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实现:环境分析、路径选择与协同行动 被引量:3
1
作者 石锐 钱忠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8,255,256,共11页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将“三权分置”制度落到实处,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基于农地制度环境变化和制度变迁成本最小化的考量,选择“三权分置”的实现路径必须努力达成当事人的一致同意,充分考虑地区异质性,减少不确定性。政府...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将“三权分置”制度落到实处,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基于农地制度环境变化和制度变迁成本最小化的考量,选择“三权分置”的实现路径必须努力达成当事人的一致同意,充分考虑地区异质性,减少不确定性。政府层面,要明确自身定位,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农民集体层面,要精准稳妥地“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层面,要正确理解并落实“稳定承包权”,将农民集体成员的土地权利关系做实;经营者层面,核心在于搞活经营权,切实维护土地经营权的合法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催生的农民获得感 被引量:44
2
作者 杨璐璐 吴群 +2 位作者 周应恒 邹伟 黄征学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48,共17页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获得感是衡量改革必要性、迫切性、成效性的重要标尺。从获得感的视角来剖析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深入推进...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获得感是衡量改革必要性、迫切性、成效性的重要标尺。从获得感的视角来剖析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增强农民获得感,应从如下方面着手:确权登记,让农民更有安全感;"还权赋能",让农民更有主人感;规范交易,让农民更有幸福感;完善法律法规,让农民更有信任感。要加快修订和完善农地产权的法律制度,规范农地流转市场,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权利监管,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农民获得感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探析 被引量:76
3
作者 陈金涛 刘文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9,共9页
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制度,能够突破我国农村土地的"产权困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制度,能够突破我国农村土地的"产权困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顺应了土地关系变革的现实需要,符合产权激励作用的内在要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实施,面临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利主体的博弈造成三权的利益关系失衡与农地用途变更的经济性障碍,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和政策不协调的制度性障碍,以及配套机制不健全造成经营权的权能实现受限的机制性障碍。实现三权分置,要从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政策协调、完善承包权权能、加强经营权流转监管以及完善配套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 农村土地所有 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功能作用、权能划分与制度构建 被引量:112
4
作者 陈朝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5-141,共7页
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新一轮改革的基本方向,但如何界定分置后"三权"之间的权利关系并据此进行相关制度构建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新一轮改革的基本方向,但如何界定分置后"三权"之间的权利关系并据此进行相关制度构建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政策背景和概念内涵入手,重释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产生的功能价值,并在探讨承包权与经营权权能划分的基础上提出推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构建建议。研究认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成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为核心内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可实现从要素、主体、制度、价值等四个层面释放出此次农村土改的"改革红利"。从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的功能目的入手,应将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二者的性质界定为用益物权,并将二者的权利内容划分为:土地承包权主要包括占有权、收益权、继承权和退出权,土地经营权主要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据此,在进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时,一个根本前提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并严格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和底线,进而一方面要通过修改调整《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物权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到赋予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以法律地位、分别设置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流转规则以及为土地经营权抵押提供法律依据。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政策设计与配套,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流转规范机制、构建土地经营权抵押实现机制、建立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风险防范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 利内容 制度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权利内容与风险防范 被引量:125
5
作者 潘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7-73,共7页
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权利体系突破"集体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的结构而自发形成了"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结构,实现了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第二次分离。新的权利结构在政... 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权利体系突破"集体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的结构而自发形成了"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结构,实现了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第二次分离。新的权利结构在政策层面已得到肯定,但法律层面的支持尚且缺位。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农地承包经营权分离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后,承包权应主要包括承包地位维持权、分离对价请求权、征收补偿获取权、继承权、退出权等内容,经营权则主要表现为对承包地的自主生产经营权和对经营权进行抵押、入股等处分的权利。为了防范经营权一权独大甚至吞噬所有权和承包权,农地"三权分置"中应当严格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坚守农地用途,合理控制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期限、分离价格和流转规模,防范农地"非农化""非粮化"流转,并对农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登记,实行农地经营权登记生效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包经营 “三置” 利内容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下的土地承包权初探 被引量:32
6
作者 肖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为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从而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以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身份属性,是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置的...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为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从而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以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身份属性,是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置的理论基础。土地承包权,是指农户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为基础,以承包集体所有土地的同一地块为内容的综合性权利。土地承包权强调农户对集体所有土地的同一地块的权利,包括了持续承包、继续承包、优先购买和补偿请求等权利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承包 土地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实施难题与破解路径 被引量:50
