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1
作者 王兴昊 王罗丽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3期152-154,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语境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聚焦该问题,深入探究其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关联。经由多维度的探讨,揭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对乡村劳动力结构优化、乡风文明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语境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聚焦该问题,深入探究其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关联。经由多维度的探讨,揭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对乡村劳动力结构优化、乡风文明建设、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乡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详尽剖析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的诸如观念转变、资金筹集、服务人才短缺以及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难点问题,并提出转变养老观念、拓宽资金渠道、加强人才培养以及完善服务体系等创新方法,以期为构建契合乡村振兴需求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进而推动农村地区达成可持续发展与全面振兴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社会养老 服务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现存短板与实践进路——基于共同富裕目标前景的审思 被引量:7
2
作者 文元全 马鑫旺 高红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6,共11页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目标前景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回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历程,探析其制度存量基础上,按照“目标—短板—实践进路”的逻辑思路审思当下新农保制度模...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目标前景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回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历程,探析其制度存量基础上,按照“目标—短板—实践进路”的逻辑思路审思当下新农保制度模式存量基础与共同富裕目标前景的差距,可知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物质保障能力低、城乡及区域间养老金水平差距大和制度建设水平不足的短板。本研究提出适度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水平、合理调节城乡及区域间养老金水平差异、完善制度建设水平三条实践进路建议,以期实现农村养老物质保障层面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制度变迁 共同富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考察(1991—1999)
3
作者 黄岑玥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7,共17页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农民为保障对象的全国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于“自助为主、互济为辅”的原则,该制度采取完全储蓄积累模式,要求农民按月或按年长期缴费。实践中,为简化工作手...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农民为保障对象的全国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于“自助为主、互济为辅”的原则,该制度采取完全储蓄积累模式,要求农民按月或按年长期缴费。实践中,为简化工作手续,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部分县市率先引入商业保险运行机制,推出0—60岁一次性投保模式。1994年以后,新投保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运用,它在解决基层投保工作难题的同时,带来“重发展、轻管理”、制度属性定位模糊等新问题,加速制度演化。回溯90年代县农保的实践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投保方式的转变是理解其制度变迁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 一次性投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筑牢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网
4
作者 胡慧娟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4期94-96,共3页
乡村振兴和农村社会养老紧密相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而乡村振兴的推进有助于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的问题所在,其次剖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的生成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农... 乡村振兴和农村社会养老紧密相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而乡村振兴的推进有助于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的问题所在,其次剖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的生成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的困境破解之道,希望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在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中得到有效解决,并推动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 乡村振兴 破解之道 问题所在 全面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史维良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年第6期82-84,共3页
文章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缴费能力的研究,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缴费能力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对中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昌国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1,共2页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始于1987年,全面推行于1991年,现行制度是根据1995年民政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建立起来的。同时从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机构有两万多个,专兼职人员有五万多...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始于1987年,全面推行于1991年,现行制度是根据1995年民政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建立起来的。同时从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机构有两万多个,专兼职人员有五万多人,还有代办员几十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城市.养老保险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养老保险金开始成为部分老年人获取收入的一个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农村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金 现行制度 兼职人员 民政部 代办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试点为例 被引量:41
7
作者 肖应钊 李登旺 +2 位作者 李茜茜 耿焕瑞 厉昌习 《社会保障研究》 2011年第5期40-50,共11页
本研究以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意愿影响因素为出发点,通过对山东省新农保试点地区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子女个数、希望的养老方式、为... 本研究以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意愿影响因素为出发点,通过对山东省新农保试点地区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子女个数、希望的养老方式、为家庭考虑是否参保、是否参加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对新农保的总体评价等因素对农民参保意愿具有较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效需求研究——基于农民参保意愿和缴费承受能力的综合考察 被引量:38
8
作者 胡宏伟 蔡霞 石静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3,共5页
农民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主体,他们对养老保险的有效需求(包括参保意愿和缴费承受能力)将直接影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建立、完善和保障水平。笔者通过分别对影响农民参保意愿和缴费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家庭财富、受教... 农民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主体,他们对养老保险的有效需求(包括参保意愿和缴费承受能力)将直接影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建立、完善和保障水平。笔者通过分别对影响农民参保意愿和缴费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家庭财富、受教育程度、保险预期等都会影响农民的参保意愿及缴费承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意愿 缴费承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践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16
