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复垦耕地土壤团聚体构成及稻田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一梓 宋文杰 +5 位作者 张欢 李天鹏 毛伟 杨洪建 赵海涛 居静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为促进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土壤的快速培肥与水稻产量的协同提升,基于持续4年(2019—2022年)有机肥配施化肥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N)肥(T0)、100%化肥N(T1)、40%鸡粪肥N+60%化肥N(T2)、40%蚯蚓粪肥N+60%化肥N(T3)、40%菜籽饼肥N+... 为促进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土壤的快速培肥与水稻产量的协同提升,基于持续4年(2019—2022年)有机肥配施化肥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N)肥(T0)、100%化肥N(T1)、40%鸡粪肥N+60%化肥N(T2)、40%蚯蚓粪肥N+60%化肥N(T3)、40%菜籽饼肥N+60%化肥N(T4),测定水稻产量、不同粒径团聚体的含量及其有机碳(OC)、全氮(TN)含量,并评估团聚体稳定性。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各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均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幅为3.15%~9.93%。同时,各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还促进了土壤团聚体从微团聚体(<0.25 mm)向中团聚体(0.25~2 mm)转变。此外,这些处理还提高了全土及>2和0.25~2 mm粒径团聚体OC、TN含量,增幅分别为6.95%~24.68%及4.03%~58.28%和23.38%~57.14%(OC)、10.00%~31.85%及19.14%~78.95%和28.44%~71.25%(TN)。相关分析表明,0.25~2 mm粒径团聚体的比例以及>2和0.25~2 mm粒径团聚体OC和TN含量越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越强。相关和冗余分析表明,>2和0.25~2 mm粒径团聚体的OC和TN与水稻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而<0.25 mm粒径团聚体的OC、TN与水稻产量相关性则相对较弱。综上所述,在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土壤上,采用40%有机肥N+60%化肥N不仅有助于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还能提升水稻产量,在3种有机肥中,蚯蚓粪和菜籽饼肥的效果优于鸡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配施化肥 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土壤 土壤团聚体 土壤碳氮含量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宏 高明 +3 位作者 乔亮 莫建兵 王新菊 李如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6,170,共7页
选择6种种植模式进行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估各种植模式的优劣程度,以期为宅基地复垦耕地种植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各种植模式均降低了土壤容重和砾石含量... 选择6种种植模式进行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估各种植模式的优劣程度,以期为宅基地复垦耕地种植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各种植模式均降低了土壤容重和砾石含量,且两者差异均显著;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团聚体,但各模式间土壤孔隙度差异不显著,土壤团聚体只在〉5mm和2-5mm粒径间呈显著性差异,其中CP3(胡豆-玉米)改善土壤结构效果最好。试验结束后6种种植模式除对土壤pH值、全氮和全钾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他化学性质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各化学性质中CP3(胡豆-玉米)的土壤pH值、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有机质含量最低,CP2(油菜/玉米)的有机质、全磷、全钾和有效磷含量最高,CP6(莴笋-玉米)的全氮含量最高,碱解氮和全磷含量最低,其余化学指标均是CP4(马铃薯/西瓜)的含量最低。综合比较各种植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可知,CP4(马铃薯/西瓜)提升土壤养分的效果最差,CP2(油菜/玉米)和CP3(胡豆-玉米)对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较好。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估得出CP3(胡豆-玉米)的关联度最大,为最优模式,能够较好的改善土壤结构和提升土壤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复垦 种植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种绿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农村宅基地复垦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居静 张欢 +4 位作者 顾强 王婉露 毛伟 杨洪建 赵海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6-83,共8页
为了探明冬种绿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农村宅基地复垦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5组不同处理的大田试验开展研究,5个处理分别为:冬种小麦+水稻施用100%化肥(对照1,CK1);冬种绿肥+水稻施用100%化肥(对照2,CK2);冬种绿肥+水稻... 为了探明冬种绿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农村宅基地复垦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5组不同处理的大田试验开展研究,5个处理分别为:冬种小麦+水稻施用100%化肥(对照1,CK1);冬种绿肥+水稻施用100%化肥(对照2,CK2);冬种绿肥+水稻施用40%鸡粪肥+60%化肥(T1);冬种绿肥+水稻施用40%蚯蚓粪肥+60%化肥(T2);冬种绿肥+水稻施用40%菜籽饼肥+60%化肥(T3)。结果表明:(1)与CK1相比,冬种绿肥+40%有机肥+60%化肥处理均提高了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5.9%~37.4%(2019年)、17.2%~29.6%(2020年);T2和T3处理的增产效果优于T1处理。(2)与CK1相比,冬种绿肥+40%有机肥+60%化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总碳、全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NH_(4)^(+)+NO_(3)^(-))、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4.4%~13.2%、18.9%~24.5%、23.2%~37.6%、38.8%~83.2%、25.7%~59.8%、1.5%~9.8%;T3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总碳、全氮、碱解氮和NH_(4)^(+)+NO_(3)^(-)含量,T2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3)与CK1相比,冬种绿肥+40%有机肥+60%化肥处理提高了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同时维持或提高了脲酶活性。T3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T2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4)水稻产量与土壤总碳、全氮、碱解氮、NH_(4)^(+)+NO_(3)^(-)、有效磷含量及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及土壤蔗糖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相关性更好。以上结果表明,在农村宅基地复垦土壤上,通过冬种绿肥结合水稻上施用40%有机肥+60%化肥能迅速培肥土壤从而达到提高水稻产量的效果,且施用蚯蚓粪肥和菜籽饼肥的效果优于鸡粪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有机肥 农村宅基地复垦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垦地土壤修复与培肥地力 被引量:6
4
作者 邵慧 钱忠龙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复垦 培肥地力 土壤修复 农业可持续发展 机械化作业 土地平整 平整土地 土壤结构 作物生长 科学合理 耕地资源 安全生产 建设方 废弃地 宅基地 耕作层 农产品 高地 竹园 桑园 田块 土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