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纵向医疗服务网络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提供现状研究——基于医生的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魏来 张研 张亮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分析农村纵向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状况,为改善不同层级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设置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分类指标,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上下级机构... 目的:分析农村纵向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状况,为改善不同层级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设置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分类指标,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上下级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发生在医院层面,书面的疾病信息能够一定程度上在机构间传递。基层医生跟踪转诊病人的比例不高,依据临床经验做出转诊决策是目前普遍的现象。病人在多机构就诊大多不能及时进入服务流程,上下级医生对转诊病人只是在较低程度上延续连续性的服务提供,机构间服务是以病人自愿为基础的非正式协调为主。结论:整体上看,农村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程度均不高,尤其是在共享信息系统未能建立的情况下,不同层级医务人员存在交流不畅,应加快互通性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医务人员医疗交流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医疗服务网络 服务连续性 服务协调性 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高血压患者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利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魏来 唐文熙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在农村医疗服务网络接受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提供状况,为改进患者的整合服务利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以自行编制服务协调性和连续性提供的问卷为工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49.6%的患者伴...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在农村医疗服务网络接受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提供状况,为改进患者的整合服务利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以自行编制服务协调性和连续性提供的问卷为工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49.6%的患者伴有1种及以上疾病,约73.0%在乡镇卫生院有就医经历,到过2家及以上机构就医的占51.3%;在乡村两级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能够获取村医和乡镇医生推荐转诊机构的比重最大,分别为28.4%和68.7%;上级医生能够根据下级机构相关诊疗信息连续诊疗的不到43.0%,下级医生能够根据前期诊疗信息继续诊疗的比例刚超4成;"上转容易、下转难"现象同样存在。结论农村慢性病患者的患病特点增加了在农村纵向医疗机构就诊的几率,但网络提供连续性和协调性服务的程度却不高,应加强农村三级医疗机构间的全面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医疗服务网络 连续性 协调性 双向转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谷佳伟 张翔 +1 位作者 张祖仪 施萌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4,共5页
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是由多要素、多系统、多层次的矛盾运动和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耗散结构,需要不断地对网络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应对医疗体系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新时代社会矛盾不断变化,从而满足县域内广大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本文针对县域医... 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是由多要素、多系统、多层次的矛盾运动和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耗散结构,需要不断地对网络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应对医疗体系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新时代社会矛盾不断变化,从而满足县域内广大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本文针对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耗散结构特征,从耗散结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涨落四大方面深入分析,以期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创新发展机制、联动机制、调控机制等县域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体系优化路径,为我国卫生体制与网络研究提供新型的方法,助推结构升级、层次联动、综合连续、运转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县域医疗服务网络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医共体 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