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和门槛效应模型的双重审视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红雨 钟青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8,共8页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论文采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的发...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论文采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地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本地区的农村数字经济会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增强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3)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经济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数字经济:融合水平、空间分异与收敛特征
2
作者 杨刚强 陈强强 林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6,共6页
文章基于2014—2020年我国的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村数字经济融合水平的发展趋势、空间分异和收敛特征。研究表明:(1)新型城镇化与农村数字经济的融合水平呈现由低融合水平逐渐向... 文章基于2014—2020年我国的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村数字经济融合水平的发展趋势、空间分异和收敛特征。研究表明:(1)新型城镇化与农村数字经济的融合水平呈现由低融合水平逐渐向高融合水平变化的上升态势。(2)新型城镇化与农村数字经济的融合水平具有“内陆地区低,东部沿海地区高”的特征,并呈现高融合水平地区向低融合水平地区扩散的趋势。(3)新型城镇化与农村数字经济的融合水平存在空间收敛性,且在各影响因素作用下,空间收敛性显著增强。(4)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政府行为等因素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村数字经济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数字经济 耦合协调 空间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信息化与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3
作者 许婕 尹会鹃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3期157-159,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农村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正成为破解传统农业困境的重要路径。传统农业因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导致农民增收动力不足,而数字技术的渗透为农村经济注入新动能。通过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 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农村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正成为破解传统农业困境的重要路径。传统农业因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导致农民增收动力不足,而数字技术的渗透为农村经济注入新动能。通过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不仅能实现生产环节的智能化与精准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还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显示,数字经济与农村信息化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且通过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培育农村电商生态等措施,可以构建“数字+农业”新型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信息化 农村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费威 安芷萱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7-325,共9页
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样本数据测算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采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QAP模型实证分析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尽管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 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样本数据测算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采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QAP模型实证分析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尽管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处于发展推进期,但目前两者并未达到最优耦合状态;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绿色发展耦合水平差异经历“缩小-平稳-增大”的过程,缩小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差异都是解决耦合不平衡的关键;政府调控水平、运输邮电水平以及外贸开放水平差异是造成各省耦合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而科技水平的差异化有利于缩小各省耦合度的差异。据此,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农业农村发展,打造高效高质寄递运输网络,健全农产品国内统一大市场体系,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经济 农业绿色发展 耦合协调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以2010—2022年中国2843个县域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多种形式... 以2010—2022年中国2843个县域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多种形式稳健性检验与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间接赋能城乡共同富裕。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可正向放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贫困县、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非贫困县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 城乡共同富裕 区域创新能力 农业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进万村”对农村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珊珊 冯永强 张恒松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33,共4页
本文以“电商进万村”政策为背景,使用DID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该政策对农村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DID模型构建中,本文考虑了“长尾”现象对该政策效果的影响,引入时间维度的效应影响因子,以2011-2022年我国29个省份相关经济... 本文以“电商进万村”政策为背景,使用DID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该政策对农村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DID模型构建中,本文考虑了“长尾”现象对该政策效果的影响,引入时间维度的效应影响因子,以2011-2022年我国29个省份相关经济统计数据和淘宝村的统计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控制其他变量,核心解释变量“电商进万村”的系数都呈现显著影响。这意味着“电商进万村”政策对农村数字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显著。无论是在原模型中还是在更换被解释变量的模型中,核心解释变量“电商进万村”的影响显著,其能够有效推动农村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这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结论,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对推动农村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经济产业 产业结构升级 电商进万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机理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小平 王阳 蒋健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6,共9页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基础,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新的动能,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测度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基础,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新的动能,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测度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固定效应模型下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系数为0.013 4且显著,说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合理化与农业产业高级化在中介检验检验中系数分别为0.033 2、0.035 4、0.018 2且显著为正;异质性条件下,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为中部>东部>西部;农业发达省份影响较为显著,而对农业不发达地区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机制研究 中介效应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8
作者 周思思 李雯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0期14-17,共4页
为了解我国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基于2016—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超效率SBM、耦合协调度等研究方法对两者的时空演变特征、区域差异进... 为了解我国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基于2016—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超效率SBM、耦合协调度等研究方法对两者的时空演变特征、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总体上,中国乡村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种起伏向上的态势,但乡村地区的农业生态效益并不高;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值总体在0.7以上,研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经济 农业生态效率 耦合协调 省域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州市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探讨
