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韦廷柒 胡芸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教育投入 教育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2006:不均衡结构中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洪君 张小莉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2,共3页
20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之“分级办学”正在令基层政府与农民承受巨大压力,但其低投入高产出的运行机制却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应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的逻辑;“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系在县级财政上仍旧面临着总量不足的困境。而在宏... 20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之“分级办学”正在令基层政府与农民承受巨大压力,但其低投入高产出的运行机制却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应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的逻辑;“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系在县级财政上仍旧面临着总量不足的困境。而在宏观层面看,中央政府受制于经济—政治绩效的压力,在义务教育与农村教育方面的总投入尚有不足,所投入资金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亦有失合理。高端—低端政治结构之间、政治—教育结构之间存在着的不均衡是农村义务教育积弱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衡结构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分级办学” 运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宗成 吴永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300-3301,3304,共3页
以1995~2006年安徽省农业产出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数据为基础,在向量自回归的分析框架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 以1995~2006年安徽省农业产出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数据为基础,在向量自回归的分析框架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偏低导致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指出政府一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二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农业经济增长 VAR 脉冲反应分析 方差分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机制”下县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现状分析——以甘肃省A、B两县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璞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1,共3页
“新机制”己于2006年春季在西部地区率先实施。我们特以己实施‘‘新机制”的甘肃某市的A、B两县为例,对“新机制”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所引数据来自两县的统计公报和2006年甘肃年鉴。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甘肃省 投入现状 县级 西部地区 统计公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投入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史燕来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32-34,共3页
历次体制之变均缘于教育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应聚焦于建立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教育投入机制。农村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其投入机制应是财政拨款的机制,这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应实行各级财... 历次体制之变均缘于教育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应聚焦于建立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教育投入机制。农村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其投入机制应是财政拨款的机制,这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应实行各级财政分担,要认真解决各级政府投入“边界不清”的问题,以逐县核定财力为基础,以因素法为核心,建立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必然是依法运行的机制,要依法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框架 教育投入机制 因素法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公共产品 必然要求 财政拨款 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大我国农村财政教育投入刍议
6
作者 陈思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990-3991,4002,共3页
由于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的农村财政教育投入一直无法满足农村教育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农民及其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并引起一定的社会问题,所以加大农村财政教育投入极为必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加大农村财政教... 由于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的农村财政教育投入一直无法满足农村教育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农民及其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并引起一定的社会问题,所以加大农村财政教育投入极为必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加大农村财政教育投入成为可能。通过建立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按财政收入比例共同分担农村财政教育投入机制,采用“公私伙伴关系”也是筹集农村财政教育投入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财政教育投入 平等受教育 公私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缺欠及其改善——一个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分析
7
作者 张劲松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8期185-189,共5页
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由乡为主体转到以县为主体。政策的变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经费投入缺欠的顽症,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由乡为主体转到以县为主体。政策的变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经费投入缺欠的顽症,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结论是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监督、提升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激励、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委托代理下的各投入环节的制度体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改善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立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0,共2页
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为农民及其子女离开农业,在非农部门就业创造了条件;二是农民及其子女接受教育后,有助于他们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亦即教育能增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能动性,提高... 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为农民及其子女离开农业,在非农部门就业创造了条件;二是农民及其子女接受教育后,有助于他们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亦即教育能增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能动性,提高农民的变革能力和经营决策能力.我国将教育分成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大类.义务教育亦称基础教育,指小学和初中阶段;非义务教育包括高中、中等、高等及职业教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农业剩余劳动力 非义务教育 人均纯收入 政府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经营 经营决策能力 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劳动力 主要表现 就业创造 接受教育 经济效益 变革能力 初中阶段 职业教育 教育水平 文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国家化并非国家包办或垄断
9
作者 项继权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7-399,共3页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新教育就没有新农民”。新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石。本期“新农村新教育”笔谈顺应建设新农村对新教育的诉求,回顾历史,观照现实,对我国农村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新教育就没有新农民”。新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石。本期“新农村新教育”笔谈顺应建设新农村对新教育的诉求,回顾历史,观照现实,对我国农村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对农村教育和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国家化 国家财政投入 经济发展不平衡 垄断 财政收入 供给能力 基本国情 经济比较 人口众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费改革后创新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宏英 张维红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5X期16-18,共3页
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出现了“五难”的局面,即:教师工资难保证、“两基”债务难偿还、公用经费难维持、学校建设难发展和教育发展难均衡。解决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农村义务... 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出现了“五难”的局面,即:教师工资难保证、“两基”债务难偿还、公用经费难维持、学校建设难发展和教育发展难均衡。解决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财政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费改革 财政投入体制 创新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教育发展 科学发展观 教师工资 “两基” 公用经费 学校建设 财政体制 局面 偿还 债务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全面建设小康研究中心课题组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126,共9页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个人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作为案例,具体考察该省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规模、结构和增长情况,分析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福...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个人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作为案例,具体考察该省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规模、结构和增长情况,分析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福建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本文认为,加强省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编制教育部门预算,在农村试行教育券制度等是解决福建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存在问题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教育管理体制 税费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被引量:12
12
作者 聂劲松 彭天文 陈坚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5X期12-15,共4页
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既有经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速度迟缓;又有观念的,传统的惯性造成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城乡“二元性”局面长期难以改变;还有制度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法的缺失。加速农村义务教育... 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既有经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速度迟缓;又有观念的,传统的惯性造成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城乡“二元性”局面长期难以改变;还有制度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法的缺失。加速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发展达到高水平均衡,一是加强立法,确立农村教育投入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完善、规范并落实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规范管理,重新确立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最低控制标准和农村教育政绩考评标准,建立同级监督和上级督查的有效机制;三是抓质量,以教育质量评价体制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实际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 调研报告 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农村义务教育 经济发展模式 教育投资体制 义务教育阶段 农村教育投入 教育质量评价 义务教育学校 发展滞后 农村地区 教育经费 比例关系 财政支出 规范管理 考评标准 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逾越的鸿沟?
13
作者 薛庆根 《农村农业农民》 2005年第8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 中国 政府职能 农村教育投入 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 农村城镇化 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推介
14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8期1-1,共1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发展,中国的政治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虞崇胜教授和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李奎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价值变迁的基本趋势》一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发展,中国的政治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虞崇胜教授和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李奎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价值变迁的基本趋势》一文中认为,概括来讲,这种变化呈现出几个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平等参与权 中南财大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平等发展权 经济与管理学院 行政法 方世荣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