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际关系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培建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8期41-45,共5页
为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实际养老需求,构建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实证分析代际关系各维度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老年人个体特征和社会资... 为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实际养老需求,构建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实证分析代际关系各维度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老年人个体特征和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子女的三种支持均会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选择产生显著影响。经济支持对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产生正向影响;获得工具支持越多的老年人越倾向于选择社区养老;情感支持的影响程度在众多因素中位居首位,支持力度越大老年人越可能选择家庭养老。因此,应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家庭化、市场化、社会化,充分发挥居家、社区、机构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农村留守老人的“老有所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关系 农村留守老人 养老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老人亲子关系的疏离与重建——基于萨提亚沟通理论对N县X村的分析
2
作者 钟春英 余承海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8-125,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基于N县X村的田野调查发现,案例村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留守老人为主体的留守社会。农村留守老人与子女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亲子关系疏离,极...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基于N县X村的田野调查发现,案例村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留守老人为主体的留守社会。农村留守老人与子女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亲子关系疏离,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农村留守老人亲子关系的疏离表现在沟通时间、互动空间及沟通内容三个维度,与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和心理压力、社会交往缺失及沟通意愿减弱密切相关。根据萨提亚沟通理论,农村留守老人亲子关系的重建可以从“情境”“他人”和“自我”三个层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亲子关系 萨提亚沟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的利益相关者
3
作者 谭君玲 黄菊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9期243-245,共3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生活在农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有1.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3.81%。根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农村老人在年龄结构、空巢率、健康状况、经济收入水平和养老服务费用承受能力等方面,均与城镇...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生活在农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有1.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3.81%。根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农村老人在年龄结构、空巢率、健康状况、经济收入水平和养老服务费用承受能力等方面,均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其面临的养老形势更紧迫、问题更突出。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来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的解决需要多方利益相关主体参与。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等形式,深入分析了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的成因,并从政府、家庭、社区、市场等不同利益相关主体角度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困境 农村总人口 农村留守老人 利益相关主体 利益相关者理论 抽样调查数据 农村老人 养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二元结构视角下关爱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
4
作者 魏昭辉 《山西农经》 2024年第22期87-90,共4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这一战略旨在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方面的全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这一战略旨在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方面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重要议题,其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的关键一环。农村留守老人是一个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弱势群体,所以提升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水平是一个民生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发展问题。基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养老经济保障、健康照护、精神慰藉等关爱缺失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城乡二元结构 关爱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数字贫困问题研究——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5
作者 黎盼盼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5期231-233,共3页
随着数据网络的使用愈加频繁,群体间在数字条件和能力上的差距被觉察和放大,农村留守老人的数字贫困问题凸显。社会工作一直以来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科学方法助人自助,专注于提供资源与服务,在农村留守老人数字贫困问题的解决上... 随着数据网络的使用愈加频繁,群体间在数字条件和能力上的差距被觉察和放大,农村留守老人的数字贫困问题凸显。社会工作一直以来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科学方法助人自助,专注于提供资源与服务,在农村留守老人数字贫困问题的解决上存在独特优势。文章调研了菏泽市两个村落的农村留守老人数字贫困情况,从家庭、社区和政府等方面解读,并以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加以分析,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数字贫困问题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介入 以人为本的理念 农村留守老人 山东省菏泽市 助人自助 数据网络 贫困问题研究 独特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智力在农村留守老人感恩与自我和谐之间的效应:中介还是调节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安明 刘华山 惠秋平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4期351-356,共6页
该研究为了考察农村留守老人感恩、情绪智力和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53名子女打工在外的农村老人。结果表明:(1)农村留守老人的感恩和情绪智力水平较高,自我和谐程度偏低;(2)自我和谐在健康状况上的主效应显著... 该研究为了考察农村留守老人感恩、情绪智力和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53名子女打工在外的农村老人。结果表明:(1)农村留守老人的感恩和情绪智力水平较高,自我和谐程度偏低;(2)自我和谐在健康状况上的主效应显著,健康状况与子女联系状况的交互作用也显著;(3)感恩与农村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谐呈显著负相关;(4)情绪智力在感恩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5)情绪智力不是调节变量,不会显著影响感恩与自我和谐之间关系的强度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自我和谐 感恩 情绪智力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干预对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海婷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0,共3页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方法,对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并制定运动处方对其实施干预实验,从而分析体育锻炼对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除强迫症状外...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方法,对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并制定运动处方对其实施干预实验,从而分析体育锻炼对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除强迫症状外,差异都呈显著性;2)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老人,并有显著性差异;3)体育锻炼干预后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提高,且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干预 农村留守老人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老人需要社会关怀 被引量:5
8
作者 蒋艳 钱娟 《社会工作》 2007年第12期47-48,共2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形成原因,并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关怀展开具体论述。对农村留守老人施以社会关怀,既是农村留守老人的主观愿望,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家庭功能 社会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福利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奇恒 孟传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3期13008-13009,13086,共3页
对2009~2013年的农村留守老人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农村留守老人福利服务支持首要的是经济支持,其次是医疗、精神和照料支持,并指出第三方社会组织协同政府共同供给农村养老福利是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向。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养老 福利服务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探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唐水 《社会工作》 2010年第24期47-50,共4页
