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农”问题与农村医疗制度
1
作者 温铁军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5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农村医疗制度 “三农”问题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小农经济 集体经济 人民公社 小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雅静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年第5期305-308,共4页
关键词 农村医疗保健制度 山东省 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医疗制度 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保健制度 2002年 实施情况 抽样调查 乡村医生 就医情况 医疗负担 服务质量 分类整理 分析研究 课题组 层次 村领导 乡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平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31
3
作者 申曙光 孙健 +1 位作者 刘巧 周坚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90,共7页
本文运用广东省2004-2007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数据,采用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卡瓦尼指数,测算和分析了广东省新农合制度的筹资与受益的公平性。结果显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个人筹资存在较大不公平性,门诊补偿的公平性优于住院补偿,政... 本文运用广东省2004-2007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数据,采用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卡瓦尼指数,测算和分析了广东省新农合制度的筹资与受益的公平性。结果显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个人筹资存在较大不公平性,门诊补偿的公平性优于住院补偿,政府的筹资可以有利于增进新农合的筹资和收益公平。研究认为,通过调整筹资结构,重设补偿标准,改善财政补贴模式都将显著改善新农合的制度公平性,这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公平 集中指数 卡瓦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增收与减贫效应评估——基于CHN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于大川 李培祥 杨永贵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9年第5期35-45,共11页
实现农民增收和减贫是评估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效应的两个重要维度。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建立OLS模型和Logit模型,实证评估农村医保制度在农民增收和减贫政策效应及其群体异质性,通过Boostrap中介效应分析法检验... 实现农民增收和减贫是评估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效应的两个重要维度。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建立OLS模型和Logit模型,实证评估农村医保制度在农民增收和减贫政策效应及其群体异质性,通过Boostrap中介效应分析法检验政策效应发生机制。研究表明,农村医保制度的增收和减贫效应显著,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降低农民致贫返贫概率;不同年龄参保农民增收和减贫效应存在差异,中年农民增收效应最大,老年农民减贫效应最强;增收效应与经济绩效相关,减贫效应与健康绩效相关。基于此,提出加强财政补贴力度、提高保障水平、扩大补偿范围、实施差别化待遇享受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减贫效应 增收效应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60年的变革及启示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雅静 张荣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4-151,共8页
合作医疗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国60年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 合作医疗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国60年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两个发展阶段。回顾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60年的发展变革历程,总结和分析其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主体功能与作用的充分发挥是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适宜的制度环境是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变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政府行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薛兴利 厉昌习 李升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90,共6页
本文对山东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分析表明,5年来新农合制度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已在全省建立起来,政府对新农合的财政支持、制度设计、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效果凸显,但也存在着诸如规划... 本文对山东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分析表明,5年来新农合制度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已在全省建立起来,政府对新农合的财政支持、制度设计、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效果凸显,但也存在着诸如规划不到位、尚未立法、政策设计不够科学与合理、监管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接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新龙 欧阳仁根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79-482,共4页
随着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进,结合运行是二者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制度解析的角度看,制度目标的一致性、制度功能的有限性和制度参与者的耦合性使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接成为可能,而制度效益最大化的要... 随着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进,结合运行是二者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制度解析的角度看,制度目标的一致性、制度功能的有限性和制度参与者的耦合性使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接成为可能,而制度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则赋予其对接的必要性。但二者对接必须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克服差异性所致的制度冲突,科学合理地进行制度实体层面和管理服务层面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制度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老年居民慢性病管理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20
8
作者 代宝珍 周绿林 余悦 《西北人口》 CSSCI 2013年第4期83-89,共7页
慢性病是我国城乡居民首要死因和疾病负担主要来源,人口老龄化是慢性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老年居民慢性病负担突出。慢性病管理作为有效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的手段,如何将慢... 慢性病是我国城乡居民首要死因和疾病负担主要来源,人口老龄化是慢性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老年居民慢性病负担突出。慢性病管理作为有效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的手段,如何将慢性病管理纳入医疗保障制度是当前全球社会医疗保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国内外慢性病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构建了基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慢性病管理理论框架,第一次从理论上明确了社会医疗保障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为切入点,阐明了新农合积极介入慢性病管理的理论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 老年居民 慢性病管理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效应 被引量:4
9
作者 章蓉 曹乾 +3 位作者 路云 范涛 孙钰 陈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4,共7页
目的探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在农民健康相关指标改善中的作用,定量评估新农合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基于政策效果评价的倍差法(DID模型)和Probit模型对中国2004年和2009年新农合制度的参合数据进行健康效应的实证研究,样本分... 目的探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在农民健康相关指标改善中的作用,定量评估新农合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基于政策效果评价的倍差法(DID模型)和Probit模型对中国2004年和2009年新农合制度的参合数据进行健康效应的实证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n=1 058)和参合组(n=2 879),比较两组农民在新农合实施前(2004年)和实施后(2009年)健康效应评价指标(4周患病率、体质量指数和自评健康)的变化情况。结果新农合制度对农民的体质量指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0.139,P=0.036,OR=0.871),在职、年龄和收入是体质量指数异常的相关因素。新农合制度对自评健康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0.214,P=0.001,OR=0.807),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家庭规模以及婚姻状况对健康自评有影响(P<0.05);新农合制度对降低患病率效果不显著。结论为更加有效地促进新农合对健康相关评价指标的积极作用,应注意加强健康生活理念的宣传力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形成合理的就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倍差法 PROBIT模型 健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性缺陷与改进 被引量:23
10
作者 申曙光 周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8-203,共6页
文章在肯定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效的同时,分析了这一制度存在的缺陷,指出正是这种内在的制度缺陷造成了制度实施效果不理想、运行困难。文章从制度经济学和社会保障等理论层面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制度目标、制度机制、... 文章在肯定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效的同时,分析了这一制度存在的缺陷,指出正是这种内在的制度缺陷造成了制度实施效果不理想、运行困难。文章从制度经济学和社会保障等理论层面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制度目标、制度机制、制度内容、制度环境等方面的缺陷;并从实际层面对这些制度性缺陷所造成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方向和总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制度性缺陷 医疗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模式对农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基于苏南三市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姚兆余 张蕾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102,共8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制度。论文基于对苏南三个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农合模式与农民就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农合制度的不同模式对农民就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在个人缴费比...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制度。论文基于对苏南三个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农合模式与农民就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农合制度的不同模式对农民就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在个人缴费比例低、财政补贴高的模式下,农民及时就诊率较高;低缴费标准、高补偿水平的模式,并未导致农民选择高级医疗机构就诊;较高的补偿水平,也未导致农民过度利用医疗资源。为了实现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补贴,增强农民参保信心,建立农村医疗机构分级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常熟模式 扬中模式 江阴模式 就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责任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孙淑云 柴志凯 《卫生经济研究》 2004年第6期17-19,共3页
