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理论视角下农村社区“医养结合”多元供给碎片化治理困境与破解路径
1
作者 唐健 陈燕华 +2 位作者 高维明 马涵雨 戴叶花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0-915,924,共7页
在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农村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是破解农村深度老龄化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抓手。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医养结合”多元供给主体碎片化治理呈现出目标理念碎片化、组织内部结构失衡、运行机制碎片化和管理... 在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农村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是破解农村深度老龄化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抓手。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医养结合”多元供给主体碎片化治理呈现出目标理念碎片化、组织内部结构失衡、运行机制碎片化和管理体制分散性等问题。在协同理论的视角下,农村社区“医养结合”多元供给碎片化治理的破解路径包括:树立协同目标理念,构建农村社区“医养结合”协同治理体系;科学划分供给主体权责,明确农村社区多元供给主体角色定位;促进供给主体利益均衡共识,优化农村社区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推进制度整合统一,为推动农村社区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医养结合” 多元供给主体 碎片化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医养结合整体性治理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姬雄华 邓慧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共4页
目前,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存在治理理念未统一、组织结构协调不畅、政策保障不足、技术支撑乏力等治理碎片化问题。对此,应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引,对标农村健康老龄化要求,统一治理理念、提升组织结构协同性、进行政策整合、搭建数字化平... 目前,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存在治理理念未统一、组织结构协调不畅、政策保障不足、技术支撑乏力等治理碎片化问题。对此,应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引,对标农村健康老龄化要求,统一治理理念、提升组织结构协同性、进行政策整合、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农村医养结合的整体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碎片化 农村结合 整体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赋能农村医养结合的嵌入机制与实现路径
3
作者 郑先平 李欣雨 +1 位作者 刘赟 刘雅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23,共4页
当前,我国农村健康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研究中医药赋能农村医养结合的嵌入机制,对提升服务效能、破解农村老龄化难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与医保政策协同不足,中医药人才资源与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匹配失衡,传统... 当前,我国农村健康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研究中医药赋能农村医养结合的嵌入机制,对提升服务效能、破解农村老龄化难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与医保政策协同不足,中医药人才资源与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匹配失衡,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阻碍了中医药在农村医养结合中发挥作用。对此,应从完善农村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村老年人中医药文化素养等方面入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医养结合服务效能、破解农村健康养老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农村老龄化 嵌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计策略研究
4
作者 胡鸿 唐煜霖 +2 位作者 高士明 石倬瑜 崔曼筠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3-130,153,共9页
目的通过对农村养老“医”“养”现状的分析,探讨提升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设计策略。方法以山西省临汾市北平镇农村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三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分析,确定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定位,绘出以北平镇为例的... 目的通过对农村养老“医”“养”现状的分析,探讨提升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设计策略。方法以山西省临汾市北平镇农村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三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分析,确定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定位,绘出以北平镇为例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蓝图,提炼出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计策略并进行用户评价。结论针对扎根理论总结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五个主要范畴,提出在服务设计整合资源构建的服务系统基础上,以包容性设计扩展服务对象满足更多用户需求、以劝导性设计在服务过程中引导用户健康行为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策略 扎根理论 农村结合 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家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分析与测度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洋 李含伟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20,共11页
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在改善老年人亚健康状态、慢性病调理和医疗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针对老年人对社区居家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的切实需要的研究比较匮乏。对社区居家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需求进行分析与测度,通过扎根理论构... 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在改善老年人亚健康状态、慢性病调理和医疗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针对老年人对社区居家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的切实需要的研究比较匮乏。对社区居家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需求进行分析与测度,通过扎根理论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社区居家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获得了各指标的权重。研究表明:中医服务项目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高专业性特色技术需求强烈;中医特色医养结合知识普及需求高涨,普及效果是重中之重;建立健全政监体系需求迫切,资源与管理是底层支持需求。结合需求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研发推广中医医养结合项目,强化人才培养与学科融合;优化中医医养结合知识普及过程;建立健全政监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 结合 社区居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型长期照护体系下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对慢病管理效率的影响及驱动路径研究
6
作者 陈荣 赵君 +1 位作者 刘思琦 王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5,共8页
