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瑶祥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8期1-3,20,共4页
"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是指对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结为一体,构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综合平台。"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客观、内在的要... "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是指对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结为一体,构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综合平台。"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客观、内在的要求,是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谋求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进一步推进"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为农服务、产业发展、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及合作社原则;坚持规范自身发展,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功能。要制定相关法律,健全体制机制;要加强对"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建设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 三位一体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如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基于山东省蒙阴县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钱淼 郭红东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基于山东省蒙阴县多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实地调查,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能够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具体作用机制表现在两个方面。... 基于山东省蒙阴县多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实地调查,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能够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具体作用机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具有独特的制度特征,其成员结构、出资机制、决策机制和分配机制的特殊安排能够发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产业组织过程中与村集体产生紧密的利益联结,使村集体能够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方式获得收益,发挥着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的作用。研究还发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作用不能脱离产业而独立存在,精准培育产业是其发挥作用的根本前提。据此,建议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可选模式,结合村庄的产业基础、集体资产与群众意愿等条件,因地制宜逐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运行机制 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合作、土地要素驱动与乡村振兴——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案例研究
3
作者 崔惠玉 徐颖 梁丹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16,共1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土地作为农村最重要的资源,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土地作为农村最重要的资源,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原有“政府—市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政府—市场—组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并基于土地要素视角,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多元合作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和基本路径。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政府、市场与组织多元合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农村经济发展新形态,体现出政府引导、两委牵头、村民协作和产业支撑四位一体的共同特征。政府、市场与组织的合作模式决定了农村土地要素的利用和经营方式,形成劳动创新型、劳动优化型、资本创新型和资本优化型四种不同类型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集体决策是关键。本文分析了多元合作背景下土地要素驱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全国推广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合作 土地要素 乡村振兴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
作者 傅慧玲 钱淼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47-250,F0003,共5页
基于扎根理论对大量文献进行梳理,筛选相关指标,最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运行机制、发展途径、监督机制3个一级指标以及9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经营方式稳健、产业... 基于扎根理论对大量文献进行梳理,筛选相关指标,最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运行机制、发展途径、监督机制3个一级指标以及9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经营方式稳健、产业融合发展、内部监督、外部监督4个指标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程度最大,并从3个层面提出了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共创意识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阮若卉 罗明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9,共14页
根据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274个行政村样本数据,从价值共创视角,基于“情感动员-行动参与-效率提升”的分析逻辑,实证考察了村庄价值共创意识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庄价值共创意识对新型农村... 根据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274个行政村样本数据,从价值共创视角,基于“情感动员-行动参与-效率提升”的分析逻辑,实证考察了村庄价值共创意识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庄价值共创意识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村庄价值共创意识能促进村民以合作参与和资源整合的形式参与价值共创,进而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此外,村庄价值共创意识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南方地区村庄、人口规模较大村庄、外来人口规模较小村庄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村庄中,其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应不断强化村庄价值共创意识,鼓励多元主体参与集体经济建设,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合作参与 资源整合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经营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母娜 王征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3,共12页
基于陕西、甘肃两省微观调查数据,从冗余性、敏捷性、稳定性、能动性四个方面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测度指标,论证了合作经营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明... 基于陕西、甘肃两省微观调查数据,从冗余性、敏捷性、稳定性、能动性四个方面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测度指标,论证了合作经营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明显提高约17.8%,该结论能通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但合作经营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的影响程度会受到村域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源禀赋的调节。进一步检验发现,合作经营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的正向影响在兼业化水平低、村集体经济收入较高、户籍人口较多的村庄中更为明显。因此,应该因地制宜,逐步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同时应规范集体资产管理,保障组织成员主体性地位,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经营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韧性 社会资本 资源禀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策探析