本文从客观必然、财政支持、组织引导、管理监督、立法等方面探讨了政府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职责。
关键词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管理监督 政府职责 卫生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晓君 李大治 +1 位作者 张晖 缪雪晴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0-731,733,共3页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其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建议。方法以我国近8年来新农合的相关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新农合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序。结果人均筹资、参加新农合人数、补偿受益人次等因素对新农合制度的...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其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建议。方法以我国近8年来新农合的相关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新农合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序。结果人均筹资、参加新农合人数、补偿受益人次等因素对新农合制度的影响较大。结论新农合应当设计和完善相应制度,以适应这些客观条件的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模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评价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立清 危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试点以来,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学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如何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探讨了近十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研究的新进展,这些研究包括三大部分:一... 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试点以来,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学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如何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探讨了近十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研究的新进展,这些研究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的内涵,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评价的方法。本文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评估还可从减少效率损失的角度研究如何提高绩效、新农合制度应与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这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评估的新的动向。还应进一步注重计量模型的选择,从而更加精确测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绩效评价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成绩和挑战 被引量:22
15
作者 胡善联 左延莉 《卫生经济研究》 2007年第11期3-6,共4页
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告系统数据和在4省7县开展的家庭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介绍了四年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取得的成绩。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面临一些挑战:探索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需要注意潜在的财务风险;形成科学规范... 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告系统数据和在4省7县开展的家庭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介绍了四年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取得的成绩。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面临一些挑战:探索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需要注意潜在的财务风险;形成科学规范的统筹补偿方案;规范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作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参合率 补偿模式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机制及绩效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楚永生 张兰英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96,共7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的运行机制包括组织机制、筹资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江苏省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的运行机制包括组织机制、筹资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江苏省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省份。对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绩效进行分析,可以获得该制度运行的一般规律和经验,对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和制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运行机制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纪荣 王先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59,共5页
20世纪前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一个酝酿—萌芽—发生—发展的实验过程。华北农村合作运动应该是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源头;河北定县的三级医疗保健制度的创立,是传统乡村社会制度创新极为精彩的一环,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世纪前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一个酝酿—萌芽—发生—发展的实验过程。华北农村合作运动应该是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源头;河北定县的三级医疗保健制度的创立,是传统乡村社会制度创新极为精彩的一环,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形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江苏无锡惠北实验区进行的农村合作医疗保健村实验,在汲取了定县医疗保健制度的有效经验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创新。虽然战争迫使各种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创新过早夭折了,但留给人们的历史记忆却无法泯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前期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中国 制度变迁 医疗保健制度 医疗卫生事业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隐性强制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闽钢 郭燕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5期40-43,共4页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可持续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愿参与原则下,如何化解逆向选择,稳定和提高参合率成为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过程后,认为在当前新型...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可持续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愿参与原则下,如何化解逆向选择,稳定和提高参合率成为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过程后,认为在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吸引力的情况下,在自愿和强制之间,寻找隐性强制是化解逆向选择的最佳方法。为此,文章在总结了国外和国内农村医疗卫生实践后,提出了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隐性强制的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逆向选择 隐性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特征探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东 石宏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7-129,共3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是对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简单复制与重演,而是在吸取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相比,除了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是对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简单复制与重演,而是在吸取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相比,除了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还有许多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筹资机制、管理体制、统筹层次、保障机制、筹资政策、配套制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筹资机制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反贫困效应及完善策略——基于江西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陶纪坤 金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72,共6页
贫困是我国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反贫困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农合不仅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能有效降低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当前,我国新农... 贫困是我国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反贫困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农合不仅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能有效降低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当前,我国新农合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限制了其反贫困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农村居民大病医疗支出负担较重,部分居民面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今后,应进一步完善新农合,以推进反贫困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要实施"医保靶向瞄准扶贫",重点瞄准农村老年人群和重特大疾病人群。二是要完善报销比例,确保医疗保险资金向重大疾病倾斜,逐渐扩大药品报销范围。三是完善补偿方式和结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反贫困效应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