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绩效评价与比较
1
作者 李春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77-180,共4页
文章从经济、社会、生态和公平四个方面系统构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加权平均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的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主要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经济绩效显著,社会... 文章从经济、社会、生态和公平四个方面系统构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加权平均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的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主要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经济绩效显著,社会绩效较显著,生态绩效和公平绩效相对不明显,重庆模式、成都模式、芜湖模式综合绩效最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联动城乡,关系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应将推动农村人口退出作为目标之一,根据不同模式的绩效与特点因地制宜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侯满平 郝晋珉 +1 位作者 刘平辉 郭文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68,81,共4页
该文阐述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越来越弱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亟须创新,但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当前符合公有制框架下的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主要有专业协会型、专业合作社型、股份合作型及股份投包型四种。前两种为... 该文阐述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越来越弱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亟须创新,但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当前符合公有制框架下的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主要有专业协会型、专业合作社型、股份合作型及股份投包型四种。前两种为当前的基本模式,后两种为未来的最适模式。随着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土地制度模式会越来越完善,也会有新的农业土地制度模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创新 土地制度模式 现代化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权视角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21
3
作者 窦祥铭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7,共4页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来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不稳、收益权受限和处置权残缺的主要缺陷,亟待改革。学界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众说纷纭,主要形成国有化、私有...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来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不稳、收益权受限和处置权残缺的主要缺陷,亟待改革。学界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众说纷纭,主要形成国有化、私有化和完善集体所有制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案。通过批判与借鉴这些方案,将土地"国家终极所有,农民永久使用"这样一种国家与农民二元产权作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模式似更为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二元产权 改革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四种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罗士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2,共5页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模式缺陷凸显,土地作为一项资产并没有产生应有的资产化收益,亟须改革和创新。创新的模式可...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模式缺陷凸显,土地作为一项资产并没有产生应有的资产化收益,亟须改革和创新。创新的模式可以是以下四种:一是私有化模式,二是资产量化模式,三是土地股份制模式,四是永佃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农村土地资产化模式 机遇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理论构建与制度创新研究——以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和制度构建为例 被引量:21
5
作者 童彬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9-133,共5页
依据十八大精神,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农业经营体系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受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法律机制和制度设计的制约。在新时期,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家庭经营基础上规模经营农村土地的新型经营主体... 依据十八大精神,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农业经营体系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受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法律机制和制度设计的制约。在新时期,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家庭经营基础上规模经营农村土地的新型经营主体。但家庭农场的理论内涵、法律地位、经营模式、制度构建等问题尚未有明确法律规范。因此,探索家庭农场的相关理论和法律问题是适应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规模化经营 家庭农场 理论构建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化”模式 被引量:4
6
作者 屈亚军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5期43-46,共4页
通过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弊端及农村土地自发变革经验教训的分析,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法律地位、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产权关系、以土地家庭为基础的基本经营制度、农民土地占有的现状"四不变基础上,实行"... 通过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弊端及农村土地自发变革经验教训的分析,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法律地位、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产权关系、以土地家庭为基础的基本经营制度、农民土地占有的现状"四不变基础上,实行"农民土地承包权物权化、农户住宅产权化、农村社会保障前置化"的"三化"模式,是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重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农民土地承包权 农户住宅 农村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下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思考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共5页
研究目的:针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目标,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供给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断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城镇化、工业化、新农村... 研究目的:针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目标,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供给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断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城镇化、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保障,为城乡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农村土地主要问题,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1)完善强农惠农方式,优化耕地流转环境,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2)改革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3)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完善城镇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机制;(4)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机制,真正发挥区域土地利用的宏观管制作用;(5)创新农村土地整治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城乡发展一体化 农村土地制度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赋能乡村振兴——以河南省卫辉市为例
8
作者 王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115-118,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卫辉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背景,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为...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卫辉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背景,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产权制度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模式创新 卫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农地流转中的关键问题与微观制度创新——四川省安岳县农村土地流转实践考察 被引量:7
9
作者 路征 李睿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9,共8页
现阶段我国宏观层面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和流转机制仍处于加紧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急需微观层面的创新实践提供经验支持和政策借鉴。四川省安岳县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土地利用特色鲜明、推行时间长、流转规模大、流转效果较... 现阶段我国宏观层面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和流转机制仍处于加紧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急需微观层面的创新实践提供经验支持和政策借鉴。四川省安岳县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土地利用特色鲜明、推行时间长、流转规模大、流转效果较好等特征,但也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农户利益难以保障、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关键问题。近年来,安岳通过建立"信用保证金"制度、"照市过价"制度和"土地再流转"制度,达到了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流转定价市场化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应加强对承包业主的信用评价与监管,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定价市场化,充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效率 土地流转价格 微观制度创新 三权分置 信用保证金 照市过价 土地再流转 安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思考:一个退出权操作方案 被引量:9
10
作者 傅晨 陈漆日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8,共6页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不同分化类型农民普适、农民自愿、渐进有序推进的原则。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焦点是赋予农民退出权。建立退出权的实施机制,包括明晰农民的土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不同分化类型农民普适、农民自愿、渐进有序推进的原则。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焦点是赋予农民退出权。建立退出权的实施机制,包括明晰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制定退出权行使规则,建立退出工作程序,对退出农民经济补偿,建立退出扶持资金和退出土地处置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退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1
作者 沈志群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6,共5页
