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老龄人口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晨 杨瑞贞 吴炳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8期963-967,共5页
目的了解农村老龄人口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WHOQOL-BREF量表及自编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对山东省1074例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环境领域评分最高(13.83&#... 目的了解农村老龄人口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WHOQOL-BREF量表及自编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对山东省1074例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环境领域评分最高(13.83±1.05),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最低(8.63±0.4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养老金来源、慢性病、养老模式、是否体检对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婚姻状况只对老人心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有影响(P<0.05)。性别、子女数对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无显著影响(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的因素为慢性病、经济状况;是否体检只对生理、心理领域评分有影响。养老模式影响心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年龄影响生理健康评分,婚姻状况影响心理健康评分。结论关注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及无配偶老人的心理状况;加大对农村贫困老人的帮扶力度,强化慢性病防治,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龄人口 生命质量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农村老龄人口的教育问题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位涛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75,共4页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当今中国发展正在经历的一个转型和变革,也是我国的一个战略目标。在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浪潮之下,农村老龄人口则面临着自身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愿望不强、学习能力不足等自身缺陷以及接受新的教育的资源较少、周围教...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当今中国发展正在经历的一个转型和变革,也是我国的一个战略目标。在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浪潮之下,农村老龄人口则面临着自身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愿望不强、学习能力不足等自身缺陷以及接受新的教育的资源较少、周围教育环境差等外部困境,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老龄人口教育机制体制、转变农村老龄人口接受不断教育的理念以及营造一个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都将对农村老龄人口现阶段的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助推力,推动学习型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农村老龄人口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流动对农村老龄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乾 晋晓飞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3,共10页
缓解相对贫困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在绝对贫困已经消除和农村人口流动仍将长期持续的背景下,劳动力流动对农村老龄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本文利用2014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面板Logit双向固定效应模... 缓解相对贫困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在绝对贫困已经消除和农村人口流动仍将长期持续的背景下,劳动力流动对农村老龄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本文利用2014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面板Logit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子女流动对农村老龄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子女流动显著降低了农村老龄人口陷入相对贫困的风险,外出子女数量越多、越年轻减贫效果越明显;与市内流动相比,省内跨市流动和跨省流动更有助于降低农村老龄人口相对贫困的风险;与2014年相比,2018年子女流动对农村老人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流动 相对贫困 农村老龄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对主观评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钧鹏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3期68-73,共6页
基于2006年的问卷调查,本文对安徽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与其退休前职业层级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干部与专业人士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其他职业,而农民的生活质量最差。中国的农村老龄人口处... 基于2006年的问卷调查,本文对安徽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与其退休前职业层级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干部与专业人士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其他职业,而农民的生活质量最差。中国的农村老龄人口处在经济转轨与人口转轨的双向运动中,这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主观评测 农村老龄人口 中国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文化的价值差异:农村老龄人口赡养与法制建设探讨
5
作者 车流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5-78,共4页
中国农村地区由于地域性、传统特继性、经济生产特殊性等问题,使得其文化也具有相当强烈的特殊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法律价值上的差异,且集中体现在老龄人口的法制建设上。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立法,如何使得立法能够有... 中国农村地区由于地域性、传统特继性、经济生产特殊性等问题,使得其文化也具有相当强烈的特殊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法律价值上的差异,且集中体现在老龄人口的法制建设上。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立法,如何使得立法能够有效执行,而且立法中又应该考虑老龄人口的哪些因素?对于这些疑问只做法律移植研究或者单纯的具体制度研究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需要从农村地区特殊的文化角度入手,分析价值的差异性,从而确立农村老龄人口的权利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法文化 农村老龄人口法律制度 特殊补贴 行业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标准农村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微观数据开发研究
6
作者 王孟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958-15960,共3页
在世界性老龄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不能仅仅依靠宏观数据。介绍了世界各国对农村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微观数据进行的标准化开发,指出该标准微观数据应该包括农村老年人口的退出生产性劳动过程、资产与收入、制约退休健康... 在世界性老龄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不能仅仅依靠宏观数据。介绍了世界各国对农村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微观数据进行的标准化开发,指出该标准微观数据应该包括农村老年人口的退出生产性劳动过程、资产与收入、制约退休健康生活因素、童年农村环境对晚年的影响等范畴。最后对农村老龄人口微观数据的开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龄人口 标准微观数据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老龄人口的数字鸿沟与智慧康养的现状、问题与应对思路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菊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81,F0002,238,共13页
智慧康养存在个体层面有数字鸿沟、中观层面出现实践缺位和政策层面有理念区隔等问题。农村地区的智能康养更是面临诸多亟待破解的困局:农村老龄人口在数字素养方面存在理念沟、接入沟、使用沟、信息沟;多重数字鸿沟不仅源于他们自身较... 智慧康养存在个体层面有数字鸿沟、中观层面出现实践缺位和政策层面有理念区隔等问题。农村地区的智能康养更是面临诸多亟待破解的困局:农村老龄人口在数字素养方面存在理念沟、接入沟、使用沟、信息沟;多重数字鸿沟不仅源于他们自身较低的资本禀赋,而且也与政府和社会在智慧康养方面“三重”“三轻”的理念和实践密切相关。为提升农村老龄人口的数字素养、改变农村地区智慧康养的薄弱局面,政府应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智慧康养理念融入数字乡村建设中;社区应加强智慧康养的软硬环境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对老龄人口进行数字赋能;家庭内部成员必须耐心对老龄人口进行数字反哺,而(低龄)老龄人口亦应注重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不断填补数字鸿沟。如此,方可夯实智慧康养的基础,增强农村长者的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进而实现长寿时代的“长寿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龄人口 农村老龄 数字鸿沟 代际反哺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8
