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寄宿制学校同伴侵害对内化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23
1
作者 黄晓婷 吴方文 宋映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101,共9页
同伴侵害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采用同伴侵害量表、内化行为量表、自尊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抽样调查了华北和西部两省13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16835名学生,对其同伴侵害和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描述,并进一步分析了... 同伴侵害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采用同伴侵害量表、内化行为量表、自尊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抽样调查了华北和西部两省13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16835名学生,对其同伴侵害和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描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同伴侵害对学生内化行为的影响及产生机制。结果表明:(1)在农村寄宿制学校,16.03%的学生报告曾遭受过侵害,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同伴侵害检出率无显著差异。(2)在控制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及父母受教育水平后,同伴侵害能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内化行为。(3)心理弹性在同伴侵害与内化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自尊能显著调节心理弹性对内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对理解同伴侵害"如何"及"何时"影响学生的内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干预中,一方面要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应重视个体因素及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寄宿学校 同伴侵害 校园欺凌 内化行为 心理弹性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欺凌:让农村寄宿生更“受伤”——基于17841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吴方文 宋映泉 黄晓婷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1,共4页
基于川、冀两省13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7841个学生样本的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检出率为16.03%,较城市非寄宿制学校更为严重;校园欺凌会显著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造成抑郁、焦虑、社会退缩和低自尊等问题。研... 基于川、冀两省13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7841个学生样本的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检出率为16.03%,较城市非寄宿制学校更为严重;校园欺凌会显著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造成抑郁、焦虑、社会退缩和低自尊等问题。研究建议,学校应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学生同伴支持系统,创建安全积极的校园环境,联合应对校园欺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校园霸凌 农村寄宿学校 关系欺凌 网络欺凌 “全校反欺凌项目” 同伴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发展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景 张学强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1,共5页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制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已具有相当规模。这种国家倡导、政府行动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对优化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寄宿制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寄宿制...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制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已具有相当规模。这种国家倡导、政府行动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对优化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寄宿制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寄宿制工程建设资金缺口大、寄宿制学校运转经费紧张、学生家庭教育成本增加等经济问题,教师工作强度剧增、学生矛盾冲突增长、相关配套体制改革滞后等管理问题,以及学生环境适应不良、辍学问题反弹、安全问题凸显、课余生活贫乏等与学生发展相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 农村寄宿学校 学校布局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霓 廉恒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35,共4页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是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新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界同仁通过实践经验与理论分析,就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起到不...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是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新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界同仁通过实践经验与理论分析,就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寄宿学校 课余生活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探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赵瑞瑞 周国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不达标准、教育质量不高、寄宿低龄化趋向明显、学生精神生活乏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政府支持不到位、学校管理不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可以... 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不达标准、教育质量不高、寄宿低龄化趋向明显、学生精神生活乏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政府支持不到位、学校管理不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可以借鉴杜威"实用主义"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以及校本管理理念,从以下方面努力:开发乡土教育资源,学校建设与农村建设共发展;处理好与政府、社会组织的关系,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后盾;联合家庭,催发家庭教育潜力;力抓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生学习生活港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寄宿学校建设 农村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校社工“嵌入”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海英 张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10,共4页
寄宿学校作为我国农村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当前面临着寄宿学生超半数是留守儿童、低龄寄宿倾向明显,心理、生活教师配置不足等一系列的教育管理挑战,对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现实需求,驻校社工"嵌入"学校存在可能。然而,现实... 寄宿学校作为我国农村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当前面临着寄宿学生超半数是留守儿童、低龄寄宿倾向明显,心理、生活教师配置不足等一系列的教育管理挑战,对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现实需求,驻校社工"嵌入"学校存在可能。然而,现实中的驻校社工项目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使驻校社工更好地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服务,还需要认真考量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校社工 嵌入 农村寄宿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美的“铁笼”:规训“在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主体视角的柳溪村儿童学校教育考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雪莲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51,共8页
