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民看好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对13个粮食生产省区观察点村的样本户调查
1
作者
赵长保
武志刚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3期26-27,共2页
为认清当前种粮农民对中央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了解情况和粮食生产形势,2004年3月21~28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通过各地的调查主管部门,对河北、内蒙古(农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不含苏南)、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
为认清当前种粮农民对中央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了解情况和粮食生产形势,2004年3月21~28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通过各地的调查主管部门,对河北、内蒙古(农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不含苏南)、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观察点村的样本户,开展了一次紧急专项调查.截止4月2日,共回收有效问卷9 389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政策
样本户
调查情况
中国
种粮农民
农村固定观察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龄化与少子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山西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志涛
史清华
《上海管理科学》
2021年第3期34-39,共6页
老龄化与少子化已经是中国明显的趋势,在促进经济内循环的今天,有必要深入研究“两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山西农村固定观察点2008—2017年的微观农户家庭数据,对家庭成员进行细致的定义,并构建家庭人均消费关于年龄结构的函数,估...
老龄化与少子化已经是中国明显的趋势,在促进经济内循环的今天,有必要深入研究“两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山西农村固定观察点2008—2017年的微观农户家庭数据,对家庭成员进行细致的定义,并构建家庭人均消费关于年龄结构的函数,估算了家庭成员的广义边际消费倾向。研究发现:家庭中受抚养者的消费能力较高,在这个群体中又以14岁以上学生的消费能力最高;受赡养者的消费能力最低。由此可见,少子化和老龄化将给农村消费带来较大冲击。因此,中国需要做好应对逐渐到来的消费低迷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结构
消费
农村固定观察点
边际消费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3
《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3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发展研究中心
农村
经济
农业部
农村固定观察点
农村
改革试验区
简介
研究咨询机构
直接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4
《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31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农村
经济政策
发展研究中心
农业部
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固定观察点
农村
改革试验区
简介
研究咨询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农就业、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被引量:
32
5
作者
张琛
彭超
毛学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71,共10页
农业种植结构关系着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基于2004—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九省农户面板数据,在纠正了以往研究关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面板数据衔接使用偏误的基础上,探究非农就业对农户农业种植结...
农业种植结构关系着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基于2004—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九省农户面板数据,在纠正了以往研究关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面板数据衔接使用偏误的基础上,探究非农就业对农户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非农就业程度越高,农户越倾向于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影响农户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主要受到农业机械化的调节作用。非农就业程度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种植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农作物(如粮食作物),最终表现为农业种植结构多样化指数降低。建议应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多措并举设计针对种粮农户的扶持政策,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区域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
农业机械化
农业种植结构
全国
农村固定观察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资源错配对中国农户“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琛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50,共11页
采用2004—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九省农户的面板数据,在纠正了以往研究中关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偏误的基础上,将土地要素边际产出价值的离散程度作为衡量土地资源错配程度的指标,分析了两种不同情景下的农户土地资源得到...
采用2004—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九省农户的面板数据,在纠正了以往研究中关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偏误的基础上,将土地要素边际产出价值的离散程度作为衡量土地资源错配程度的指标,分析了两种不同情景下的农户土地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对“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不同参数校准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离散程度越高的农户面临的要素扭曲程度越高;第二,当前中国农户土地要素存在着资源错配,消除土地要素的资源配置扭曲可以实现农户“加总”全要素生产率提升7.5%~38.4%;第三,种植土地密集型农作物以及经营规模大于5亩均能够对农户“加总”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额外增加。未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户经营能力与经营规模的动态匹配是消除农户土地资源错配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土地资源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全国
农村固定观察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民看好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对13个粮食生产省区观察点村的样本户调查
1
作者
赵长保
武志刚
机构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出处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3期26-27,共2页
文摘
为认清当前种粮农民对中央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了解情况和粮食生产形势,2004年3月21~28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通过各地的调查主管部门,对河北、内蒙古(农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不含苏南)、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观察点村的样本户,开展了一次紧急专项调查.截止4月2日,共回收有效问卷9 389份.
关键词
粮食生产政策
样本户
调查情况
中国
种粮农民
农村固定观察点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龄化与少子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山西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志涛
史清华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上海管理科学》
2021年第3期34-3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扶贫开发理论与政策研究”(71833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转移与村庄秩序问题研究”(7177307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农村贫困成分的识别、分解及其改变的路径研究”(71673186)。
文摘
老龄化与少子化已经是中国明显的趋势,在促进经济内循环的今天,有必要深入研究“两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山西农村固定观察点2008—2017年的微观农户家庭数据,对家庭成员进行细致的定义,并构建家庭人均消费关于年龄结构的函数,估算了家庭成员的广义边际消费倾向。研究发现:家庭中受抚养者的消费能力较高,在这个群体中又以14岁以上学生的消费能力最高;受赡养者的消费能力最低。由此可见,少子化和老龄化将给农村消费带来较大冲击。因此,中国需要做好应对逐渐到来的消费低迷的准备。
关键词
年龄结构
消费
农村固定观察点
边际消费倾向
Keywords
age structure
consumption
rural fixed observation point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分类号
F063.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3
机构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3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发展研究中心
农村
经济
农业部
农村固定观察点
农村
改革试验区
简介
研究咨询机构
直接领导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4
机构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31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农村
经济政策
发展研究中心
农业部
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固定观察点
农村
改革试验区
简介
研究咨询机构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127.6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农就业、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被引量:
32
5
作者
张琛
彭超
毛学峰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7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经济影响及政策研究”(72141310)。
文摘
农业种植结构关系着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基于2004—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九省农户面板数据,在纠正了以往研究关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面板数据衔接使用偏误的基础上,探究非农就业对农户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非农就业程度越高,农户越倾向于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影响农户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主要受到农业机械化的调节作用。非农就业程度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种植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农作物(如粮食作物),最终表现为农业种植结构多样化指数降低。建议应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多措并举设计针对种粮农户的扶持政策,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区域平衡发展。
关键词
非农就业
农业机械化
农业种植结构
全国
农村固定观察点
Keywords
off-farm employment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gricultural planting structure
national fixed-site rural survey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资源错配对中国农户“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琛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出处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50,共11页
基金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软科学课题“人口大量外流村乡村建设问题调查研究”(2021040)
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课题“妇女脱贫与乡村振兴研究”(fnzx055-2021)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新时代就业结构转型与生产率提升问题研究”(2018RKSA02)。
文摘
采用2004—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九省农户的面板数据,在纠正了以往研究中关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偏误的基础上,将土地要素边际产出价值的离散程度作为衡量土地资源错配程度的指标,分析了两种不同情景下的农户土地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对“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不同参数校准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离散程度越高的农户面临的要素扭曲程度越高;第二,当前中国农户土地要素存在着资源错配,消除土地要素的资源配置扭曲可以实现农户“加总”全要素生产率提升7.5%~38.4%;第三,种植土地密集型农作物以及经营规模大于5亩均能够对农户“加总”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额外增加。未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户经营能力与经营规模的动态匹配是消除农户土地资源错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农户
土地资源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全国
农村固定观察点
Keywords
smallholders
land resource misallocati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national fixed observation point in rural areas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民看好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对13个粮食生产省区观察点村的样本户调查
赵长保
武志刚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老龄化与少子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山西为例
陈志涛
史清华
《上海管理科学》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经济研究参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经济研究参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非农就业、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张琛
彭超
毛学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土地资源错配对中国农户“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张琛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