7
作者 杨苗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6期42-44,共3页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能够实现产业增长、提高要素融合效率、提供社会均等化服务等方式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但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面临可持续发展困难、治理效能低下、同质化严重和利润较薄等问题。为此,应不断创新新型农...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能够实现产业增长、提高要素融合效率、提供社会均等化服务等方式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但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面临可持续发展困难、治理效能低下、同质化严重和利润较薄等问题。为此,应不断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计能力,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构建乡村治理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党委统领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艳勇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5期60-62,共3页
推动农村增收与振兴的关键路径在于推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打破原来“就村抓村”的套路,结合联村区域资源禀赋,群策群力,有效整合和利用资金、土地、劳动力、机械和信息资源优势,共建集体经济联合体,抱团发展,... 推动农村增收与振兴的关键路径在于推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打破原来“就村抓村”的套路,结合联村区域资源禀赋,群策群力,有效整合和利用资金、土地、劳动力、机械和信息资源优势,共建集体经济联合体,抱团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由“单打独斗”向“组团式”转变,增加了农民收入,起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创新理念有助于促进农村的民主化进程,同时也对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和领导方式改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作为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在当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经济 农村合作经济 发展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对农村居民经济负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建国 刘建江 +3 位作者 杜国栓 王玉敏 宋巍 杨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50-2552,共3页
目的了解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在降低参加合作医疗居民经济负担方面的效果,为寻求合理可持续的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40岁以上参合居民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脑卒中且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给免费药物。... 目的了解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在降低参加合作医疗居民经济负担方面的效果,为寻求合理可持续的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40岁以上参合居民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脑卒中且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给免费药物。计算该项政策实施后,农村居民在买药、体检、诊疗以及减少住院和节省交通等方面节约的花费。结果 2008—2010年,房山区共免费发药18种,对比个人购买药品并通过合作医疗报销的方式,可为农村居民节约花费1 792.11万元,慢性病初筛体检可节约花费157.33万元,免除诊疗挂号和诊疗费可节约310.91万元,减少因四种慢性病造成的住院可节约156万元,在本村取药而省去交通费可节约248.73万元。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可从各方面减轻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是一种可长期实行的慢性病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村级基本药物制度 慢性病 经济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杜进林 李颖琰 王禄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的德尔菲法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专家平均年龄43岁,平均从事专业时间20年。该轮咨询的回收率为95%,权威程度平均值为0&#... 目的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的德尔菲法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专家平均年龄43岁,平均从事专业时间20年。该轮咨询的回收率为95%,权威程度平均值为0·7522,协调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权重系数依次为结构0·2500、过程0·2500、结果0·5000。结论专家的代表性较强,积极性高,权威性、协调性较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与补偿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侯天慧 谭克俭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6-78,共3页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一种经济决策,因此必然遵循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实践中常会出现偏离。因而农民参合的动力主要不是经济利益的吸引,而是其他因素的作用。政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则主要是政治决策。但从经济学的角...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一种经济决策,因此必然遵循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实践中常会出现偏离。因而农民参合的动力主要不是经济利益的吸引,而是其他因素的作用。政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则主要是政治决策。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管理成本很大,投资效益低,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筹资 补偿机制 经济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健 申曙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19,共4页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咨询法,提出了从公平、效率、质量与可持续四个维度建立新农合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通过不断的实践修正,获得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权重。这一指标体系的提出,能为新农合制度的改进与规范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咨询法,提出了从公平、效率、质量与可持续四个维度建立新农合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通过不断的实践修正,获得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权重。这一指标体系的提出,能为新农合制度的改进与规范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新农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预警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林贵 张魁斌 +2 位作者 杨竞妍 陈钊娇 林韬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年第3期192-194,共3页
