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农村碳排放区域差异演变与公平性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贝
田云
王庆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7,共13页
在完成中国及其部分省级行政区农村碳排放量测算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其区域差异演变特征、碳排放公平性与否等问题展开了探讨。研究发现:第一,2005-2021年中国农村碳排放总量虽存在起伏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结合其变化特征可大致划分为“...
在完成中国及其部分省级行政区农村碳排放量测算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其区域差异演变特征、碳排放公平性与否等问题展开了探讨。研究发现:第一,2005-2021年中国农村碳排放总量虽存在起伏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结合其变化特征可大致划分为“波动下降”“波动上升”“持续下降”“持续上升”四个不同阶段。各省份2021年农村碳排放量差异较大,其中湖南居首、上海最后,排在前10位的省份农村碳排放量之和占到了全国的56.35%,而后10位仅占11.26%。第二,各省份农村碳排放量差异在多数年份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常住人口规模,具体到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等三类区域又呈现出不同特点。从总体贡献率来看,区域内差异相比区域间差异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三,各省份农村碳排放存在着明显的非公平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以海南为代表的13个省份相对以较多的农村常住人口抑或农业增加值引发了较少的碳排放,客观上承载了其他省份的碳排放压力,而青海等17个省份的情形则正好相反。基于人口承载系数、经济贡献系数的数值差异,可以将30个省份划分为“双高”“高-低”“低-高”“双低”等四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碳排放
农业
碳
排放
区域差异
公平性评价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色经济视阈下农村金融发展对碳排放有何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雪林
唐青生
《农村金融研究》
2020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促进中国农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走低碳环保之路,亟需降低农村碳排放强度。文章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基础理论模型,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碳排放强度呈现出倒U型的影响关系。运用中国26个省份2001~2017年...
为促进中国农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走低碳环保之路,亟需降低农村碳排放强度。文章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基础理论模型,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碳排放强度呈现出倒U型的影响关系。运用中国26个省份2001~2017年的数据,在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的维度上分别通过面板模型验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农村金融规模中的信贷规模和储蓄规模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为负向;农村金融总体规模对农村碳排放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应深化农村金融发展,加强农村技术升级和深化研发创新,以促进农村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金融发展
农村碳排放
强度
农村
经济增长
农村
技术进步
绿色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物系统碳足迹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薛佳敏
徐明岗
张建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食物系统碳足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衡量农业生产中碳排放的关键手段。食物系统碳足迹研究有助于准确理解农业生产的碳排放特征与规律,为制定农业碳减排的策略与实现路径提供科学依据,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
食物系统碳足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衡量农业生产中碳排放的关键手段。食物系统碳足迹研究有助于准确理解农业生产的碳排放特征与规律,为制定农业碳减排的策略与实现路径提供科学依据,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对种植业、畜牧业与食物消费环节的碳足迹研究持续深入,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构建更加可持续的食物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未来仍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综述了碳足迹的概念、研究意义、主要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研究的难点与热点。并指出未来碳足迹研究在研究边界上要从可持续食物系统的视角出发,从“作物-畜牧-食品加工-食物消费”整个链条来定量农业碳足迹,兼顾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碳排放;在研究方法上,应考虑土壤、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作用,同时建立完备的碳足迹指标与参数监测体系;在碳减排途径上既要关注技术本身的革新,也要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政策的调控。这一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食物系统对于环境与气候的影响,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食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系统
碳
足迹
环境问题
生命周期分析
食物系统
农村
生活
碳
排放
农业
碳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农村碳排放区域差异演变与公平性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贝
田云
王庆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
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巴黎协定下中国农业碳排放权省域分配及协同减排策略研究”(7190319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减排固碳潜力评估、实现路径及支持政策研究”(23BGL189)。
文摘
在完成中国及其部分省级行政区农村碳排放量测算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其区域差异演变特征、碳排放公平性与否等问题展开了探讨。研究发现:第一,2005-2021年中国农村碳排放总量虽存在起伏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结合其变化特征可大致划分为“波动下降”“波动上升”“持续下降”“持续上升”四个不同阶段。各省份2021年农村碳排放量差异较大,其中湖南居首、上海最后,排在前10位的省份农村碳排放量之和占到了全国的56.35%,而后10位仅占11.26%。第二,各省份农村碳排放量差异在多数年份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常住人口规模,具体到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等三类区域又呈现出不同特点。从总体贡献率来看,区域内差异相比区域间差异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三,各省份农村碳排放存在着明显的非公平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以海南为代表的13个省份相对以较多的农村常住人口抑或农业增加值引发了较少的碳排放,客观上承载了其他省份的碳排放压力,而青海等17个省份的情形则正好相反。基于人口承载系数、经济贡献系数的数值差异,可以将30个省份划分为“双高”“高-低”“低-高”“双低”等四种类型。
关键词
农村碳排放
农业
碳
排放
区域差异
公平性评价
泰尔指数
Keywords
rural carbon emissions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regional differences
equity evaluation
theil index
分类号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色经济视阈下农村金融发展对碳排放有何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雪林
唐青生
机构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2020年第1期44-5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滇桂沿边金融开放中的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编号:14XMZ048)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科研基金项目“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编号:42223020012)的研究成果.
文摘
为促进中国农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走低碳环保之路,亟需降低农村碳排放强度。文章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基础理论模型,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碳排放强度呈现出倒U型的影响关系。运用中国26个省份2001~2017年的数据,在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的维度上分别通过面板模型验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农村金融规模中的信贷规模和储蓄规模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为负向;农村金融总体规模对农村碳排放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应深化农村金融发展,加强农村技术升级和深化研发创新,以促进农村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
金融发展
农村碳排放
强度
农村
经济增长
农村
技术进步
绿色经济
Keywords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Rur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Rural Economic Growth
Rur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Green Economy
分类号
F832.35 [经济管理—金融学]
X19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物系统碳足迹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薛佳敏
徐明岗
张建杰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20210114060102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1100)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023CYJSTX13)资助。
文摘
食物系统碳足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衡量农业生产中碳排放的关键手段。食物系统碳足迹研究有助于准确理解农业生产的碳排放特征与规律,为制定农业碳减排的策略与实现路径提供科学依据,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对种植业、畜牧业与食物消费环节的碳足迹研究持续深入,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构建更加可持续的食物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未来仍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综述了碳足迹的概念、研究意义、主要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研究的难点与热点。并指出未来碳足迹研究在研究边界上要从可持续食物系统的视角出发,从“作物-畜牧-食品加工-食物消费”整个链条来定量农业碳足迹,兼顾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碳排放;在研究方法上,应考虑土壤、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作用,同时建立完备的碳足迹指标与参数监测体系;在碳减排途径上既要关注技术本身的革新,也要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政策的调控。这一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食物系统对于环境与气候的影响,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食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食物系统
碳
足迹
环境问题
生命周期分析
食物系统
农村
生活
碳
排放
农业
碳
减排
Keywords
Carbon footprint of food system
Environmental problems
Life Cycle Assessment
Food system
Carbon emissions of rural residents’life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农村碳排放区域差异演变与公平性探讨
李贝
田云
王庆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绿色经济视阈下农村金融发展对碳排放有何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李雪林
唐青生
《农村金融研究》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食物系统碳足迹研究进展
薛佳敏
徐明岗
张建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