作者 蒋健 吴海涛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82,共11页
文章基于2012—2023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对农业新质生产力中... 文章基于2012—2023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对农业新质生产力中的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以及数字生产力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过程主要是由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与劳动力供给质量的下降引起的,而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则能够有效减缓这一过程,进而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此外,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呈现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为老龄化背景下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 农业新质生产力 劳动力 农地规模化经营 农业社会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丹阳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毛舒凡 陈洁 《村委主任》 2025年第3期81-83,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大挑战。文章以江苏省丹阳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地方统计年鉴及实地调研资料,系统分析该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突出问题及形成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大挑战。文章以江苏省丹阳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地方统计年鉴及实地调研资料,系统分析该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突出问题及形成机制。调查结果显示,丹阳市存在农村人口劳动力短缺、经济收入不稳定、养老体系保障不完整、医疗卫生服务压力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劳动力结构、实行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对策。研究成果为长三角地区农村养老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同时,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 丹阳 乡村振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农地经营效率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宇韬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02-207,275,共7页
根据2012—2021年黄河流域各省(区)的面板数据,首先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该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再实证分析农地经营效率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值均大于1,整体表现出曲折发展的... 根据2012—2021年黄河流域各省(区)的面板数据,首先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该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再实证分析农地经营效率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值均大于1,整体表现出曲折发展的趋势。区域中,上游的农业生态效率均值最高,中游相对较低,下游最低。②农村人口老龄化对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和农地经营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③农地经营效率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降低农地经营效率的提高来对黄河流域整体及上游和中游产生促进作用,通过提高农地经营效率来对下游农业生态效率产生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 农业生态效率 中介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粮食安全: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穆怀中 张冬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75,共15页
基于2000—2021年全球155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将农村人口老龄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置于全球背景下,实证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应对途径,并进一步剖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不同人口红利阶段以及不同粮食自给率状... 基于2000—2021年全球155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将农村人口老龄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置于全球背景下,实证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应对途径,并进一步剖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不同人口红利阶段以及不同粮食自给率状态下国家粮食安全的异质性作用。研究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主要通过“老龄负担效应”和“粮食需求效应”两个途径实现。不同国家特征下,财政支农政策、农业技术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对缓解粮食安全问题的异质性作用结果显示:在前人口红利阶段国家和粮食进口国,财政支农政策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更为明显;而在人口红利后期及后人口红利国家和粮食出口国,农业技术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对粮食安全的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 粮食安全 人口红利 粮食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12
作者 李涛 何蒲明 《农业展望》 2024年第2期85-90,共6页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深受其影响。基于2014—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在厘清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产品贸易间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人口老...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深受其影响。基于2014—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在厘清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产品贸易间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不利于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农村人口老龄化每加深1个单位,农产品贸易将会下降0.373个单位,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产品贸易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中部地区农产品贸易的负面效应最大,西部地区其次,对东部地区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程度最小。基于此,从加快技术创新与研发,合理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贸易;地区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 农产品贸易 GM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生产要素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蒋健 吴海涛 +1 位作者 李双双 柳清瑞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105,共12页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四大生产要素出发,实证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四大生产要素出发,实证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农业经济韧性。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促进规模化农业经营土地面积的增加、农业技术的进步,进而提高农业经济韧性;通过抑制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以及农户农业资本投入,进而抑制农业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在西部、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产销平衡区内对农业经济韧性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 农业经济韧性 土地 劳动力 资本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高缘 戴浩 樊帆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9-336,共8页