该文从监测控制区域的确定、指标的分析、试点县的分析、影响因素的分析四方面建立预警体系,在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几个关键环节、重要领域选择了13项敏感性指标设置预警值或预警监测区域,对照实际运行情况,查找原因并实时控制。建议实... 该文从监测控制区域的确定、指标的分析、试点县的分析、影响因素的分析四方面建立预警体系,在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几个关键环节、重要领域选择了13项敏感性指标设置预警值或预警监测区域,对照实际运行情况,查找原因并实时控制。建议实际工作中把预警指标信息与合作医疗的常规报表相结合,将预警体系作为一个模块纳入合作医疗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指标体系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市场性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连铮 韩淑梅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93,共5页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市场化的产物,是实现农业商品化经营的主要途径,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合作性和市场性的双重特征。本文在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含义及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释了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市场性特...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市场化的产物,是实现农业商品化经营的主要途径,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合作性和市场性的双重特征。本文在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含义及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释了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市场性特征。针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市场性中仅突出其合作性而忽视其市场性、失去了农村小生产和大市场链接功能、难以真正发挥其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等问题,提出了应建立合作组织内部的风险共担机制,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起多功能、多层次、跨地域、全方位、开放型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市场性 障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住院经济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飞 陈嫣 +1 位作者 张东霞 田庆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345,共3页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对参合农民住院经济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不同收入水平农民的家庭收支状况、医疗费用支出等情况。从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额2个方面来考虑,以相对危险度(RR)作...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对参合农民住院经济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不同收入水平农民的家庭收支状况、医疗费用支出等情况。从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额2个方面来考虑,以相对危险度(RR)作为就医经济风险定量指标。结果:按恩格尔系数划分,最富裕组的RR是贫困组的1.57倍;校正RR贫困人群高达1.32,是最富裕组的4.13倍;温饱组的RR接近1.00。贫困人群校正RR值是非贫困人群的6.06倍。在获得住院补偿之后,贫困人群校正RR是非贫困人群的5.79倍,但校正后RR变化比例仅有6.56%。县级以上医院住院经济风险是县级医院的2.92倍,是乡镇卫生院的7.09倍。结论:新农合制度有助于缓解农民住院经济风险,但是需要加强对贫困人群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住院经济风险 贫困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经营路径选择:自主经营还是合作经营 被引量:43
16
作者 钟真 廖雪倩 陈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5,共13页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党的二十大做出的重要部署,国家对此也做出了制度性安排,但对于集体经济组织如何有效参与市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尚未形成明确共识。本文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特征和现实基础,深入剖析自主经营与合...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党的二十大做出的重要部署,国家对此也做出了制度性安排,但对于集体经济组织如何有效参与市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尚未形成明确共识。本文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特征和现实基础,深入剖析自主经营与合作经营两种发展路径的优劣。分析表明,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应该采取“非此即彼”的策略,而应该采取“互相补充”的思路。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当下,农村集体经济重点应该基于农村集体禀赋优势,更多采取合作经营的模式以提高市场效率,并积极培育可以自主经营的发展领域以兼顾集体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自主经营 合作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润林 张心灵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164,共4页
依据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构建了适合于全面推广时期以后的农村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内蒙古各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总... 依据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构建了适合于全面推广时期以后的农村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内蒙古各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总体发展不平衡;其发展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部分盟市运行效果综合值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指标体系 效果评价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齐力 李鸿敏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7-200,共4页
黑龙江省农业正处于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分散的农民难与竞争性市场完成有效对接。大力发展各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专业合作 农产品行业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村疾病经济风险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建中 孙焱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通过对农民疾病经济风险的分析,明确农民疾病经济风险水平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抗疾病风险的重点。方法:采用疾病家庭经济风险度(FR)和特定人群疾病风险采用相对风险度(RR)两个指标来研究试点县农民疾病经济风险。结论:低收入家庭疾... 目的:通过对农民疾病经济风险的分析,明确农民疾病经济风险水平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抗疾病风险的重点。方法:采用疾病家庭经济风险度(FR)和特定人群疾病风险采用相对风险度(RR)两个指标来研究试点县农民疾病经济风险。结论:低收入家庭疾病风险强度较大,高疾病轻经济风险集中在少数家庭,不同医疗机构的疾病家庭住院经济风险差别较大,在设计合作医疗补偿方案时,使合作医疗的补偿重点向风险较大的疾病家庭转移,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抗疾病经济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疾病经济风险能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试点县 步研究 山西省 相对风险度 疾病风险 家庭经济 疾病家庭 特定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经验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和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基于中国五个经济发达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状况的调查发现,这些城市的农民参合率逐年上升甚至接近全民参合。合作医疗资金完全依靠本市财政以及农民个人的缴纳。同时,参合主体在参加医疗保障制度种类选择上具有较强灵活性。但... 基于中国五个经济发达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状况的调查发现,这些城市的农民参合率逐年上升甚至接近全民参合。合作医疗资金完全依靠本市财政以及农民个人的缴纳。同时,参合主体在参加医疗保障制度种类选择上具有较强灵活性。但是,也存在若干急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较高参合率依赖于非正式制度如宣传的介入,从而增加了筹资成本;合作医疗资金筹集以及补偿缺乏科学测算。另外,村卫生室尚未纳入到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当中去。这些问题将影响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持续发展。有鉴于此,经济发达城市应当在坚持自愿性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向强制性过渡,尽快建立起与社会医疗保险相互衔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与使用精算模型,努力将农村卫生室纳入到合作医疗服务体系当中去,充分发挥村卫生室在疾病防治中的基础性作用,真正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达城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