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取向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以浙江上虞戴家村“四不出村”工作法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莉 卢福营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144,160,共5页
上虞市戴家村的基层组织和干部根据村庄实际,回应村民需求,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实践中创造了"四不出村"工作法。即群众办事不出村、矛盾调解不出村、信息咨询不出村、致富求助不出村。这一创新构建了服务取向的农村基层社会管... 上虞市戴家村的基层组织和干部根据村庄实际,回应村民需求,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实践中创造了"四不出村"工作法。即群众办事不出村、矛盾调解不出村、信息咨询不出村、致富求助不出村。这一创新构建了服务取向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建立了需求导向的农村社区服务运行新机制。既体现了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工作重心由管控转向服务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向,也是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回归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 管理创新 村民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 被引量:36
2
作者 彭益民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6,共4页
群众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增进村民沟通,提高农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文明乡风,完善社会治理手段。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增进村民沟通,提高农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文明乡风,完善社会治理手段。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关键在于打造一支过硬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关键在于农民群众是否满意以及这种满意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社会管理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行政性整合”到“契约性整合”: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战略的演进路径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海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5-161,共7页
"压力型体制"下国家政权"干预控制"造就了农村基层社会的"行政性整合",这一社会效应使得转型期农村基层社会管理面临诸多现实难题。80年代以来,乡村权力结构的多元化趋势日益冲击着"压力型体制"... "压力型体制"下国家政权"干预控制"造就了农村基层社会的"行政性整合",这一社会效应使得转型期农村基层社会管理面临诸多现实难题。80年代以来,乡村权力结构的多元化趋势日益冲击着"压力型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战略的调整应从组织重构、社区重建、新型治理机制建构、发展型社会政策制定等方面进行系统变革,进而为实现农村基层社会"契约性整合"孕育新的社会条件。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从高度集权化的单向"统治"行动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实践转型,是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体现着"治理发展"的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 战略调整 行政性整合 契约性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与村民自治制度的内洽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勇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79,共12页
基层社会管理是我国整个社会管理的基础。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已大大超出了原本村民自治场阈,对既有的村民自治制度提出了治理事务、治理人口、治理组织上的三大挑战,为此各地在乡村关系和村级组织架构上作了一些因应性制度变革。加强和创... 基层社会管理是我国整个社会管理的基础。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已大大超出了原本村民自治场阈,对既有的村民自治制度提出了治理事务、治理人口、治理组织上的三大挑战,为此各地在乡村关系和村级组织架构上作了一些因应性制度变革。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背景下的乡村制度变革应以厘清基层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相互关系、还村民自治以本来面目为正当性依据,而不应成为新一轮行政权力扩张的理由。依此评价当下的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一种是厘清、加强和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制度内"创新,一种是侵害和动摇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制度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 村民自治制度 内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困境与突围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定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4,共5页
作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应然主体,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者,是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创新的推动者,是乡村社区规划与重建者,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者。但在实践中,由于大学生村官自我定位偏差、融入农村较难、参与范围狭窄... 作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应然主体,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者,是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创新的推动者,是乡村社区规划与重建者,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者。但在实践中,由于大学生村官自我定位偏差、融入农村较难、参与范围狭窄、实践经验缺乏、相关待遇偏低等,使它们不能很好地参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实践。为此,需要乡镇干部、广大村民和大学生村官共同努力,以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参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加快实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 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