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多重逻辑与探索路径
1
作者 洪名勇 姜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22,203,共12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蕴含改革创新、协调推进、绿色生态、开放互动和成果共享等多重要求。在理论逻辑层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生态保...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蕴含改革创新、协调推进、绿色生态、开放互动和成果共享等多重要求。在理论逻辑层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生态保护以及农村土地增值收益与分配等,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在历史逻辑层面,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经历了“农民私有→集体所有→两权分离→三权分置”的演变历程,对不同阶段城乡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新时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在现实逻辑层面,农村土地制度在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破解城乡失衡困局及重塑工农城乡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深层次的制度约束。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围绕“拓权”、“引流”、“重塑”、“统筹”等关键环节:依托土地产权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激活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助力城乡发展成果共享,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格局、推动城乡功能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城乡融合发展 “理论-历史-现实”三重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乡融合发展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现实需求、政策分析与优化思路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颖 赵利梅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9,共11页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土地要素不能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堵点,优化配置利用土地资源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促进农业人口转移、优化人地资源配置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土地要素不能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堵点,优化配置利用土地资源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促进农业人口转移、优化人地资源配置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受制于多种原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明显滞后于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要以农村承包地和建设用地的联动性改革实现细碎土地资源的连片利用,又要以农村土地资源整体性治理推动城乡“人口—土地—产业”发展的有序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3
作者 周子铭 高鸣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57,共13页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激发土地活力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的现实需要。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历史经验,应围绕农村承包地和集体经...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激发土地活力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的现实需要。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历史经验,应围绕农村承包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等方面的关键问题,明确科学推进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坚持理顺农民和土地关系的工作主线,强化与农村其他改革政策的系统协同,推进农村土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带动能力,以激活和释放土地要素活力,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土地制度的优势、困境与改革方略 被引量:3
4
作者 姚毓春 夏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农村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变革关系到资源配置、百姓福祉和社会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土地制度的支持与保障。回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农村土地制度这一根本性、基础性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适,对不同阶段主要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变革关系到资源配置、百姓福祉和社会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土地制度的支持与保障。回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农村土地制度这一根本性、基础性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适,对不同阶段主要发展任务的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土地制度具有五大独特优势,分别是能够在人口规模巨大条件下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够以释放土地财产收益为抓手夯实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能够以赓续农耕文明、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为载体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发展生态农业、防治耕地污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路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够以支撑内生型发展模式为手段保证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面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困境,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着力加强农村土地的粮食安全保障、财产性收益提升、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秩序稳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 独特优势 改革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评价及经验(1921~2021年)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秀琴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2期60-63,共4页
梳理了我国近百年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经历的三次大变革,具体地阐述了各个不同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指出新中国建立征程中和国民经济初步恢复期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非常明显的正效应,直接助推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 梳理了我国近百年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经历的三次大变革,具体地阐述了各个不同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指出新中国建立征程中和国民经济初步恢复期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非常明显的正效应,直接助推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性发展,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形成了较稳定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制度,但改革有较大的优化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则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总结了近百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认为注重改革的动态性、适宜性、差别性及系统性等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评价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十四五”到“十五五”:农村改革的成效经验、关键问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
6
作者 杜志雄 高鸣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5,F0003,共13页
“十四五”期间,农村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积累了宝贵经验。面对“三农”工作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十五五”阶段应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重点围绕健全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 “十四五”期间,农村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积累了宝贵经验。面对“三农”工作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十五五”阶段应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重点围绕健全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关键问题展开。通过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建立健全深化农村改革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路径,不断巩固和拓展农村改革成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集体产权 “十五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70年:经验、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雨露 黄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112,共7页
辩证分析70年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提炼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准确把握新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工作方法,面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农村发展的新任务,理清新一轮农村土地制... 辩证分析70年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提炼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准确把握新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工作方法,面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农村发展的新任务,理清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四大难题”,提出明确“一个根本”,坚持“一个核心”,协调“二元关系”,兼顾“二维目标”,用好“三块钱”,育好“三类人”,强化“四项服务”,助力“四化互动”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新中国成立70年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变迁与未来重点方向思考 被引量:33
8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1 位作者 张晶渝 程小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共7页
研究目的: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探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变迁分为两条主线: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功... 研究目的: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探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变迁分为两条主线: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功能拓展与价值显化。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并显化土地功能与价值,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现实矛盾的两条基本途径。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主要方向:(1)强化土地权能,让乡村成为土地多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2)围绕乡村自然资本加速增值提升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让乡村成为自然资本增值最快的地方;(3)以土地制度改革作为重塑城乡关系的重要手段,优化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格局,让乡村成为回得去的乐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 经验与启示 未来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圆桌论坛(2014)观点综述 被引量:36
9
作者 朱道林 王健 林瑞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94,共6页