7
作者 张克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9-45,共7页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和最大特色就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稳定承包权,把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独立出来使之放活,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然而,放活农地经营权,涉及承包权与经营权的权利关系、土地经营...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和最大特色就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稳定承包权,把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独立出来使之放活,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然而,放活农地经营权,涉及承包权与经营权的权利关系、土地经营权是否可以抵押、土地流转方式对抵押的影响、实践中可能产生的抵押风险等一系列政策、法律和实践操作难题,只有采取有力措施破解这些难题,才能推进"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 土地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对集体所有权制度的冲击与调适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青贵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87,共10页
当前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具有调节集体成员收入分配、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传承互助协作传统文化等诸多时代功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偏重农村土地经营权等利用层面,容易形成对集体土地所有权... 当前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具有调节集体成员收入分配、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传承互助协作传统文化等诸多时代功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偏重农村土地经营权等利用层面,容易形成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冲击。调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需要协调农村土地价值实现与农村土地资源管理、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与土地承包权及承包土地经营权的保护、集体功能实现与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以及其他相关制度改革工作,协调集体、成员、利用者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协同保护农村土地上的"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农村集体土地 农村土地所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农村土地经营 利益 协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目标实现的经济法路径 被引量:14
9
作者 房建恩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7,共8页
研究目的: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目标,探究政策目标实现的国家(政府)干预的路径和方式。研究方法: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结合制度演进的进化博弈理论,归纳"三权分置"政策的目标;运用法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 研究目的: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目标,探究政策目标实现的国家(政府)干预的路径和方式。研究方法: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结合制度演进的进化博弈理论,归纳"三权分置"政策的目标;运用法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国家干预理论,分析国家(政府)干预的路径和方式。研究结果: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政策目标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特点。研究结论:国家(政府)应当以经济法干预理念,适时调整激励手段、激励策略、激励力度和激励方向,逐步实现"三权分置"的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土地经济 政策目标 进化博弈 干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下经营权物权化制度构建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赖丽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中央提出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旨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但现行法律框架中,农村土地经营权只是没有对世效力的债权,无法有效对抗第三人侵权,并面临承包权人违约的风险,阻碍农村土地作... 中央提出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旨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但现行法律框架中,农村土地经营权只是没有对世效力的债权,无法有效对抗第三人侵权,并面临承包权人违约的风险,阻碍农村土地作为抵押物进行融资。为此,必须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将土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中独立出来,使其成为与承包权并列的物权,对土地经营权单独发证。土地经营权的变动,必须进行变更登记。进行了登记变更的经营权流转是物权的流转,未进行登记的只产生债的法律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营 农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需要解决的法律认识问题 被引量:72
11
作者 孙宪忠 《行政管理改革》 2016年第2期21-25,共5页
"三权分置"的模式值得肯定和推广。但是,在推广这一模式时必须考虑到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存在,新设置的土地经营权必须建立在这两种权利之下。所以,不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有必要清晰认... "三权分置"的模式值得肯定和推广。但是,在推广这一模式时必须考虑到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存在,新设置的土地经营权必须建立在这两种权利之下。所以,不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有必要清晰认识这三种法律权利的法律属性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置” 土地经营 法律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要点与展望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亚华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6期56-60,共5页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三权分置改革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重大、意义深远,使农村经济统分结合的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旨在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实...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三权分置改革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重大、意义深远,使农村经济统分结合的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旨在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效率"目标,同时稳定农户承包权,兼顾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和生计兜底的"公平"目标。"三权分置"改革实施的重点是在法律和实施办法上清晰界定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者之间的权利关系,建立健全土地产权制度和利用制度,有效落实中央文件和改革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农地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江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於康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4,共4页
从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加强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和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4个方面归纳总结近年来江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主要做法,分析当前江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从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加强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和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4个方面归纳总结近年来江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主要做法,分析当前江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主要面临"三权分置"缺乏法律依据保障和制度设计、全面展开农户承包权有偿退出面临实际困难、土地经营权市场化运行的有序流转机制尚未建立、部分村组的承包权确权合同签字推进难度大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扩能尚未有效展开等5个问题,提出进一步深化江苏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实现路径,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快修订完善相关法律、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建立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6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江苏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农村土地 实现路径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下的承包合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31,共8页