目的:探究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对老年慢性病管理效率的影响机制及驱动路径。方法:基于WHO整合照护框架和老年人综合照护框架,选取我国东、中、西部35个市(区/县)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估慢病管理效率,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 目的:探究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对老年慢性病管理效率的影响机制及驱动路径。方法:基于WHO整合照护框架和老年人综合照护框架,选取我国东、中、西部35个市(区/县)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估慢病管理效率,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解析慢病管理效率路径的条件组态。结果:DEA显示样本中6个地区(17.1%)达DEA强有效(θ=1;S-和S+=0)。fsQCA识别出3条高效路径与4条非高效路径。治理机制为所有高效路径的核心条件;非高效路径则普遍存在治理缺位、筹资单一与信息监测薄弱等缺陷。结论:整合型长期照护背景下,治理机制是提升慢病管理效率的基石,需通过跨部门协作强化制度整合;资源要素可通过动态适配弥补技术短板,而持续筹资与信息联通是突破区域发展失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 结合 慢病管理 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社区医养结合的创新实践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马福云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2-57,共6页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社区医养结合作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创新,正在城市社区层面展开多样化的实践探索。当前形成的居家医养结合、机构医养结合与社区医养支持等实践模式,呈现出注重居家社区服务整合、强化“互联网+居家医养...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社区医养结合作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创新,正在城市社区层面展开多样化的实践探索。当前形成的居家医养结合、机构医养结合与社区医养支持等实践模式,呈现出注重居家社区服务整合、强化“互联网+居家医养”智慧服务、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体系、突出社区就近便捷优势等特征。同时,现有服务模式在认知、政策、服务及人才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通过提升医养结合认知、强化医养结合政策跨部门协同、充实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强化社区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等,全面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区结合 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社区医养结合治理的碎片化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9,201,共10页
社区医养结合治理不仅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也是党和政府亟须解决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当前,社区医养结合治理面临着严重的碎片化问题,表现为目标价值差异化、政策内容分散化、组织结构壁垒化和治理过程失范化。供给主体利益差异化、顶层... 社区医养结合治理不仅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也是党和政府亟须解决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当前,社区医养结合治理面临着严重的碎片化问题,表现为目标价值差异化、政策内容分散化、组织结构壁垒化和治理过程失范化。供给主体利益差异化、顶层设计尚未建立、科层组织管理结构壁垒化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是社区医养结合治理碎片化问题的内在根源。实现社区医养结合碎片化问题的整体性治理,需要关注老年人目标需求,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组织协作,优化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结合 整体性治理 碎片化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异质性下城市社区医养结合的适配逻辑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立清 彭德顺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8,共13页
推动发展社区医养结合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同社区资源禀赋异质性程度的不断加深,客观上要求采用适宜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来适配资源异质性的社区场域,提高社区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发展社区医养结合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同社区资源禀赋异质性程度的不断加深,客观上要求采用适宜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来适配资源异质性的社区场域,提高社区资源配置效率,满足老年人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本文基于重庆市社区医养结合的典型案例,以社区资源禀赋为视角,通过对不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实践的调查,探究资源异质性下社区医养结合的适配逻辑。研究发现,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行为和效果取决于社区所采用的医养结合运行模式,且不同模式在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及资源配置场景上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最终呈现出不同的服务效果。此外,由于社区资源的异质性,不同类型的社区医养结合运行模式也具有差异性的关系结构与运作逻辑。社区医养结合运行模式与社区场域的良性互动需要遵循一定的适配逻辑,由多元主体探索形成的医养结合模式需要与社区资源禀赋构成的支持网络相适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社区 老服务 疗卫生服务 老金融 资源异质性 人口老龄化 银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燕 柳建宇 杨光媚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效率,从而为促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聚类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筛选投入和产出指标;使用Stata14.0软件构建DEA-Tobit回归模型,对供给服务效率进行比较并对...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效率,从而为促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聚类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筛选投入和产出指标;使用Stata14.0软件构建DEA-Tobit回归模型,对供给服务效率进行比较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选取2个投入指标(机构保健科室数量、服务项目数),2个产出指标(签约老年人数和医养协同服务平均送达时间)。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效率平均值为0.664,仅有25%的机构实现了产出最大化。Tobit回归模型发现,工作人员数、上门服务送达时间和安全设施数是影响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P<0.05)。改善上述三个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机构的服务效率。结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效率较低;工作人员数、上门服务送达时间和安全设施数是影响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关注工作人员数量、服务的结果以及建设的设施等现实问题,对于发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 结合机构 服务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治理视域下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策略研究
11