9
作者 胡豹 卫新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2-55,共4页
国外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我国也在研究和探讨这一制度的建设。借鉴当前国外三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通过对其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特征环境的分析,作为借鉴来建立我国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国外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我国也在研究和探讨这一制度的建设。借鉴当前国外三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通过对其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特征环境的分析,作为借鉴来建立我国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制度建设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 被引量:96
10
作者 彭希哲 宋韬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47,共5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推行十多年来 ,在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在理论上也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文献研究的焦点问题 ,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实践中的区域差异、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等进行整...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推行十多年来 ,在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在理论上也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文献研究的焦点问题 ,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实践中的区域差异、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等进行整理和总结 ,并分析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区域差异 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养老 人口经济学 社会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被引量:16
11
作者 聂建亮 李澍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3期56-62,共7页
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满足农村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现实要求。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应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有限公益、满足需求、点面结合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责任主体、对象、模式、内... 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满足农村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现实要求。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应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有限公益、满足需求、点面结合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责任主体、对象、模式、内容、管理、监督、进程等方面对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框架进行设计。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措施:制定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规划,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培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创新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形式;加强标准化建设,构建完善的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创建一个有利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 “三农”问题 政府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51
12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0-146,共7页
通过政策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体现在政府补贴方面,在本质上是财政的再分配,其中个人账户部分体现为代内再分配,基础养老金部分体现为代际再分配。新农保制度几乎对所有制度内人群都具有正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净转... 通过政策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体现在政府补贴方面,在本质上是财政的再分配,其中个人账户部分体现为代内再分配,基础养老金部分体现为代际再分配。新农保制度几乎对所有制度内人群都具有正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净转移额来度量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程度,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测算发现:在现行财政补贴政策下,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偏向于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群、缴费困难群体、寿命长的人群、女性农民、长期缴费的人群以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政府缴费补贴越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越高,基础养老金调整系数越大,参保人养老金的净转入额就越多;"捆绑式缴费"政策产生了逆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收入再分配 净转入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江涛 谭静 傅新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02-903,906,共3页
基于四川省南充市230户农民的调查数据,对农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行制度下,有82.17%的农民愿意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实际参加的只有11.3%。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对利益的心理预期,过... 基于四川省南充市230户农民的调查数据,对农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行制度下,有82.17%的农民愿意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实际参加的只有11.3%。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对利益的心理预期,过度自信及从众心理等心理因素对参与意愿有重大影响。政府应充分考虑农民的不同心理需求与参与意愿,制定更为合理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与意愿 农民心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补贴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刘昌平 谢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2-435,共4页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满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正是由于政府责任缺失导致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失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思路之一就是要明确政府责...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满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正是由于政府责任缺失导致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失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思路之一就是要明确政府责任、落实财政补贴机制。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采取"最低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制度模式,并通过整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机制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造性地建立最低养老金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财政补贴 最低生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曹信邦 刘晴晴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9-137,共9页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10%的县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对制度采取补贴支持以体现其责任,但政府财政负担能力如何衡量一直被学界和政府所关注。本文运用数理模型和SPSS等分析工具,基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模...