继"留守"之后,柳溪村的家长和孩子在择校的困境中,无奈地选择了寄宿制学校。学校场域中,规训化权力的深层运作无所不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规训技术"渗透和弥漫在教育场域的各个环节。这些宰制人的微观权力通过时... 继"留守"之后,柳溪村的家长和孩子在择校的困境中,无奈地选择了寄宿制学校。学校场域中,规训化权力的深层运作无所不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规训技术"渗透和弥漫在教育场域的各个环节。这些宰制人的微观权力通过时间、空间、身体的控制,以及层级式监督、规范化裁决、考试检查、扣分制度等规训技术形式加以展现。全景敞视化的结构性监视与权力执行技术的规范性监督构成了寄宿制学校的双重规训机制。在规训的教育框架中,只能塑造出缺乏理性和创新精神的"驯顺的肉体"以及"听话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农村寄宿学校 权力 规训 全景敞视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清扬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共8页
本文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决不能忽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并就如何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帮助农村孩子克服中... 本文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决不能忽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并就如何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帮助农村孩子克服中小学布局调整及父母进城务工后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农村寄宿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给农民家长带来了什么——一项质的研究及其现实主义表达 被引量:21
9
作者 任运昌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7-21,共5页
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带给农民家长系列正面影响的同时,也留给了他们更多的文化空白,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强化了他们错误的教育观念。为了消除负面影响,这些学校必须深入研究农民家长和农村学生的需要,树立彻底地为农民家... 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带给农民家长系列正面影响的同时,也留给了他们更多的文化空白,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强化了他们错误的教育观念。为了消除负面影响,这些学校必须深入研究农民家长和农村学生的需要,树立彻底地为农民家长及其子女服务的观念。同时,以超前的眼光培养新一代,有针对性地重塑成年一代,为西部农村社区贫困文化的改造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寄宿学校 农民家长 负面影响 贫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的思考 被引量:9
10
作者 姚姿如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6-180,共5页
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提高学生积极适应能力是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由于办学条件、教育观念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单调,难以适应学生对寄宿生活的多样化要求。为了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提高... 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提高学生积极适应能力是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由于办学条件、教育观念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单调,难以适应学生对寄宿生活的多样化要求。为了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提高学生积极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全发展,笔者提出了以下措施:国家必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扶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合理设置教师编制;寄宿制学校自身要转变教育观念,准确定位自身功能,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开发校本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激发学生生活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寄宿学校 学校生活 学校功能 学生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现状与发展建议——基于对山东蒙阴县8所寄宿制小学教师的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贺武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8-201,共4页
应国家寄宿制学校建设政策的感召和农村教育发展现实之需,山东蒙阴县积极谋划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深入探索农村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规模化发展。通过对蒙阴全县寄宿制小学教师的调研发现,寄宿制学校建设政策获得了广大教师的支持,... 应国家寄宿制学校建设政策的感召和农村教育发展现实之需,山东蒙阴县积极谋划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深入探索农村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规模化发展。通过对蒙阴全县寄宿制小学教师的调研发现,寄宿制学校建设政策获得了广大教师的支持,办学实效得到高度认可。针对教师提出的安全责任、工作任务、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寄宿制学校应在岗位分工、内部管理及资源配置等方面推进内涵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寄宿学校 农村教育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宿而不家”到“寄宿而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的困境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7
12
作者 任虹燕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5,共7页
农村寄宿制学校使农村儿童的德育环境从家庭转移到学校,"寄宿而家"应是其根本价值导向。通过对个案学校的田野考察发现,实践中是"宿而不家",表现为生物需求制度化、师生关系匿名化和宿舍管理惩罚化,对农村儿童德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使农村儿童的德育环境从家庭转移到学校,"寄宿而家"应是其根本价值导向。通过对个案学校的田野考察发现,实践中是"宿而不家",表现为生物需求制度化、师生关系匿名化和宿舍管理惩罚化,对农村儿童德性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应该以"关爱"为价值导向,从制度价值、内部管理和资源供给三个方面加以改善,实现"变校为家"育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评价 农村寄宿学校 德育 关爱价值 儿童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拓展:促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世华 《当代教育论坛》 2015年第4期1-9,共9页