作者 张心如 朱亚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09,共8页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实现服务供需两侧的均衡发展、提升服务整体治理效能是老龄社会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以N市J区的XJ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发现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实现服务供需两侧的均衡发展、提升服务整体治理效能是老龄社会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以N市J区的XJ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发现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供需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服务社会认知不充分,政策科学化程度不高;服务需方信任度低,自主付费意愿不足;服务供方能动性不足,行政化治理特征突出。经情感治理理论演绎,认为应在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协同、形成合力的共识下,通过心灵治理、情感治理和情感劳动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增强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构建高效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情感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老服务 结合 情感治理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祁琳 王新乐 +4 位作者 宋旭辉 柳建宇 杨蒙蒙 曹心怡 何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苏州、广州、青岛、济南4个城市中接受医养结合服务的1376名社区居家老年人进行HRQoL调查,采用EQ-5D-3L量表评...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苏州、广州、青岛、济南4个城市中接受医养结合服务的1376名社区居家老年人进行HRQoL调查,采用EQ-5D-3L量表评估并计算健康效用值。比较不同特征老年人的健康效用值,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社区居家老年人HRQoL的影响因素。结果:1376名社区居家老年人的健康效用值为0.790(0.510,0.960)。饮酒频率1~2次/月(β=0.051,95%CI:0.005~0.097),睡眠时间<4 h/d(β=0.137,95%CI:0.065~0.209)、4~<6 h/d(β=0.131,95%CI:0.061~0.202)和6~<8 h/d(β=0.115,95%CI:0.040~0.190),有养老保险(β=0.057,95%CI:0.026~0.088)的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效用值较高。年龄≥90岁(β=-0.123,95%CI:-0.178~-0.069),以前吸烟、现已戒烟(β=-0.064,95%CI:-0.102~-0.026),外出频率为每月2次(β=-0.170,95%CI:-0.230~-0.110)和更长时间1次(β=-0.332,95%CI:-0.370~-0.294),患慢性病共病(β=-0.061,95%CI:-0.086~-0.035)的老年人健康效用值较低。结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居家老年人的HRQoL状况不佳,需要政府完善养老保险政策,社区开展社交活动、监测慢性病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结合服务 社区居家 TOBIT模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背景下社区照护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13
作者 洪振家 吴成卓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0,共6页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基本国情,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而社区照护服务作为“医养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医养结合社区照护服务...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基本国情,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而社区照护服务作为“医养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医养结合社区照护服务对老年人的影响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CLHLS 2018年的数据,运用多元有序回归模型,分析了社区照护服务的有无以及数量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社区照护服务在老年人生理与心理层面上,均展现出显著的促进与提升作用,照护服务每提升一个单位,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有0.093和0.309个单位的提升,照护服务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老年生理和心理健康有0.033和0.181个单位提升。同时,社区照顾服务数量对有无共同居住的配偶以及医疗保险的有无有着明显的异质性。为此,应该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照护服务,提升老年健康水平,重视老年生理健康的同时也要强调老年精神慰藉,建立完善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社区照护服务 老年人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 共筑银龄守护网
14
作者 黄春梅 孙子文 覃家惠 《村委主任》 2025年第7期197-199,共3页
在梳理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W市医养结合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文章以社会福利院一位农村老人的收治为例,依托行动者网络理论描绘出行动者互动同医养结合政策变现的动态交互图景,借助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探讨医养结合政策变现障... 在梳理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W市医养结合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文章以社会福利院一位农村老人的收治为例,依托行动者网络理论描绘出行动者互动同医养结合政策变现的动态交互图景,借助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探讨医养结合政策变现障碍。在农村医养结合行动者网络的构建中,存在行动合力不足、合作意愿缺失、供需双方错配、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出强化审核督查、稳住兜底保障、培育主体意识、畅通信息渠道、创新结合模式、因地制宜的建议,以行动者高质量联动助力医养高质量结合,提升地方医养结合政策变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银龄守护网 农村老人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政策的演进逻辑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吉友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共11页
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经历了从供给不足到供需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协调的高质量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满足公众需求、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进老年... 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经历了从供给不足到供需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协调的高质量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满足公众需求、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进老年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其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由点到面逐步拓展,二者由彼此独立走向有机融合,其结合、融合与整合的体制机制逐渐成熟,二者相结合由逐步成熟向深度融合阶段迈进。为了促进医养结合政策的有效衔接,我国应加快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县域医共体为核心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探究不同类型政策工具之间的合理匹配,全方位提高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老年人健康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结合老服务 政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字技术助推农村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典恩 汪振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8,共8页