9
作者 王琳 《南方农业》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并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目标。德州市作为山东省唯一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亟需以“数字革命”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基于此,结合现阶段德州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构建德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并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目标。德州市作为山东省唯一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亟需以“数字革命”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基于此,结合现阶段德州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构建德州市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数字环境、数字投入和数字融合产出等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借助模糊综合分析模型,对德州市农村数字经济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数字经济投入与数字经济融合产出三个角度,提出推动德州市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多维度多角度加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加大农村数字经济的投入,重点关注数字技术投入与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农村数字经济产业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经济 发展现状 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策略 山东省德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引领下我国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有效融合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寇爽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4,共3页
促进乡村振兴、打造现代农业,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农村战略,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为此需科学把握数字经济的概念、内涵与若干特征,还要从扩大农村基础信息设施建设覆盖、推动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农业全产业链两大机制上保障... 促进乡村振兴、打造现代农业,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农村战略,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为此需科学把握数字经济的概念、内涵与若干特征,还要从扩大农村基础信息设施建设覆盖、推动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农业全产业链两大机制上保障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领 农村数字经济 农业经济 融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 被引量:34
11
作者 薛国琴 项辛怡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41,共3页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既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成就,也增强了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迫切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展示农村...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既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成就,也增强了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迫切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展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发展进程,文章通过相关案例提出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 政府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瑞志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9期110-113,共4页
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是农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该文以江苏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常熟市为例,研究县域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经过多年建设,常熟农村数字经济取得诸多成绩,但与数字赋能农村全面振兴要... 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是农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该文以江苏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常熟市为例,研究县域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经过多年建设,常熟农村数字经济取得诸多成绩,但与数字赋能农村全面振兴要求相比,仍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生产经营主体信息素养普遍偏低及各镇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此,应紧紧把握农村全面振兴的政策契机,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村产业“智转数改”、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数字治理体系、做好政策及金融支持,多措并举推动县域农村数字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建设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一凡 杜改凤 +2 位作者 李军成 姜林 王洋洋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0期116-122,共7页
研究农村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对于快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使用中国2010—2020年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方法,测量农村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水平... 研究农村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对于快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使用中国2010—2020年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方法,测量农村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农村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呈稳定上升趋势。总体而言,中国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正在逐步改善。但局部地区如西北、西南地区的两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却存在不均衡现象。从空间布局来看,2010—2020年中国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和分布的正相关性。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升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农业产业的合作与智能化升级。同时,应加强滞后地区的发展,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格局,以实现农村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数字经济 耦合协调 空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婧妍 李昱嵩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3年第5期9-15,共7页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农业数字化和农村数字产业化水平随之提高,由此产生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化有待探究。通过测度当前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区域影响,结果表明: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农业数字化和农村数字产业化水平随之提高,由此产生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化有待探究。通过测度当前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区域影响,结果表明: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影响效应,且部分地区仍处于扩大阶段;该影响效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性,其他地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有助于缩小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据此,应进一步释放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潜能,推进农村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加强农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完善农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联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杜宾模型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商科专业群赋能乡村振兴
15
作者 何玲 闭文超 +1 位作者 莫燕桦 潘宁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3期196-198,共3页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然而,在农村数字经济转型背景下,数字农商人才严重紧缺,影响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文章从解决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乡村振兴人才紧缺问题入手,针对职业院校传统商科专业群设置与产业链脱节...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然而,在农村数字经济转型背景下,数字农商人才严重紧缺,影响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文章从解决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乡村振兴人才紧缺问题入手,针对职业院校传统商科专业群设置与产业链脱节、专业群人才培养与岗位链脱节、课程设置与技术链脱节等相关问题,提出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循环驱动迭代调优”新商科专业群建设方案,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院校 农村数字经济 新商科专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