我国已踏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望成为纾解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新路径。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 我国已踏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望成为纾解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新路径。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价格在农村人口老龄化正向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占比分别为38.2%、27.3%。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科技以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 农机社会化服务 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价格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农机服务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斌 黄承石 裴潇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7-343,共7页
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必由路径。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 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必由路径。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影响为抑制作用,农村人口老龄化每加深1个单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则减少0.59个单位;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促进农机服务的发展进而缓解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因此,应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化;促进地区间要素合理流动,缩小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 农机服务业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荀 涂维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31-235,共5页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构建OLS模型分析该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该经济带城乡消费差距有显著的缩小效应,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则有显著的扩...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构建OLS模型分析该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该经济带城乡消费差距有显著的缩小效应,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则有显著的扩大效应,且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扩大效应小于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扩大效应。区域回归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城乡消费差距均有显著的缩小效应,且对中游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小效应更强,对上游的缩小效应次之,下游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 城乡消费差距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或抑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永琦 池泽新 +1 位作者 黄微 彭柳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8-1980,共13页
为明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机理,本研究基于200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发... 为明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机理,本研究基于200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呈现非均衡的发展特征。2)农村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抑制农业绿色发展,其抑制效应在低老龄化区域更为突出;分维度异质性检验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会抑制资源节约和经济效应,而对环境友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生态保育不具有影响。3)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样本量主要分布在转折点左侧,边际影响以负向为主。4)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有效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抑制效应。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议因地施策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断缩小各地发展差异;着力提升老龄农户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和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积极引导老龄农户有序融入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老龄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农业绿色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农村人口老龄 非线性关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182-186,共5页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该经济带的农业生产效率,构建OLS模型分析该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较高,且表现出先减后增的趋...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该经济带的农业生产效率,构建OLS模型分析该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较高,且表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各区域当中,下游的农业生产效率值最高,上游最低,但各区域的效率值并无较大差距。各省(市)中,上海市的农业生产效率最高,而重庆市的效率值最低,且仅有重庆市的效率均值小于1。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上游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中游和下游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 农业生产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9
作者 于帅 马书琴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9期115-117,共3页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热点话题,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同时该省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因此研究有关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以数据客观分析了黑龙江省总体及农村的人口老...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热点话题,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同时该省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因此研究有关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以数据客观分析了黑龙江省总体及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并理性分析了对于农业发展的各种影响,在此基础上合理地提出了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农村人口老龄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叶涛涛 华彦玲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0期159-164,共6页
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研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可以有效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持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农民增收。基于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 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研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可以有效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持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农民增收。基于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分解为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指数回归得到以下结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能够显著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且主要提升的是农业技术水平,这种提升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四大经济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同。据此提出建议:培训农业劳动人口、引进先进技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促进乡村产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