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评《行政体制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被引量:2
1
作者 宁思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2-133,共2页
深化我国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现代化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有助于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农村社会管理新体制,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 深化我国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现代化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有助于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农村社会管理新体制,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整合农村社会管理的各项资源,促进我国农村科学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体制 农村社会管理 农村行政管理体制 社会管理创新 解放农村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科学持续发展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与农村管理体制创新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新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目前,我国“地区”一级建制逐渐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而过去以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目前,我国“地区”一级建制逐渐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而过去以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县级行政体系被肢解,逐渐形成了“双重衙门体制”;乡镇政府长期处于责任大、权利小、效率低的被动施政状态;村民自治一直受到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且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结果造成有些农村地区出现“权力真空”。因此,下一步应按“撤地、强县、精乡、实村”的整体改革思路,撤消“地区”建制,强化县级政府的功能,精简乡镇政府机构和人员,充实和保障村民自治必要的经费供给,建立和完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国情的地方行政体制和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政府 层级改革 农村行政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观——农村管理模式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新光 《华南金融研究》 2003年第3期72-76,共5页
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的较大规模变革,都是同步配套进行的,有其相互关联性和一般规律性。新中国成立后,在城乡对立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自成一体,封闭运... 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的较大规模变革,都是同步配套进行的,有其相互关联性和一般规律性。新中国成立后,在城乡对立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自成一体,封闭运行,城乡差别日益扩大,同时附带了明显的“外部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新的农村政策导向和农村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正在促使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由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二元结构向城市、小城镇、乡村多种产业组合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并存的三元结构转换,终将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必须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要求,进行一次最彻底的整体性配套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农村管理模式 农村集体土地制度 农民收入分配制度 农村行政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走向
4
作者 张新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8-43,共6页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转向配套改革、整体推进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坚持农地制度、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三位一体,整...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转向配套改革、整体推进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坚持农地制度、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综合性的配套改革。实行可耕地归农民家庭私有和非耕地(包括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道路等)归国家公有的复合型农地产权制度;分“三步走”,逐步规范城乡居民收益分配关系,建立与现代的农地制度相配套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步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只有把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解决农村改革中的“外部性”问题,尽量减少或避免新旧体制转换发生冲突和磨擦,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改革政策 农民收入分配制度 农村行政管理体制 农地产权制度 乡镇机构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强五一 程轩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1期314-316,共3页
任何追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都会遇到"三农"问题,因为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本身就是对"三农"问题的扬弃。但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三农"问题却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没有遇到过的,因此有较强的... 任何追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都会遇到"三农"问题,因为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本身就是对"三农"问题的扬弃。但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三农"问题却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没有遇到过的,因此有较强的特殊性。其原因是多年来的非农化战略、抑商政策,不宽松的内部客观现实和外部环境,特殊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意识形态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特殊性 历史背景 客观现实 外部环境 农村行政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