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基本问题论纲 被引量:19
1
作者 包先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7,共11页
农村社区微治理是一个崭新的研究命题。它立足村庄的视角研究农村社区治理问题,力图建构以"微治理"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为此,在对农村社区微治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知识资源、框架、内容三个方面探讨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微治理是一个崭新的研究命题。它立足村庄的视角研究农村社区治理问题,力图建构以"微治理"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为此,在对农村社区微治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知识资源、框架、内容三个方面探讨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范式的建构。最后提出了该研究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预期,并提出了农村社区微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宏观治理只有通过微治理才能落到实处、造福民众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治理 农村社区微治理 论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微治理”中“软权力”的生成与运作逻辑 被引量:12
2
作者 包先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8,154,共9页
农村社区"微治理"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它主要关注农村社区日常生活中的良序和良好福利如何可能的问题,而其可能性是建立在农村社区日常生活中"微事件"的有效处理之上。农村社区及其日常生活的特征决定了"微事... 农村社区"微治理"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它主要关注农村社区日常生活中的良序和良好福利如何可能的问题,而其可能性是建立在农村社区日常生活中"微事件"的有效处理之上。农村社区及其日常生活的特征决定了"微事件"的有效处理多数情况下不能依赖"硬权力",而需要借助于"软权力"。因此,讨论约瑟夫·奈所提出的"软权力"理论与运用,以及农村社区"微治理"中"软权力"是如何生成的,又是如何运作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基于个案分析,可以发现农村社区"微治理"中"软权力"的生成遵循着"微事件解决或处理—期望满足—威望或威信生成"的逻辑,而"软权力"的运作遵循着"威望或威信的运用—微事件解决或处理—期望满足"的逻辑。在某种意义上,农村社区"微治理"的目标正是在"软权力"生产与运作中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微治理 软权力 逻辑 生产与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包先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59,共9页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治理术,一方面与农村社区“微治理”在价值、方法和目标上存在着天然的洽合;另一方面凭借其独特优势,为介入农村社区“微治理”提供了合法性。这种合法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介入农村社区“微问题”的解决、“...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治理术,一方面与农村社区“微治理”在价值、方法和目标上存在着天然的洽合;另一方面凭借其独特优势,为介入农村社区“微治理”提供了合法性。这种合法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介入农村社区“微问题”的解决、“微事情”的处理和“微心愿”的满足,促进农村社区“微治理”。在介入路径上,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主体介入、理念介入和方法介入,克服农村社区“无主体境”的“微治理”困境,激发农村社区居民自主参与农村社区“微治理”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的心智能力和农村社区的治理能力,重建社区日常生活,实现社区日常生活的健康化。但是,现有的社会工作理论大多来源于西方的社会实践,我国的社会工作“下乡”则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本土化。社会工作“下乡”并介入农村社区“微治理”,有助于社会工作扎根日常生活,推动社会工作范式的转变。对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农村社区治理 洽合性、合法性 介入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