数字技术在医养结合领域的应用促成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和数字平台等新型农村医养方式,有效缓解了农村养老有养无医、医养分离的状况。数字技术助推农村医养结合有其重要动因:政府主导的养老福利数字化探索,市场经营的养老产业数字化转... 数字技术在医养结合领域的应用促成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和数字平台等新型农村医养方式,有效缓解了农村养老有养无医、医养分离的状况。数字技术助推农村医养结合有其重要动因:政府主导的养老福利数字化探索,市场经营的养老产业数字化转型,社会参与的养老文化数字化接续。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医养结合领域的应用推广仍面临数字赋能的技术风险、供需错位的对象背离以及立场偏差的主体抵触等难题。通过数字技术助推农村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需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构建数据共享平台、优化智慧医养产品及促成医养互助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村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社互动视角下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有效供给逻辑研究——基于广州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舒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4-749,共6页
目的:实现医养结合服务在社区中的有效供给对落实积极人口老龄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试图为三种典型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有效供给实践提供理论化阐释。方法:基于政社互动视角,采取案例研究法,以广州典型社区医养融合模式、医养... 目的:实现医养结合服务在社区中的有效供给对落实积极人口老龄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试图为三种典型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有效供给实践提供理论化阐释。方法:基于政社互动视角,采取案例研究法,以广州典型社区医养融合模式、医养嵌合模式以及医养合作模式为考察对象,从“资源整合有效”“需求回应有效”和“服务创新有效”展现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有效供给”的实践与行动逻辑。结果:“资源整合有效”遵从条块资源整合逻辑,实践表现为政策资源整合和区域资源整合;“需求回应有效”遵从分层满足需求逻辑,实践表现为专业服务回应规范性需求和精细服务回应个性化需求;“服务创新有效”遵从流程再造效率逻辑,实践表现为服务流程优化以及信息技术赋能。结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有效供给”透射出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利益共荣”的新型政社关系走向有助于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有效供给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社区 有效供给 政社关系 利益共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促成医养结合?——英国经验与本土化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蕊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5,共15页
20世纪80年代,英国为解决其医疗和养老服务的主管部门分散且界限模糊,不同机构间服务内容割裂,难以应对老年人医疗和养老混合型需求等问题,开始探索建立医疗和护理服务合作体系。英国政府首先通过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解决老年人长期住... 20世纪80年代,英国为解决其医疗和养老服务的主管部门分散且界限模糊,不同机构间服务内容割裂,难以应对老年人医疗和养老混合型需求等问题,开始探索建立医疗和护理服务合作体系。英国政府首先通过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解决老年人长期住院问题,以划清“医”“养”边界;其次通过立法要求部门间协同合作,明确各方责任并进行预算合并;最后以具体项目聚集资源确保整合服务下沉社区。该体系让社区在地化养老模式得到发展,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了以家庭医生为中心的多学科整合型服务网络、联合评估需求并进行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共同基金和个人账户、提供出院后短期的衔接性服务、实施来自政府和消费者的双重监管。同时,改革也面临“成本病”问题、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型以及医疗和照护业务转型中的问题。这些经验和挑战对我国的本土化启示是:顶层设计和下沉社区是调动各部门合作积极性的关键,综合评估需求是构建医养结合体系的基础,健全基层医疗卫生并建立具体的合作网络能够为其提供支撑,统一预算和支付是能够实现医养结合的重要保障。未来我国应通过转诊等建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各部门应综合评估医养需求并对信息共享,应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中心的服务支撑网络,探索建立医养结合服务基金并强调个人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去机构化 社区疗卫生 基层健康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及提升路径研究:基于39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思琦 赵君 +3 位作者 刘楠 邓淏晏 陈琦 王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5,共8页
目的:实证分析我国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多元驱动路径,为促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完善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基于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综合照护(ICOPE)实施框架构建分析框架,选取我国无锡市、焦作市、长沙市、成都市、重庆市的39个区(县... 目的:实证分析我国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多元驱动路径,为促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完善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基于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综合照护(ICOPE)实施框架构建分析框架,选取我国无锡市、焦作市、长沙市、成都市、重庆市的39个区(县)作为样本案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剖析高或非高水平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组态路径。结果: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各要素组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4条路径组合将有助于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发展,另有3条路径组合或将阻碍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发展;制度环境支持、筹资保障水平与区域老年人口需求程度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结论:我国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受到多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应从多方面出发共同施策以提升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居家社区 结合 服务能力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凯 黄健元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方法: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我国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存在政策“碎片化”且部门权责重叠、筹资机制不... 目的:分析我国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方法: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我国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存在政策“碎片化”且部门权责重叠、筹资机制不健全、养老观念陈旧、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不充足、养老服务人才资源匮乏、服务设施落后、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结论:完善法规体系,优化合作机制,加强财政支持,鼓励社会参与,完善人才培养、激励和保障机制,搭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养老产品和服务模式,营造良好风气,促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社区 老服务 生态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