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民主监督的发展走向
1
作者 卢福营 俞晓婷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9-227,共9页
监督环境决定监督方式及其变迁。新时代的中国农村民主监督环境发生了四个转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从封闭单一向开放多元转变,基层民主理论从民主自治向全过程人民民主转变,乡村治理体制从“乡政村治”向党领导的多元共治转变,监督技术从... 监督环境决定监督方式及其变迁。新时代的中国农村民主监督环境发生了四个转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从封闭单一向开放多元转变,基层民主理论从民主自治向全过程人民民主转变,乡村治理体制从“乡政村治”向党领导的多元共治转变,监督技术从传统手段向数字化转变。这种转变重构了农村民主监督环境,决定着农村民主监督发展将实现四个转换:一元监督转换为多元监督、村民事务监督转换为村域事务监督、村务全过程监督转换为村治全过程监督、传统监督转换为“数字化+监督”,形成新型民主监督形态。农村民主监督的转型发展需要建设党领导的、全员参与的、多元整合型民主监督体系,形成村域事务全覆盖的系统监督格局,建构村庄治理过程的全链条监督程序,适度推进“数字化+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主监督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发展走向 监督环境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民主监督制度的损耗与补益——政治知识与政治道德的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扬金 于兰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2,共5页
主体人的政治知识与政治道德储备是影响制度的关键因素。现实中,作为村民自治权力的保障,农村民主监督制度困境重重,其重要原因在于村民的政治知识与政治道德滞后所导致的制度损耗。提升村民政治知识与政治道德,必须从能力与人格双重培... 主体人的政治知识与政治道德储备是影响制度的关键因素。现实中,作为村民自治权力的保障,农村民主监督制度困境重重,其重要原因在于村民的政治知识与政治道德滞后所导致的制度损耗。提升村民政治知识与政治道德,必须从能力与人格双重培育、教育与实践双向推动、宣传与制度双管齐下等方面予以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主监督制度 政治知识 政治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