虽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迁移总量在增加,但是增速却... 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在很多城市里,农村移民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城市工作岗位的产生速度,超过了城市工业和社会服务的吸收能力。在经历多年的大规模农村移民潮之后,虽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迁移总量在增加,但是增速却呈现放缓的趋势,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与新情况。本文结合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现状,对托达罗模型的迁移反应函数进行了反思,并对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 托达罗模型 迁移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劳动力返乡:基于人力资本回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伍振军 郑力文 +1 位作者 崔传义 孔祥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108,共9页
本文借鉴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构造了农村劳动力两阶段迁移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返乡是理性选择,原因是其人力资本回报在欠发达地区要高于发达地区。随后,本文利用2007年5月调查获得的中西部70个县2 353位... 本文借鉴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构造了农村劳动力两阶段迁移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返乡是理性选择,原因是其人力资本回报在欠发达地区要高于发达地区。随后,本文利用2007年5月调查获得的中西部70个县2 353位返乡农村劳动力数据,利用改进后明瑟尔收入模型,比较这个群体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回报率,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模型 明瑟尔模型 人力资本回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 被引量:50
18
作者 景军 吴学雅 张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20-31,共12页
我国的自杀率在过去20多年出现了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有二:一是农村自杀率的下降影响到全国自杀率的下降,二是农村自杀率的下降受到农村女性自杀率下降的左右。针对农村女性自杀率下降的原因,文中的分析着重于改变... 我国的自杀率在过去20多年出现了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有二:一是农村自杀率的下降影响到全国自杀率的下降,二是农村自杀率的下降受到农村女性自杀率下降的左右。针对农村女性自杀率下降的原因,文中的分析着重于改变中国社会结构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即我国境内大批农民离开乡土到城市打工。我国农民的打工潮包括女性的广泛参与。到最近几年,女性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的人数每年有4000万之多。农村女性的大规模迁移规避了三种既往的自杀风险,即农村女性既往的从属地位、既往的家庭纠纷、既往的自杀工具。所以,农村女性的迁移是分析中国自杀率下降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自杀 自杀风险 农村劳动力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农村成为圆梦福地
19
作者 何寄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58,共1页
当前,我国农村总体上是稳定的、和谐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问题:第一,传统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导致“空心村”现象加剧。根据同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2:1。大量农村劳动力... 当前,我国农村总体上是稳定的、和谐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问题:第一,传统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导致“空心村”现象加剧。根据同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2:1。大量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导致有些农村出现了“有屋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 社会的全面发展 “空心村” 效益低下 农业生产 城乡居民 城市务工 统计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工潮”的几点认识
20
作者 周德章 刘云 《河南社会科学》 1994年第5期60-62,共3页
对“民工潮”的几点认识周德章,刘云近年来,对“民工潮”稍有关注的人即可发现,政府及整个社会对“民工潮”的反应是阵发性的,每当春节前后,农闲始末,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政府立刻把解决“民工潮”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舆... 对“民工潮”的几点认识周德章,刘云近年来,对“民工潮”稍有关注的人即可发现,政府及整个社会对“民工潮”的反应是阵发性的,每当春节前后,农闲始末,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政府立刻把解决“民工潮”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舆论界随即推出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潮” 农业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迁移 经济增长 小城镇发展 不完全信息 托达罗模型 沿海地区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预期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