目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尚存在社工服务的提供者匮乏以及服务的可及性差的不足。但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又是可行的,这体现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和成功经验、政府的认可与基层的需要。结合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 目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尚存在社工服务的提供者匮乏以及服务的可及性差的不足。但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又是可行的,这体现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和成功经验、政府的认可与基层的需要。结合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效的实证经验,提出社会工作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和具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社会工作介入 可行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农村留守老人亲子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小萍 安龙 《榆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6-39,共4页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老人亲子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266名农村留守老人为被试对象,用亲子支持问卷、自尊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主观幸福感与老人接受支持、给予支持、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尊与...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老人亲子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266名农村留守老人为被试对象,用亲子支持问卷、自尊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主观幸福感与老人接受支持、给予支持、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尊与老人接受支持、给予支持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2)自尊在接受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在给予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亲子支持 自尊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5名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乐军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济宁市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WHOQOL-BREF量表,对济宁农村地区315名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入户调查。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家庭... 目的探讨济宁市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WHOQOL-BREF量表,对济宁农村地区315名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入户调查。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和睦程度、子女经济支持、子女回家频率8个因素均能影响生存质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经济收入水平、生活自理能力两项因素对生存质量影响最大。结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重点应放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障身体健康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需求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包福存 李娅娅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对甘肃省的178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需求问题。调查显示,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需求主要表现在他们渴望与子女的亲子互动,与孙子的交流沟通及配偶的陪伴、关爱,亲属的尊重、关怀等。研究表明,由于子女的外出... 对甘肃省的178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需求问题。调查显示,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需求主要表现在他们渴望与子女的亲子互动,与孙子的交流沟通及配偶的陪伴、关爱,亲属的尊重、关怀等。研究表明,由于子女的外出,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需求无法满足,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需求,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子女精神赡养的意识,全社会营造关爱老人的氛围;发挥村委会的作用,保证留守老人的情感需求落到实处;依托社区,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留守老人的服务体系;依靠社会力量,为农村留守老人情感需求的满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情感需求 精神赡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精准扶贫对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大雪 何剑 +2 位作者 周晓艳 任继刚 李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8期3-5,共3页
目的了解医疗精准扶贫对该市农村留守老年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方法2018年3月—2019年2月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对南充市540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南充市农村留守老人在年龄、医疗服务、经济、... 目的了解医疗精准扶贫对该市农村留守老年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方法2018年3月—2019年2月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对南充市540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南充市农村留守老人在年龄、医疗服务、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医疗服务、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该市精准医疗扶贫的举措,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和留守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精准扶贫 农村留守老人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月婷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0-71,共2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青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外输出,现今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而留在农村的老人们承受着沉重的劳动和抚养孙辈的压力,由此引发了经济贫困、照料缺失、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青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外输出,现今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而留在农村的老人们承受着沉重的劳动和抚养孙辈的压力,由此引发了经济贫困、照料缺失、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农村留守老人现状调查
16
作者 刘明达 何红卫 《领导科学论坛》 2012年第11期55-57,共3页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一个个青壮年背着行囊,告别农村,到陌生而繁华的都市去寻梦,去掏金,留下了无数“留守老人”,他们中有的年迈体弱,有的风蚀残年,有的疾病缠身,但大都还要拖着赢弱的身躯从事农活、干些杂活...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一个个青壮年背着行囊,告别农村,到陌生而繁华的都市去寻梦,去掏金,留下了无数“留守老人”,他们中有的年迈体弱,有的风蚀残年,有的疾病缠身,但大都还要拖着赢弱的身躯从事农活、干些杂活、看护孙儿。这是发展中的中国伴随着“打工潮”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调查 现状 湖北 留守老人 青壮年 世界 大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状况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雷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323-10325,共3页
以2011年对江苏省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留守老人经济收入状况相对较高,80%以上的老人认为家庭收入够用;大多数外出子女会对留守老人给予一定的经济支... 以2011年对江苏省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留守老人经济收入状况相对较高,80%以上的老人认为家庭收入够用;大多数外出子女会对留守老人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但并没有显著地改善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子女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与老人的年龄、婚姻状况以及是否有个人收入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经济供养 外出务工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 被引量:9
18
作者 邹伟贤 《社会工作》 2008年第14期44-46,共3页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研究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意义出发,着重分析了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难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本文认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衰弱、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研究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意义出发,着重分析了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难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本文认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衰弱、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老人负担增加、老人孤独感增强和他们自身一些问题等五个方面是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主要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城镇化 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老人住院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龙云香 曾春莲 +1 位作者 陆灯木 李斢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1期139-140,共2页
农村留守老人住院后易产生焦虑、恐惧、孤独、失落、厌世等心理问题,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对患者予以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同时积极争取患者在外务工子女的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权与增能: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健康的可行策略——基于河南省S村的调查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姜涛 《社会工作》 2022年第6期89-99,107,108,共13页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精神健康问题,亟须改善其精神状态,获得高质量养老生活。本研究以赋能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健康改善的可行策略。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中的访谈法与个案研究法,对河南省S村和患有精神疾病的3对留守...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精神健康问题,亟须改善其精神状态,获得高质量养老生活。本研究以赋能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健康改善的可行策略。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中的访谈法与个案研究法,对河南省S村和患有精神疾病的3对留守老人夫妇的生活进行深入观察,并以其中3位女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研究结果表明:(1)患精神疾病代表了精神健康出现了问题,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疾病遵循“留守-受刺激-发病-确诊-反复住院”的演变规律;(2)农村留守老人面临隔代抚养心理压力大、精神生活乏味、缺乏精神慰藉和精神疾病难以治愈的精神健康问题;(3)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关键在于个体、社区环境和社会政策层面上对留守老人精神健康的保障赋能不足。本研究提出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健康的可行策略:为个体、社区、社会各方赋权增能,调动留守老人社会参与积极性,改善现有精神健康水平低下的状态,利用社会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优势,促进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健康 赋权增能 农村留守老人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