在现行法中,承包合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的依据。由于不同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位不同,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中的承包合同在主体、客体、内容及订立程序等方面存在重大区别。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背景下,... 在现行法中,承包合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的依据。由于不同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位不同,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中的承包合同在主体、客体、内容及订立程序等方面存在重大区别。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背景下,承包合同应当被明确为土地承包权的取得依据,是农户享有土地承包权的实现途径,土地承包权自承包合同生效之日起设立。承包合同的制度设计主要包括法律适用、规范内容和立法模式三个方面。承包合同不能适用《合同法》,应当由《农村土地承包法》规范,从而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是承包合同的主体,规定土地承包权的期限和内容,明确农户消亡是承包合同消灭的原因之一。在其他方式承包中,承包合同没有必要存在。家庭承包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划拨方式,将土地经营权给予享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四荒"土地经营权,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出让方式给予土地经营权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承包合同 土地承包 土地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发展问题浅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立飞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108,共1页
"三权分置"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首先提出的农业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创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 "三权分置"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首先提出的农业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创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三权分置"的意义、要求、实施步骤做出了具体的阐述与规定。本文对"三权分置"的发展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完善该模式提供参考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哈斯巴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1-176,共6页
宁夏所在西北地区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整体较为落后。宁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应多层发力,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强政策和法律宣传引导,根据需要适时出台地方配套政策;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平台的多... 宁夏所在西北地区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整体较为落后。宁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应多层发力,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强政策和法律宣传引导,根据需要适时出台地方配套政策;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平台的多种服务功能;三是全面完善经营权的监督管理,充分保障对土地权益损害的救济;四是提升经营权的流转价格,增强农民流转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农村土地 实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要素与路径选择浅谈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林可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7期22-24,共3页
2016年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的文件。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应该持续健全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深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 2016年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的文件。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应该持续健全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深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稳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然而它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应该深入地分析这些问题,并从理论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和应对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两难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海娟 胡守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4-192,共9页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基于中国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具有维护政治稳定与促进农业发展的双重目标。农地“三权分置”改革过分强化土地承包权可能使中国农业发展落入地权固化、难以调...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基于中国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具有维护政治稳定与促进农业发展的双重目标。农地“三权分置”改革过分强化土地承包权可能使中国农业发展落入地权固化、难以调整的“东亚陷阱”,而过分强化土地经营权可能使中国社会落入失地农民问题严峻的“拉美陷阱”。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需要在稳定土地承包权和放活土地经营权之间保持平衡,可行路径是在重新界定土地承包权的内涵的基础上合理发挥集体所有权的权能。基于此,《农村土地承包法》修订应重视实践经验,发挥集体土地制度的功能,兼顾农地制度改革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置” 农地制度改革 集体所有制 农村改革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难点在哪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腾飞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98-99,共2页
当前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面临诸如"三权分置"的法律保障还不完善、"三权分置"改革进展还不均衡、"三权分置"的土地流转监管还不健全等问题。应建立健全"三权分置"改革相关法律法... 当前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面临诸如"三权分置"的法律保障还不完善、"三权分置"改革进展还不均衡、"三权分置"的土地流转监管还不健全等问题。应建立健全"三权分置"改革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相关部门合作、强化"三权分置"改革后的监管工作,以加快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三置”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昱昊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337-340,共4页
"三权分置"被认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重大改革。虽然这项改革对现实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三权分置"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分析了"三权分置"的历史背景以及新中国成... "三权分置"被认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重大改革。虽然这项改革对现实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三权分置"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分析了"三权分置"的历史背景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明确"三权分置"的合理性及历史必然性;并通过分析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土地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