研究目的:归纳总结"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圆桌论坛(2014)"的典型观点,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综述分析。研究结果: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理论上尚存争议,但实践已在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 研究目的:归纳总结"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圆桌论坛(2014)"的典型观点,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综述分析。研究结果: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理论上尚存争议,但实践已在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的权能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予以法律界定;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过度追求土地收益、非农非粮利用倾向。研究结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是改革的必然选择,需要进一步细化三权的权利内涵,探索三权的权能关系和实现形式;农村土地市场化的目标是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应防止过度资本化和非农非粮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政策与法律 农地改革 农地经营权 农村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伯君 邓立新 +1 位作者 余梦秋 杜兴端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98,共6页
农民的主要收入结构由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三部分组成。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以成都农村土地制度产权改革前后农民收入变化为样本进行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就如何充分释放产权改革的能量,进一步... 农民的主要收入结构由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三部分组成。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以成都农村土地制度产权改革前后农民收入变化为样本进行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就如何充分释放产权改革的能量,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又一次突破——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斌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21,共2页
当前,在坚持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础上,继续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始终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也是增强党在农村基层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福建从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现实优势出发,自2003年5月以来,全面... 当前,在坚持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础上,继续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始终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也是增强党在农村基层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福建从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现实优势出发,自2003年5月以来,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寻求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第二次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经营 制度创新 福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农村土地产权 “三农”问题 制度问题 执政能力 农村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镇化视角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被引量:24
12
作者 赵崔莉 刘新卫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6,共6页
考察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后发现,1949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曲折波动中向前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成为其中的重要诱因或触动因素,而城镇化发展也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不断调整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①1949-1957年间... 考察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后发现,1949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曲折波动中向前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成为其中的重要诱因或触动因素,而城镇化发展也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不断调整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①1949-1957年间,中国城镇化进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农村土地改革的推动下平稳起步;②1958-1978年间,中国城镇化发展在人民公社运动期间的农村土地制度调整中陷入迷途;③1979-2001年间,中国城镇化进程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巩固而得到恢复和加快发展。2002年以后,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城乡统筹的新阶段,面对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日益凸显的弊端,为了进一步增强来自农村的推力促进中国城镇化健康平稳较快发展,当前亟需从明确和保护承包土地产权、探索和规范承包土地流转、建立土地制度与相关制度联动、规范宅基地管理显化资产效益、加强法制化建设确保制度稳定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改革 城镇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展、成效与展望 被引量:38
13
作者 严金明 蔡大伟 夏方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5,共1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承包经营制度、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宅基地使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完善了农村土地产权权能,提高了农村土地市场配置效率,促进了脱贫攻坚的实现和乡村振兴的推进。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承包经营制度、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宅基地使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完善了农村土地产权权能,提高了农村土地市场配置效率,促进了脱贫攻坚的实现和乡村振兴的推进。未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动摇、农民利益不受损、耕地和生态红线不突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改变等战略底线,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核心战略目标,全面完善和稳妥落实农村承包地、征收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四块地”统筹改革的战略任务,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改革支撑和关键抓手,不断优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效果,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产权 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困境及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被引量:17
14
作者 白永秀 马小勇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5,共5页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面临两难选择:作为生产要素,土地的产权应当是稳定的,可交易的,因而应当改革现行农地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土地的产权却应当是不稳定的,不可交易的,因而应当保留现行农地制度。用一种“土地”换“保障”的方...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面临两难选择:作为生产要素,土地的产权应当是稳定的,可交易的,因而应当改革现行农地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土地的产权却应当是不稳定的,不可交易的,因而应当保留现行农地制度。用一种“土地”换“保障”的方案,以剥离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将农民纳入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以走出农地制度改革的两难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改革 中国 永佃权 社会保障制度 土地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 被引量:21
15
作者 吴克宁 马素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42,共5页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村土地 土地产权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验证据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19,共4页
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60华诞。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艰苦卓绝而又辉煌荣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将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建设成为当前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在丰硕的建设成果面前,我们... 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60华诞。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艰苦卓绝而又辉煌荣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将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建设成为当前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在丰硕的建设成果面前,我们既有理由充满自豪,也有理由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但我们更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居安思危,戒骄戒躁。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当前的建设成就,认真总结和反思在既往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更加清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的,应是我们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题中之意。《河南社会科学》在新中国60华诞的日子里,特邀请专家学者组织本期"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研究",仅就经济领域内的几个方面60年的发展变化做总结性的研究,以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进而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伟大意义,更加珍惜现有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更加明了今后的前进方向,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新中国成立 经验证据 管制变迁 产权结构 人民公社 改革开放 人类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70
17
作者 杜伟 黄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农村土地制度作为农村制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其优化与否,既是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应该是下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振兴战略 乡村 “三农”问题 国计民生 农民问题 社会需要 优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丁任重 倪英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4,共5页
中国的农民问题实质上是土地问题。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本文评述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各种主要观点,阐述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改革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钦 高超 陈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80-2882,共3页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的许多问题:即所有者身份不明,土地产权侵权现象严重,缺乏合理的土地产权流转机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提出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建立一种明...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的许多问题:即所有者身份不明,土地产权侵权现象严重,缺乏合理的土地产权流转机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提出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建立一种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和内容的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产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保持长期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产权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探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闵桂林 祝爱武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28,共4页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改革方向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