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性关怀抑或反思性关怀?——对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社会关怀研究的梳理与反思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晶环 叶敬忠 《西北人口》 CSSCI 2016年第5期71-78,共8页
国外学者对社会关怀提出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侧重强调关怀者和被关怀者是一种发展关系,第二层含义重点阐释社会和个体关于谁需要关怀,以及如何关怀的认知对关怀资源生产和分配的影响。本文以这两层含义为维度,界定出当前我国学者针对... 国外学者对社会关怀提出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侧重强调关怀者和被关怀者是一种发展关系,第二层含义重点阐释社会和个体关于谁需要关怀,以及如何关怀的认知对关怀资源生产和分配的影响。本文以这两层含义为维度,界定出当前我国学者针对农村留守人口存在着两种关怀:发展性关怀和反思性关怀。发展性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农村人口所面临的困境,但这种关怀依旧处于发展主义框架中。反思性关怀超越发展主义对关怀的限制,追求人本性关怀,从中深刻理解留守人口的境遇,对社会关怀研究的推进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分析发现,留守人口在关怀需求和关怀资源、关怀付出和关怀收获上存在着不对称;一种单一的、齐化的,以经济增长为衡量指标的发展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判断标准,使得对留守人口的社会关怀不断的理性化、商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怀 农村留守人口 发展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乡创业青年对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姣龙 王宇雄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9期47-50,共4页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广大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为农村留守人口提供就业增收机会,体验奋斗的幸福;使农村家庭实现团聚,促进家庭和谐美满,带来温暖的幸福;将城市新思想新理念传入家乡,推动家乡精神文...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广大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为农村留守人口提供就业增收机会,体验奋斗的幸福;使农村家庭实现团聚,促进家庭和谐美满,带来温暖的幸福;将城市新思想新理念传入家乡,推动家乡精神文明建设,享受别样的幸福。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广大乡村应积极吸引青年人才、留住人才,在返乡创业青年与农村留守人口的合力之下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双方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创业青年 农村留守人口 乡村振兴 幸福感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劳动人口转移意愿研究——基于十省流出地的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齐嘉楠 刘鸿雁 +1 位作者 李伯华 于典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2,62,共11页
利用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在10个省份开展的流出地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多层Logit回归分析方法,对留守的农村人口转移能力、转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农村地区具备向城市转移能力的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但留守人群当前转移意... 利用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在10个省份开展的流出地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多层Logit回归分析方法,对留守的农村人口转移能力、转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农村地区具备向城市转移能力的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但留守人群当前转移意愿偏低,且不同城镇化地区呈现差异化的转移意愿模式。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可提升留守人群的转移意愿,但仅在低城镇化模式下效用显著。建议未来加强基于农村流出地的人口流出意愿及行为的监测调查,针对处于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地区,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鼓励农村人口转移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人口 转移能力 转移意愿 土地流转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农场与兼业农户:专业化和兼业化的冲突 被引量:14
4
作者 生秀东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6期109-112,共4页
家庭农场是中国未来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组织形式。当前在传统农区小规模的兼业农业仍然具有经济上的竞争优势,家庭农场并不能取而代之,这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少量需要流转的土地,则由于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和流转机制... 家庭农场是中国未来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组织形式。当前在传统农区小规模的兼业农业仍然具有经济上的竞争优势,家庭农场并不能取而代之,这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少量需要流转的土地,则由于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和流转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家庭农场面临着不能租到集中连片的耕地的困难,并保证较长的流转期限。由此决定了农地流转的速度缓慢。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要始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宜行政推动兼业农户让出土地兴办家庭农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兼业农业 传统农区 农村留守人口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集专题组稿启事
5
作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乡村与发展研究既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又在现代化背景下孕育出新的命题空间。在大家不断就此进行深耕和拓展的同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也以不定期开办的主题专栏回应研究领域中的经典议题与前沿议题。近年来,在大家的帮助... 乡村与发展研究既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又在现代化背景下孕育出新的命题空间。在大家不断就此进行深耕和拓展的同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也以不定期开办的主题专栏回应研究领域中的经典议题与前沿议题。近年来,在大家的帮助下,学报呈现出了一些反响良好的专题研究专栏,如“农村留守人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农业社会学”、“替代性食物体系”、“农村养老”等等。为持续推进这一有意义的工作,特此向学界师友及研究团队征集专题组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组稿 农业大学学报 文化遗产保护 研究团队 农村留守人口 现代化背景 学术传统 持续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