近年来,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迅猛发展。基于提供食宿的基本功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价值在保障规模办学、解决留守儿童看护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已有制度设计过多关注寄宿制学校和学习两个维度,忽视了寄宿儿童主体的存在,不利于农村寄宿制... 近年来,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迅猛发展。基于提供食宿的基本功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价值在保障规模办学、解决留守儿童看护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已有制度设计过多关注寄宿制学校和学习两个维度,忽视了寄宿儿童主体的存在,不利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可持续发展。彰显寄宿制教育提升农村儿童生活品质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价值,有助于促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由数量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为此,必须创新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人员、后勤和管理等保障机制,为拓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深层价值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寄宿学校 价值拓展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资源配置要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兰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48,共2页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相关群体对寄宿制学校教师的角色期望主要分为三种:社会的"道德完人"、学生的"第二父母"、学校的全能管理者。面对这样的角色要求,农村寄宿制学校必须保障资源配置,为孩子们配备生活指导教师和保...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相关群体对寄宿制学校教师的角色期望主要分为三种:社会的"道德完人"、学生的"第二父母"、学校的全能管理者。面对这样的角色要求,农村寄宿制学校必须保障资源配置,为孩子们配备生活指导教师和保育员、校园文化活动教师以及餐饮和公共卫生安全专职人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寄宿学校 撤点并校 资源配置 代课教师 留守儿童 全能管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婷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5,共4页
近年来,“一乡一校”的寄宿制办学模式日益成为农村中小学的主流,寄宿制学校开始承担起原本由家庭分担的照顾、教育子女的职能,成为未成年人生活、学习和娱乐的主要场所。由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如何顺利完成其职能的转变、实现学校和... 近年来,“一乡一校”的寄宿制办学模式日益成为农村中小学的主流,寄宿制学校开始承担起原本由家庭分担的照顾、教育子女的职能,成为未成年人生活、学习和娱乐的主要场所。由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如何顺利完成其职能的转变、实现学校和谐发展与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当前快速发展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寄宿学校 农村中小学 学校管理 制度 办学模式 教育子女 未成年人 学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痛与突围:农村寄宿制学校该走向何方?——对中国南方某县乡村教育的调研手记节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俐敏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7,共4页
我看到的:被迫寄宿——乡村教育之痛 少年时代的我曾作为留守儿童寄居在乡村的姥姥家。记忆中,村子里有一所学校,校舍是几间土房,院子就是操场,学校里有几位老师和附近二三里远村庄的百十名学生。那时,乡村学校是整个村庄的灵魂,
关键词 农村寄宿学校 乡村教育 中国南方 突围 隐痛 节选 手记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龚婷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7,共3页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由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至2006年,全国共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由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至2006年,全国共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办寄宿制学校成为我国政府解决农村地区教育分散、教育低效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寄宿学校 农村义务教育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学校制度 设计 2001年 学校布局 地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桂林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共1页
近年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的问题日益凸显。首要问题是建设标准较低,配套设施不完善。有些宿舍过于拥挤,有的一个床上甚至睡三四个学生。有的学校,学生要从很远的地方挑水。很多学校室外厕所较远。其次是管理问题。很多学校没有... 近年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的问题日益凸显。首要问题是建设标准较低,配套设施不完善。有些宿舍过于拥挤,有的一个床上甚至睡三四个学生。有的学校,学生要从很远的地方挑水。很多学校室外厕所较远。其次是管理问题。很多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而是由校长和教师夜间轮流值班。对聘用的食堂人员,没有明确的工资来源和工资标准。饮食的安全卫生、厕所的安全等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寄宿学校 寄宿学校建设 决策 工资标准 安全卫生 配套设施 管理问题 管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寄宿制学校用铁强化酱油状况及铁含量分析
19
作者 李瑾 黄建 +5 位作者 孙静 方政 唐艳斌 王琛 魏艳丽 霍军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2,共4页
贫血在我国属于中度公共卫生问题,铁强化酱油是安全有效的人体铁营养改善方法.本研究采集了24个省寄宿制学校使用的43个铁强化酱油产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强化酱油总铁含量.结果显示,抽样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用铁强化酱油产... 贫血在我国属于中度公共卫生问题,铁强化酱油是安全有效的人体铁营养改善方法.本研究采集了24个省寄宿制学校使用的43个铁强化酱油产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强化酱油总铁含量.结果显示,抽样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用铁强化酱油产品铁含量均值为(216.1±17.9) mg/kg,铁含量分布范围为191.5-263.8 mg/kg.农村寄宿制学校铁强化酱油中一级酱油占51.2%,桶装酱油占60.5%,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的酱油占88.4%,生抽占55.8%.铁含量与酱油保存时间没有相关性,不同等级、不同包装形式铁强化酱油中铁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酱油中铁含量有显著差异,生抽中铁含量显著高于老抽.所有农村寄宿制学校铁强化酱油中铁含量均符合我国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强化酱油 农村寄宿学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铁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指导教师研究——基于河北省青龙县的调研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忠琴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18,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不少中小学校生源不足,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质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农村...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不少中小学校生源不足,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质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中小学布局的大调整。2001年起,正式开始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农村原有的中小学被大量撤销,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为了适应集中办学,解决上学路途遥远的问题,发展寄宿制学校是农村撤点并校后采取的普遍做法。从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可以看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不断增多,寄宿制学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11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的规模达到3343.52万人,比2010增加14.56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2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寄宿学校 教师研究 生活指导 西部农村地区 青龙县 河北省 义务教育阶段 20世纪9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