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10%的县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对制度采取补贴支持以体现其责任,但政府财政负担能力如何衡量一直被学界和政府所关注。本文运用数理模型和SPSS等分析工具,基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模式、农民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0%等假设前提下,对未来30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支持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不同地区农民缴费负担能力有差别,不同地区的政府财政对农民参保的支持能力有差别;二是不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不同的增长率条件下政府财政完全有能力维系该制度的财务收支平衡,保证农民养老金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央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加大"入口"补贴标准提高农民参保的意愿,取消农村养老保险固定缴费制,实行比例缴费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财政支持能力 养老账户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现途径仍需探索——胶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区制度运行困境的观察和思考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大勇 李茜 于占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1-36,共6页
 文章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试点区的制度运行困境的调研和分析基础上,对现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重新探索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实现途径、转变制度构建思路、编织基本"社会安全网"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社会安全 制度设计 困境与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测算——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筹资优化方案设计 被引量:34
17
作者 封铁英 董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82,共18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土地制度改革及劳动力乡城流动,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严重弱化。为了有效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推进新农保试点扩面、实现新农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需求为导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进行...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土地制度改革及劳动力乡城流动,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严重弱化。为了有效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推进新农保试点扩面、实现新农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需求为导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进行测算与优化研究,运用社会保障精算建模方法构建农村养老需求测算模型和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和政策因素,制度初期新农保筹资规模能够较好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而随着农村养老需求增长与老年抚养比加大,现行制度框架下新农保筹资规模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根据单一参数和组合参数调整的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分析结果,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筹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制度推进,加强缴费补贴激励效果、稳步提升个人缴费率,引入基础养老金变动机制、增强养老金基本保障功能,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合理调整筹资模式等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筹资规模 筹资优化 农村养老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调整与结构转型: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及优化愿景 被引量:19
18
作者 米红 刘悦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27,共11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它覆盖了我国一半的人口,使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经历了"老农保"...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它覆盖了我国一半的人口,使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经历了"老农保"、"新农保"和"城乡居保"三个阶段。每次变迁都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制度探索和自上而下的政策指导发现适合的制度模式。本研究从参数调整和结构转型的角度梳理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历次变迁的主要方式,并利用人口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预测"城乡居保"制度未来的发展愿景,认为城乡居保制度的发展完善必然以结构转型为主要方式,以养老金待遇调整为优化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发展历程 参数调整 结构转型 政策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于有限财政责任理念的制度安排及政策构想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杨翠迎 米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7,共7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农保制度)尽管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实践探索,可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在全国推行和普遍实施,其中关键的制约因素是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及资金来源不足,为此建立有限财政责任农保制度,突破现行农保困局,十分必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农保制度)尽管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实践探索,可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在全国推行和普遍实施,其中关键的制约因素是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及资金来源不足,为此建立有限财政责任农保制度,突破现行农保困局,十分必要。所谓有限财政责任农保制度就是指政府对农保所提供的资金支持及其风险是在特定人群特定时段内的一种限额限时责任。基于有限财政责任农保理念,对现行农保制度安排和模式框架进行创新,提出四种模式,即适合于农民工的“弹性账户+激励账户”模式、适合于失地农民的“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储备金”模式、适合于纯农户的“个人账户+长寿风险基金”或者“个人账户+统筹账户”模式、适合于计生户的“到龄扶助”奖励转为“即期投入”的模式。以上各种模式之间具有一定的转化与衔接通道。要在实践中全面推进有限财政责任农保制度,还必须重视以下工作:一是不但要注意对现行农保的继承,还要注重方法论的创新;二是要加强区域示范,建立和完善有限财政责任农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三是出台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和衔接政策,实现农保制度在全国的梯度推进;四是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倡导群众积极自愿参保;五是及时立法,注重农保工作推行的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有限财政 农民工 被征地农民 纯农户 计生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心理因素实证研究——以南充市230户低收入农户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谭静 江涛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2-76,共5页
文章基于南充市230户农户的调查样本,对四川南充市农户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整体参与意愿不强,且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相差甚远。特别是农户对利益的心理预期,对... 文章基于南充市230户农户的调查样本,对四川南充市农户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整体参与意愿不强,且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相差甚远。特别是农户对利益的心理预期,对制度及管理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过度自信及从众心理等因素对参与意愿有重要影响。文章认为,增加农户的收入和提高农户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是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条件,政府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农户的心理需求与参与意愿,制定更为合理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与意愿 农户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