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旅游电商发展、收入差距与农村消费韧性
- 1
-
-
作者
李丹阳
耿松涛
-
机构
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67,共4页
-
基金
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目的地方言感知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以青年游客为例”(项目编号:Qhys2023-198)。
-
文摘
旅游电商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强消费韧性提供了新渠道。本文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效果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旅游电商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村消费韧性,并且在动态效应、缩短考察期和Heckman两阶段等方法检验下模型和结论具有稳定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农村消费水平和数字基础较低的地区,旅游电商发展对增强农村消费韧性的边际效果更高、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旅游电商发展会通过缩小收入差距进而提高农村消费韧性,且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通过Sobel检验。因此,应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针对性的数字技能培训和电子商务教育、推动地方特色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开发与推广,释放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促进作用。
-
关键词
旅游电商
农村消费韧性
收入差距
中介效应
-
分类号
F7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交通可达性、流通效率与农村消费韧性动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慧姝
-
机构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06-109,共4页
-
基金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信息消费拉动吉林省农村全面振兴路径研究”(编号2021C41)。
-
文摘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1-2022年面板数据,结合理论分析探讨交通可达性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交通可达性增强能够显著提升农村消费韧性,且提升流通效率是交通可达性增强农村消费韧性的作用路径。异质性表明,交通可达性在南北方和移动支付水平高低不一的地区均能对农村消费韧性产生正向作用,但北方和移动支付水平越高作用越突出,同时市场越有效,交通可达性增强农村消费韧性的作用越大。因此,应加强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流通体系,强化地方数字化、市场化政策支持,释放交通可达性对农村消费韧性的赋能作用。
-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流通效率
农村消费韧性
异质性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