家庭联产承包制虽然带来了农村产权制度的变化,但制度本身的不足与缺陷,导致目前土地矛盾加剧。土地产权配置不当,带来劳动与土地资源的不匹配,需要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来解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体来看... 家庭联产承包制虽然带来了农村产权制度的变化,但制度本身的不足与缺陷,导致目前土地矛盾加剧。土地产权配置不当,带来劳动与土地资源的不匹配,需要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来解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体来看,研究是围绕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形式和制度创新方向的探讨、对农地市场化对公平和效率影响的争论、对现有改革试验区的实证考察等几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创新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探析——土地流转信托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峰 《农村金融研究》 2014年第10期57-61,共5页
土地流转信托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次新尝试,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三农"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意义。继中信信托拉开商业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的序幕后,土地流转信托不断掀起热潮,在破解农村土地流转诸多难题的同时,也日... 土地流转信托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次新尝试,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三农"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意义。继中信信托拉开商业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的序幕后,土地流转信托不断掀起热潮,在破解农村土地流转诸多难题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其深刻的内在矛盾,其中涉及到盈利、风险、法律等诸多问题。土地流转信托虽好,但相应政策措施必须跟进,以保证这一模式持续良性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信托公司 创新模式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服务“三农” 创新实践 内在矛盾 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产权创新与制度重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璐璐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0,共3页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主要涉及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农用地的保护和高效利用问题,二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化问题。前者关系我国粮食产量、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农民收入。后者主要涉及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及农民利益,不仅涉...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主要涉及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农用地的保护和高效利用问题,二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化问题。前者关系我国粮食产量、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农民收入。后者主要涉及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及农民利益,不仅涉及经济发展,更关系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顶层设计 制度重构 产权创新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土地市场建设 市场化问题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创新 被引量:4
14
作者 喻文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1-73,共3页
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模式以及由此衍生的相关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从农村土地立法入手进行制度创新。应逐步开放农村土地市场,完善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显化农村土地... 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模式以及由此衍生的相关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从农村土地立法入手进行制度创新。应逐步开放农村土地市场,完善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使之与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法律制度 创新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经济结构改善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铖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8-33,共6页
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离不开农地制度的创新。农地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设计必须兼顾社会保障与效率两重功能,国有制、个人所有制、土地股份制都不符合这一原则。产权的效率取决于权利的界定及实施。因此,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坚持... 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离不开农地制度的创新。农地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设计必须兼顾社会保障与效率两重功能,国有制、个人所有制、土地股份制都不符合这一原则。产权的效率取决于权利的界定及实施。因此,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通过农地权利的界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策制度的创新,进一步理顺乡镇政府、村集体组织与农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土地制度 制度创新 中国 社会保障 集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内卷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涌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44,共5页
中国的经济改革重点在于农村改革,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又是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关键。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创新呈现出“分散—集中”“政府—市场”“城乡分离—城乡融合”的特征。基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70年... 中国的经济改革重点在于农村改革,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又是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关键。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创新呈现出“分散—集中”“政府—市场”“城乡分离—城乡融合”的特征。基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70年的创新实践,在其深化改革中,一要关注技术与资本,警惕“经济内卷化”;二要关注贫困与正义,防范“阶层内卷化”;三要关注效率与公平,防范“政权内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内卷化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创新及土地规模经营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扬 葛中曦 李益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5期8773-8775,8829,共4页
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环节和前提。当前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仍然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在"三化"过程中,已表现出严重的阻碍作用。该研究在比较几种主要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的基础上,归类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势,指出当前... 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环节和前提。当前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仍然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在"三化"过程中,已表现出严重的阻碍作用。该研究在比较几种主要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的基础上,归类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势,指出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关键是在深化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变革土地使用权,并提出取消土地承包权这一创新。最后,在这一创新制度下,提出了新型农村生产合作社这一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并对其进行优势分析,得出其有助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 创新 土地规模经营 经营模式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五大障碍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继康 赖昭瑞 《山东经济》 200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适度创新是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涵 ,也是优化农村土地要素配置的必然选择。近年来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 ,但仍面临着一系列亟需关注的主客观障碍。本文立足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现实 ,从规范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适度创新是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涵 ,也是优化农村土地要素配置的必然选择。近年来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 ,但仍面临着一系列亟需关注的主客观障碍。本文立足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现实 ,从规范分析的视角系统剖析了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所遇到的产权障碍、主体障碍、利益障碍、制度障碍与组织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改革与发展 制度建设 必然选择 要素配置 发展态势 产权障碍 流转过程 规范分析 主体障碍 利益障碍 组织障碍 制度障碍 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目标要求及其方案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盛荣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1期79-80,共2页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同时满足保障农民基本生存、产权明晰、确保经营者的经营主体地位、市场机制配置土地和利于城乡协调五个基本目标。比较合适的方案是国有租赁制度,即“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各类法人和自然人租赁经营、弃租农民按年...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同时满足保障农民基本生存、产权明晰、确保经营者的经营主体地位、市场机制配置土地和利于城乡协调五个基本目标。比较合适的方案是国有租赁制度,即“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各类法人和自然人租赁经营、弃租农民按年获得基本生存保障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制度创新 改革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红利”的生成与分配机制探析——基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视角
20
作者 王力 胡春梅 祝玉坤 《农村金融研究》 2014年第10期52-56,共5页
论文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视角,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红利"产生的制度背景、分配格局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一方面揭示出在城镇化过程中依靠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的重要作用,另一... 论文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视角,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红利"产生的制度背景、分配格局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一方面揭示出在城镇化过程中依靠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分析了公权力对于"土地红利"攫取导致的城乡二元社会重新分化所引发的经济结构、分配格局以及社会关系的失衡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重点是提高农民对"土地红利"的分配份额,这也是推进我国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分配机制 红利 创新视角 城镇化过程 城乡二元社会 改革创新 分配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