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经济社会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应珊婷 郑勤 《中国标准化》 2016年第10X期252-253,共2页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也就必然会存在公共产品会产生的一些效率方面的弊端.经济学上所说的效率问题,就是指资源有效配置问题.在现有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过程中,确保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质量是提高公共产品效...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也就必然会存在公共产品会产生的一些效率方面的弊端.经济学上所说的效率问题,就是指资源有效配置问题.在现有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过程中,确保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质量是提高公共产品效率的首要内容之一;同时,引入政府购买服务等市场化竞争机制是公共产品效率得以改进的重要手段,那么政府要购买怎样的服务内容,实现怎样的服务绩效,就需要给出一系列的标准模板,提出准入的门槛和竞价的基本要求.实际上,无论是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质量还是公共产品市场化的运作,都需要标准化的手段予以规范约束和引领.标准具有普遍的服务性,具有民主性和更广泛的民间基础,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完全契合,与农村作为民主自治的社会治理方式紧密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资源配置 明确 配置标准 浙江省 安吉县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勤 《中国标准化》 2016年第6期56-62,共7页
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逐步提高,但依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服务提供不规范、场所利用率低、人力资源缺乏、绩效评价难等问题。标准化是支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手段。在调研基础上,明确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逐步提高,但依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服务提供不规范、场所利用率低、人力资源缺乏、绩效评价难等问题。标准化是支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手段。在调研基础上,明确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开展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需处理好五大关系,并从加强协调、顶层设计、试点推动、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浙江省以标准化手段助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标准化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伦理、国家治理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被引量:3
3
作者 湛礼珠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0-56,共7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形态经历了集体供给到个体供给再到财政供给的转变,这一转变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伦理-国家治理"逻辑。社会伦理在一定程度形塑了统治者合法性来源,为了维护并强化这种权威,执政者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形态经历了集体供给到个体供给再到财政供给的转变,这一转变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伦理-国家治理"逻辑。社会伦理在一定程度形塑了统治者合法性来源,为了维护并强化这种权威,执政者通过以政绩考核机制为中心的制度建设约束地方政府行为,回应基层民众需求。乡村治理模式在国家、地方政府和基层社会的多方互动中形成,并直接决定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形态。从这一逻辑机理出发,新时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通过新型民众参与模式调动民众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社会伦理 国家治理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和立道 黄璐 刘晓彤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第9期30-39,共10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现离不开农村地区交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即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现离不开农村地区交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即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天然的联系,因此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乡村振兴内涵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作用的基础上,研究乡村振兴发展目标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的动力机制,即从提高乡村振兴人员素质带动乡村发展、形成便利的互联互通推动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乡村治理条件引导乡村治理三方面开展,最后就乡村振兴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的动力机制更有效发挥作用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融合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基于L村饮水工程的个案
5
作者 李潘涛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83-86,共4页
互动式治理范式的兴起为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拓宽了新的思路。以L村饮水工程为个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之上获取经验材料,对L村饮水工程这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化组织、基... 互动式治理范式的兴起为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拓宽了新的思路。以L村饮水工程为个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之上获取经验材料,对L村饮水工程这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化组织、基层自治组织以及村民等多方行动者间的网络建设和互动协同。这一项目的运作实施不仅创新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为互动式治理范式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本土经验,也深化了互动式治理理论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治理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多方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农村公共服务财政供给侧改革研究
6
作者 郑小玲 林叶露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非均等化是导致福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侧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福建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增长缓慢,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出现供需失衡。供给效率低、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大是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应...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非均等化是导致福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侧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福建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增长缓慢,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出现供需失衡。供给效率低、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大是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应合理配置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加强地方政府间协同合作,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共享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公共财政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农村基层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满 张舒艺 +1 位作者 赵苑 韩璐 《改革与开放》 2012年第08X期81-82,共2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社会逐渐开始呈现离散型特点,这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显然不是有利的一面。党中央适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战略,旨在根本改变农村的面貌,但在现实运行中,这一战略却遇到了没有领导者和实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社会逐渐开始呈现离散型特点,这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显然不是有利的一面。党中央适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战略,旨在根本改变农村的面貌,但在现实运行中,这一战略却遇到了没有领导者和实践者的困境。本文从社会整合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社会整合中的关键作用,并得出了农村基层组织可以作为新农村建设领导者和实践者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整合 农村基层组织 农村建设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印发
8
《农村新技术》 2022年第1期40-40,共1页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规划》提出了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数字乡村建...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规划》提出了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扩大农村消费等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人居环境 乡村规划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扩大农村消费 《规划》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标和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发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征 陈梦姣 《安徽建筑》 2022年第2期47-47,120,共2页
城乡一体化在我国城市化及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意义深远,通过对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动态进行梳理,了解该机制发展背景及历史演进过程,并从政策施行、经济发展、生态环保等视角分析城乡一体化体制发展现状,从中吸取经验,总结出未来... 城乡一体化在我国城市化及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意义深远,通过对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动态进行梳理,了解该机制发展背景及历史演进过程,并从政策施行、经济发展、生态环保等视角分析城乡一体化体制发展现状,从中吸取经验,总结出未来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发展研究趋势和重点,即当前测度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尚不完整,研究视野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环保等多个方面,今后研究的关键便是不断改善研究方法,以更全方面、多维度地分析城乡一体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乡二元关系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牢牢把握乡村建设行动的主要着力点
10
作者 刘良军 《上海农村经济》 2022年第6期40-42,共3页
“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日前,中办、国办印发... “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日前,中办、国办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乡村建设行动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由此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各地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尤其应该看到,《方案》紧紧立足乡村全面振兴而展开、而部署,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要求各地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必须“万变不离其宗”“形散而神不散”,牢牢把握乡村建设行动的主要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持续改善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农村人居环境 全面振兴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主要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力乡村振兴,乡村学校应实现“内涵发展”——专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琳 康健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1年第4期38-41,共4页
2021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部分明确提出,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继续改善乡镇寄... 2021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部分明确提出,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教育学院 乡村学校 农业农村现代化 资源供给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